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一些荒唐,但我认为应该客观地看问题。 这个案例中的人、事、处理的方式有些极端,但很有代表性。 存在即是合理的。 先看看人: 老板 有一点资金、有一些关系,原意投入到IT项目,他就可以做老板,只要他算得清楚投入产出、或者明白他老板还能当几天,就不会是傻得要要去捡垃圾的老板,至少他提供了一个可以让IT从业人员施展才华的舞台。 C——技术总监 可能是让老板投入做IT的始作俑者,在公司有很深的根基,你再怎么折腾都撼不动他的位置,最多只能让他升职做副总经理,除非老板升级做董事长了。 B——善交际者 因为善于交际,而且有一定的IT从业知识,在老板招聘系统分析员时,把老板侃倒了。 A——技术出身的项目经理 长于做事,短于沟通,技术出身的这样的人很多。 再来看事: 部门混乱,老板正苦于没有善策,由C出面整顿显然也难以奏效,这时候来了B,B提出整顿,当然正中下怀,又来了A,老板不傻,看出A技术精湛,可以倚靠,于是毫不留情地解散开发部。 有不少公司遇到这种情况都是这样处理的,何况IT的部门本来就比较轻,人员流动也大,再说,只有三个项目。 A在会上为了对公司负责同时也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提出建议,把手上的项目按轻重缓急排出,由三个人分别负责三个项目 如果说整件事情有问题,问题就出在这里! C本来就是说多做少的,他要是有能力承担项目,那部门整顿的事根本就轮不到你们来做。 B虽然被老板委派来整顿部门,但她对自己有多少斤两当然是清楚的。 他们怎么可能来与A分别承担项目?对A的建议当然只能面面相觑了,A的建议无疑是一种挑衅行为! A到底想证明什么?看看谁推得地球转得快?想通过项目来取得部门的控制权?就凭这一点,即使局面扭转了,A也不能担任部门的经理,一旦有合适的人选,甚至会找个理由剋掉! 在A的主持下,完成项目本来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如果这上面再出状况,那老板真就是傻子了。要是真的让老板傻眼了,最大的责任还是卸在A的身上。 A的挑衅在先,B砸黑砖是可以想见的,更关键的是,A把项目做成了,无疑撼动着B眼见到手的开发部经理的职位,B自然更加紧砸黑砖了。 A在会上表现出来的功利心态,虽然可以理解为一种无意识的,但在老板眼里,显然不是当部门经理的料,任何一个部门。 这样去看待这件事,后面的结果就顺理成章了。 A的问题出在哪里? 没错,沟通极其重要! 项目经理要负责项目组内部的沟通、与客户、合作方的沟通,沟通不仅仅局限于技术面,更重要地,沟通是一种事务性的,绝对不容忽视的,则是与上级领导的沟通,因为项目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领导的支持。 这个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不是项目的沟通,而是准备担任部门经理的A与老板之间,职能的沟通。 A解决问题办法,可以在会前与老板交流,先取得老板的支持,而不因为他不懂技术就当他是傻子。有了老板的支持,在会上可以先抗出老板的招牌,再提出建议,这样谁也不敢说什么了。 实际上,在这个案例中,A有很好的机会,那就是在会前,通过适当的交流方式、把握恰当的时机,可以要求老板作出一定的承诺。 A是有能力的,但老板把你看死了,怎么办? 还是沟通,多与老板、C,甚至B,让他们认识你个二楞子。 老板知人善任 C还当他的总监,老资格了,谁也甭想动他,偶尔陪老板FB、打打golf之类的。 B善于发现问题,敢作敢为,可以胜任部门经理职位。 A嘛,看看吧……再出现工作停滞状态,我不剥了你的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