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博客 圈子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论坛
价值源于交流与分享
会员区:
登陆ID 密  码
功能区: 公告建议 | 帖子搜索 | 管理团队 | 荣誉版主 | 帮助手册






 项目型组织  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  科技项目  项目化管理  管理软件  资格认证  职业休闲
EPM体系与流程 综合集成管理 总承包管理 IT软件开发 项目型制造 P3E/P6 PMP | PgMP 职业发展探讨
组织与人力资源 进度,范围,成本 国际工程 生物制药 专业服务 微软PROJECT IPMP | PRINCE2 管理学堂
项目管理信息化 团队建设与沟通 房地产 汽车设计开发 生活项目 PowerOn专版 软考项目管理 英语角|读书版
多项目与大项目 质量与风险 监理与咨询 手机数码 文体娱乐 注册建造师 房车吃游
PMO建设与管理 采购与合同 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硕士 闲聊版|商务版
俱乐部北京 | 大连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南京 | 山东 | 上海 | 深圳 | 四川 | 天津 | 武汉 | 西安 | 郑州 | 申请成立 TOP榜精华 | 最新 | 最热 | 会员

版面信息

说明:项目经理常来这儿聚一聚,聊什么都可以...

本版版主

bjyr
登录:2015/6/16
次数:1769
注册:2003/2/13
发帖:3910
zqjcep
登录:2019/1/2
次数:1846
注册:2003/5/13
发帖:6068

俱乐部导航

北京大连福州广州杭州
南京山东上海深圳四川
天津武汉西安郑州 

联盟·近期活动

社区热点

华师大CTO学院:科创生态建设与创.
宏发电声江玫瑰谈PgMP:“下好一盘.
PgMP:交付能力与创造未来的项目管.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开放讲座|PgMP:项目管理思维与方法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个人职业
开放讲座|《项目组合管理与PfMP认证
网络直播|产品经理的四大核心技能提

精彩专题

如何做好项目沟通计划

软件项目质量管理

国际工程索赔与反索赔

更多:

推荐信息

·项目经理沙龙俱乐部
·推荐项目管理公开课程
·联盟VIP会员服务
·联盟99元大课堂
·建造师课程辅导免费试听

社区圈子

集团企业生态体.
圈主:ETPPM
行业:综合应用

广东项目管理俱.
圈主:李恒
行业:综合应用

企业项目管理体.
圈主:zhenjm
行业:综合应用

项目管理知识宝.
圈主:wenyu2010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管理者论坛
圈主:maurice9
行业:综合应用

联系社区管理员

咨询电话 010-82273401/11
斑竹申请 admin@mypm.net


版权所有 © 2003-2004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 
最佳显示模式:1024*768像素
项目管理与PMP认证
(活动已结束)《林立立成长记》书评活动——介绍一个项目经理的成长过程 [项目管理者联盟 修改于 2010/3/10]
状态 开放帖 浏览量 31106   
  如果你是一名职场新人,那一定有过迷茫和挫折的时候,这时候,除了勇气,我们还需要什么?

  你想成为一名项目经理吗?你想了解项目经理的真实生活吗?

  作为一名项目经理,你是不是也曾经遇到过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年初,一篇名为“一个项目经理的成长过程”的帖子,受到了广大联盟会员的支持。《林立立成长记》一书便是以这篇帖子为蓝本,再经过作者加工、润色而成。

  为了感谢广大联盟会员对这个故事的支持和热爱,举办《林立立成长记》书评活动。请广大会员对项目管理者联盟独家发布的本书内容章节(样章)进行客观,中肯的评论(在本帖后面跟帖)。评论内容是本书对您的工作学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您自己真实的体会。

  我们会在活动结束后选取内容丰富,感想真实的会员评论,并发布获奖名单。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书名:《林立立成长记》

