项目经理最应该具备的能力是什么? 居然开头的空格没用,看上去就不够清楚了,sigh 这个话题好像有点大了,我的理解也不过是新手冰山一角的总结,非常欢迎大家共同讨论。如果我们想成为优秀的PM,我想第一步应该是知道需要学习什么吧。 首先明确一下,PM不包括做系统的、coding、数据库、网络等等的,如果你做这些,只是说明你身兼数职了,这里说的就是PM本身的能力。 1、沟通能力。好像所有的人都会赞同沟通能力最重要,可是什么是沟通能力的内涵呢?我觉得是:清楚的表达、传递,并引导人们的表现朝你的期望发展。怎么才能沟通好呢?可以简单的分为: A) 领导沟通 a 管理你的领导 PMBOK说PM有权利调配资源,不够就要去要。现实中,基本上我们的项目最大的限制除了钱就是资源,资源很多情况都被领导掌握,PM哪有随便调资源的权利?但是领导们都常常觉得,够了啊,总之你给我搞定。 PM要学会说不,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要否定老大们不切实际的想法,但是绝对不是上去就狂喊,而是你的说法上要有技巧,说目标-步骤-难点-计划-资源,领导们会容易接受一些。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是,要达到什么效果,还有范围是什么——步骤是1、2、3、4,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难点是什么,哪个地方容易出错,不管是技术难点还是管理难点,PM都要考虑在内,比如技术上大家都没有做过,就是难点,比如管理上没有某个规则等等——因为有了这些难点和目标,我们觉得时间计划是什么(保留适当的储备)——因为要实现这个计划,我们需要什么资源。 领导们听到最后,嗯,很有道理,他就要权衡了,给你资源么,不给?不给重新讨价还价,目标要不要改,时间要不要延长,范围要不要缩小?给?给当然好了,PM要到自己的东西了。 无论是制定目标还是过程中,你需要资源的时候都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 虽然很多时候资源是被领导掌握,但是身为PM要记着,领导也是我们的资源,你用他的思维方式,引导他去思考。你要学会管理你的领导。 b 向领导暴露问题 就算这些资源都要到手了,我们就是承诺项目没问题吗?当然不是啦。领导们还是聪明而有经验的,他们都知道项目一定会有问题,他们不期望不出问题(他们基本都认为,不出问题的项目一定是有虚假信息,项目不可能不出问题),他们只是希望可控(问题可以被解决、知道对现有质量、进度、资源、budget的影响)。 所以PM千万不要心虚说,因为前面我要了这个那个,后面我就不可以出问题了,有问题就隐瞒。恰恰相反,PM就是要在过程中暴露问题。你说出来了,领导就是再不开心也知道解决问题最重要,所以他就会帮你解决问题,你就多了一个powerful的资源了。 暴露问题是要说: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如果不解决,对目标、范围、进度、质量、客户满意度、预算影响是什么——你觉得解决方案是什么?(或者好几个)-各自对上面6个维度影响是什么,各自都有什么局限和好处?——领导决策。 如果你也没解决方案(这样不算好的PM,但是没辙的时候也是会有的),你就做前面两步好了。问老板,怎么办啊? 但是无论是谁给的解决方案,也无论这个方案是什么,你最后都要向你的领导(当然包括你的所有stakeholder)说清楚,这样一个变更对目标、范围、进度、质量、客户满意度、预算影响是什么。 让你的领导感觉,虽然会出问题,但是你至少让问题的影响可控了。他在下一个问题出来前可以睡觉了。 c 什么时候汇报? 这个问题在2007年7月22日想起来了,所以补充一下。呵呵。好像有点晚。 虽然我认为很少有PM会犯这个错误,但是今天突然想起来了,觉得还是说一说比较好。周报是干嘛的?其实很多时候虽然是一个formal written的DD,但是最大的作用我认为是保持所有人对项目的关注度。让一些更大的BOSS、边缘的team member、边缘的stakeholders保持对项目的关注度;让 core team有成就感:我们做了那么多,还报告领导了。我认为,周报或者叫周期性报告不是解决问题的,只是陈述性、总结性的。 一旦有了问题要马上汇报!当然还要考虑上级领导的风格(他是事无巨细都关注型还是抓大放小型)和PM的权利(什么样的问题有决策权)。但是一旦有了 PM搞不定的问题是要马上汇报。你想周期性报告一周一次?一月一次?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所以马上汇报!不要怕你的领导。耽误了时间更可怕。 总结一下,有了PM搞不定的问题要马上汇报!周报、周会做什么用的?保持所有人(包括非core team)的关注度,这个会不是解决问题的,是讲讲总结(上一个周期干什么了)讲讲计划(下一个周期每个人要做什么)讲讲问题(上个周期出什么问题了,我们怎么解决的)和讲讲风险(下一个周期可能出什么问题,要注意什么)的,总之不是解决问题的。出了问题要随时解决、即时解决。 怎么写了那么长的?下面的先给个提纲,后面再慢慢写。 B) 同级、下级、供应商 C) 解决冲突 2、全局的掌控 A)理解目标,宣导给team member B)解决方案的全面理解 C)控制变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