  作者:松涛

  书号:978-7-111-28996-8

  定价:25元

  图书详情:http://www.mypm.net/books/show_book_info.asp?bookID=1312

  每个项目都是一个故事,一个个故事组成了项目经理的一段人生。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自己的一个项目故事,将实战项目管理经验、规则与技巧如亲历般地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主人公林立立直面项目挑战,最后成功达成目标,勇气与智慧并存,值得年轻的项目经理学习,而这更是我们面对人生时所需要的大智慧。

---项目管理者联盟总经理 宣晓锋

  单从书名上看,《林立立成长记》更像是《杜拉拉升职记》的跟风书,然而这个林立立却绝对不是杜拉拉的翻版。林立立不是以“职场婴儿”的面目出场,她明媚、执着、真诚,智慧,唯独欠缺的就是经验,执行一个投资不小的政府项目对于这个小女子来说,是挑战,是无数人情世故堆积而成的沟沟坎坎,但更是成长。在类似新闻笔法的写作和调度中,林立立成长为一个独立、成熟的职业女性,透过她的眼神,我们也找到和学会了信任。

---诗人、资深文化记者李桂杰

  活动时间:2010.1.4-2010.1.29

  奖品:

  一等奖:3名

  每位获奖者都将获得以下4本图书。

  《林立立成长记》

  《程序员的爱情》

  《如何管理软件企业》

  《项目管理之美》

  二等奖:5名

  每位获奖者都将获得以下3本图书。

  《林立立成长记》

  《程序员的爱情》

  《如何管理软件企业》

  三等奖:10名

  每位获奖者都将获得《林立立成长记》1本。

  样章:见下面回帖1-4楼

--------------------------------------------------------------------------------------------------------
项目管理者联盟www.mypm.net
>>> 由论坛统一发布的广告:
楼主 美女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项目管理者联盟


职务 论坛总版主
军衔 主帅
来自 石家庄市
发帖 1166篇
注册 2005/1/6
PM币 181833
经验 75283点

《林立立成长记》样章第一章 [回复于 2010/1/4]
  “如果你爱他,送他去做项目管理,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去做项目管理,因为那里是地狱。”

  “然而假如你足够强大,地狱终将只是一个过程。”

  A 公司是个老资格的欧洲公司,虽然不是微软、西门子那样的世界五百强,但是作为老资格欧洲公司,从骨子里透着那么股子傲气。当然这种傲气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客户对它的误解,因为本地化的程度有限,外国人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怎么向业主(或称甲方)示好,总是对业主说这样一句话:“嘿,也许我给你的不是最便宜的,但请相信我,我给你的一定是最好的!”

  正是这家ATT公司通过竞标,中了离北京中国本部千里之外北新市的一个折合人民币约3500万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而这次ATT公司并没有秉承一贯的傲慢风格把自己搞成标王,恰恰相反,ATT公司本次以最低价中标。

  故事从2005年4月份开始。

  总体来讲项目重要参与单位为四方:

  ATT公司,是项目承建单位。

  甲方,为项目建设单位,系北新市的一个政府部门,是一个项目执行的临时机构,姑且叫它项目办吧。

  最终用户,为项目使用单位和将来项目接收运营单位,系北新市的另外一个政府部门,与项目办平级,他们并没有出现在合同里,但是项目建设本身是为了让他们使用,因此最终用户一定要参与到项目执行过程当中。几经周折之后,项目办终于通过一纸授权将执行权以及技术负责权给了最终用户,自己只留下了付钱的职能。

  监理,指项目监督执行单位,执行既定项目检验标准,保证项目按照质量标准执行。

  在故事开始之前,介绍一下参与项目各方主要人员。

  1ATT公司项目组成员

  林立立,女,中方项目经理,常驻现场。

  小王,中方技术负责人,最先进入项目组,常驻现场。

  小孔,中方硬件工程师,常驻现场,负责项目的土建督导,土建结束时候离开项目。

  小程,中方外场工程师,在项目的危机时刻被派到项目现场,主持现场工作。

  弗兰克,中国人,林立立的部门领导,在公司内部主管所有项目执行,富有经验。介绍林立立成为项目经理。

  凯文,外国人,外方项目经理,常驻总部办公室,基本在开发票、收款、月末、季度末和年度末的经济分析时以邮件的形式出现在林立立的email里。

  张总,ATT公司北京公司总经理,2008年2月离开ATT公司。

  杰森,外国人,ATT公司北京公司总经理,张总的继任。

  2甲方人员清单

  肖处长,项目招标和签订阶段负责人,后离开。

  陆庆丰,项目重要联系人,贯穿项目始终,知道项目前前后后的所有事情。

  孙主任,项目办老大,基本不怎么管项目的事儿,因为这点儿钱对他来说就是毛毛雨,当然老大作久了,总是要授权的啊

  3最终用户人员清单

  赵逸兰,项目技术负责人。

  俞处长,项目责任领导。

  4项目监理人员

--------------------------------------------------------------------------------------------------------
项目管理者联盟www.mypm.net
1楼 美女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项目管理者联盟


职务 论坛总版主
军衔 主帅
来自 石家庄市
发帖 1166篇
注册 2005/1/6
PM币 181833
经验 75283点

《林立立成长记》样章第二章 [回复于 2010/1/4]
  人在职场,但凡有点上进心的人,都在不断地寻求机会。机会通常是光顾有准备的人。准备什么呢?实践经验?年龄阅历?然而对于林立立来讲,机会比准备更重要。至于实践和阅历,都是机会带来的。所以在林立立的理论里,当机会来的时候,抓住它,否则就会永远地失去机会。——无知者无畏的项目经理

  林立立在2005年这一年恰好三十岁,“三十而立”这句话时常在林立立的脑海里回转。林立立并不了解这话是否也适合女人,她只知道作为三十岁未嫁的剩女,在找下家儿(这是林立立和朋友们聊天时,对找男朋友结婚的戏称。)和做好工作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之间选择的话,她宁愿选择后者,因为后者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而前者是那么的让人琢磨不定,自己对这个实在缺乏控制力。

  林立立在ATT公司已经服务了三年,做过投标、预算,做过现场工程师。林立立是个充满激情的人,做事情舍得全力以赴,不怕工作有难度,就怕工作没挑战。在林立立的哲学里,生活的状态,不要说是后退,就连原地踏步都是不能接受的。如果哪一天中没有发生任何新鲜事,她就会觉得这一天白过了。所以,三年的同一类工作,度过学习进步期之后,新鲜东西不多了,林立立同学多少有点儿厌倦了。

  某天项目执行部几个同事叫吃饭,弗兰克也在。当时弗兰克是项目执行部经理,而林立立隶属投标预算部兼做少量工程执行过程中的设计。因林立立曾经在一个项目上做过一段时间的现场设计工作,所以跟项目执行部还是有些交情,跟弗兰克也算是比较熟。

  席间弗兰克无意中说北新市的项目合同马上就签了,但是让谁去管呢?他那边实在人手紧,几个大项目同时在做,几个项目经理都全职工作在其他项目上,根本抽不出人?林立立动心了急忙说,“正好我想去那边儿旅游,苦于机票太贵,干脆我去,公私结合。”

  弗兰克看了看林立立说,“如果做了项目,你可就没时间旅游了。”

  “那我就先做好工作呗!”林立立在这样的饭桌上,还是满放松的。

  “那我考虑考虑”,弗兰克回答,饭间大家就这件事儿没有再多谈。

  林立立想自己也就随便一说,领导也就随便一听。因为公司项目执行部的上下全部都是男同事,从来就没有过女同事,更不用说公司安排一个女项目经理了,这在中国公司甚至是ATT公司全球都没有过先例。

  一周后的一个周三, 弗兰克非常严肃地将林立立叫到了会议室,对林立立说:“我想确认下,你上次吃饭时说的话是不是玩笑话?”

  “当然不是。”林立立回答得斩钉截铁。

  “OK,那我已经跟你现在的部门领导谈过了,他告诉我,虽然他那边的设计工作非常需要你,但是他说他尊重你个人的选择。我这边的确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来管北新市马上要开始的项目,而你是我觉得不错的人选。你做过项目预算,经济分析应该没有问题;做过系统工程师,对于一个项目经理来讲,你所了解的技术层面已经足够了;你英文不错,对于有国际背景的项目执行沟通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我和你现任的领导都认为你是一个有责任心,愿意去承担并以结果为导向的人。因此,我认为你具有做项目经理的基本素质。但同时也有一条顾虑,项目周期比较长,又在远离北京的北新市,这势必会影响你的个人生活。你可以回去考虑,下周一给我答复。”

  林立立没想到,弗兰克行动这么迅速,都已经和自己的部门领导谈过了。而这样做的潜在危险,以林立立当时简单的思维是想不到的。那就是在没有跟自己的现任领导沟通之前,越级或者跨部门去沟通事情并不妥。原因很简单:你把自己的直接领导放于何处?还在人家手下呢,就不把人家放在眼里,以后还能把事情办好么?就算你是无心的,然而又有谁去费心思想你是无心还是有意呢?

  所幸,林立立是“傻人傻福”,她的现任领导完全是个对事不对人的人,对待工作非常专业。林立立是他一手招聘进来的,当年正是林立立在第一次面试之后给他写的那封声情并茂的信打动了他,促使他决定选择林立立。而那信他一直都保留着。在他看来林立立是一个非常努力,而且愿意为了达成最终目标想尽一切办法的女孩儿。从她后来进公司的表现,他知道自己没选错。但也知道,只要一有机会,林立立就会离开,这是早晚的事儿。这一点连林立立都不曾意识到,但他已然了解。因此当弗兰克找他谈的时候,他并没有异议。

  所以林立立在无意识中度过了个险滩,没让自己下一步的职业生涯搁浅。

  话说回来,弗兰克与林立立谈完,林立立心想:“我早就做好准备了,研发上咱不是块料,应用上咱没前途。所以只能走管理线路,然而不是什么时候都有个管理职位在等着你的,正好拿项目管理练练手儿。”

  此刻林立立脑子回旋的只有这一句“抓住它,否则会永远失去!”

  在林立立的字典里有这样一条“要想出位,要么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要么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总之没有天上掉下的馅饼。但此时,林立立还不能把这个机会明确地规划到哪一类中去。在随后旷日持久的项目执行过程中,林立立终于能归类了,这是后话。

  于是,在约定的时间内,林立立给了弗兰克肯定的答复,就像在西方婚礼上牧师说了一大堆,幸福的人儿其实根本没听到,他们一早就准备好了说“I do”(我愿意)。

  弗兰克高兴地说:“大项目的项目经理人选公司还是很慎重的,虽然我有选择权,但一定要得到公司副总罗伯特的批准。我先向他汇报下,然后再谈。”

  汇报只是个形式,罗伯特完全同意弗兰克的选择。

  罗伯特和弗兰克都很高兴,终于不用担心人选了。高兴之余还有点儿顾虑。林立立是全新的项目经理,而且是全新的女性项目经理。这对林立立个人来讲当然是挑战,而对于公司来讲也是挑战。其实林立立并不了解罗伯特和弗兰克做出这个决定的困难。对于他们来讲,合适的项目经理人选是项目成功的一半,但林立立显然不是那么合适的项目经理,虽然林立立听到的都是她如何适合项目经理职位的话。

  原因显而易见:首先,用户方在执行层面上显然更信任男性,这种性别的成见在这类系统集成、偏工程实施类项目执行中就更加明显;其次,在林立立之前,公司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女性项目经理,女性在ATT公司都是做财务、办公室管理、人事之类的工作,谁都知道不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做第二个,因为谁知道第一口咬下去会怎样?毕竟男性在职场中的抗压能力显然比女性要大得多,这是共识。

  虽然林立立热切地承诺鼓舞了两位领导,但是这两位领导还是不得不承认:迫于没有合适人选的现状,任命林立立的成分至少占了一半。因此,要说他们不担心,那是假的。他们需要教林立立的东西有很多。

  ATT公司那一年正好给北京分公司的所有项目经理考核培训。因为ATT公司是在欧洲总部的项目执行管理流程,完全按照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PMI)的理论体系。可以这样说,ATT公司的项目管理就是在PMI理论体系的具体应用。这也难怪,在PMI的项目管理体系在欧洲的应用时间,远远早于中国,鉴于总部对这个理论体系如此重视,北京公司要求所有项目经理都要通过PMI在中国举行的认证考试。

  林立立正好搭上了这班车。在备考期间,她在网上结识了一些有志于通过这个考试的人。于是这些人在考前的每个周末都凑在约定的咖啡馆里,热切地讨论PMI理论所涉及的五大过程组(启动过程、规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收尾过程),九大知识领域(综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按照书中的公式计算着增值,用书中提到的关键路径重排所谓的项目进度计划,看到底是否能够通过赶工跟进计划执行。

  当然,大家也会在做题的间歇,讨论下到底什么是项目。在PMI的定义中,项目是为创造某项独特产品、服务或结果所做的一次性努力。这个概念太抽象。

  当时学习小组组员都不能对项目做出具有自己主观感受的解释,毕竟都太年轻了,没有全程参与的经验,更没有全程参与大项目的经验。仅有的两个被称为项目经理的人,都是研发小组的负责人,而研发面临的项目环境相对来讲会单纯很多。

  PMI的认证考试每个季度举行一次。这样的考试对于像林立立这种工程师出身的人来讲,还不算是有难度。她高分通过,顺利拿到了PMI提供的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证书。而更令林立立高兴的是,当时学习小组所有的人全部通过。不要因此认为这个考试很容易通过,据统计,当年中国地区这个考试的通过率约50%。后来庆祝小组通过的聚会在朝外钱柜的大包厢里举行,有人举杯开玩笑说:“我敢说,现在这个包厢是世界上PMP密度最高的地方!”大家哄笑,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在林立立几乎没有项目管理实战经验的脑袋里,似乎拿到了PMP证书,会用Project 2000(一种计划编制,资源分配的软件工具),她就已经是一个称职的项目经理了。

  然而,罗伯特和弗兰克却比林立立清醒得多。对于她的硬技巧(方法、对项目管理工具的运用、技能等),他们完全不担心,她能顺利通过PMP考试就是有力证据。他们担心的是软技巧(人员管理、领导、团队建设、冲突管理、沟通)。他们知道作为工程师出身的林立立在软技巧方面,需要很大的提升,因为技术出身的人沟通方式一般生硬直接,而这是项目经理沟通的大忌。

  但是软性能力的提升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而且不是在短时间内通过培训能够提升的。尽管如此,林立立的领导们还是尽其所能给她提供相关信息,包括提升说话的政治正确性(就是尽量用中性的语言表达,修炼人际能力,因为项目经理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协调者,其协调资源的能力不仅是组织赋予的,更多的是通过个人在组织中的影响直接获取的。

  在这期间,罗伯特花了很多心血。罗伯特是个外国人,早年他在中国做项目的时候,林立立还不知道项目为何物呢。凭借在中国做了近十年生意的经验,罗伯特可以说是个“中国通”。虽然现在已经升职做了公司副总,但由于项目经理背景,他对公司项目管理非常重视。虽然他对林立立工作的干劲儿十分欣赏,但他对林立立的担心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罗伯特担心的是林立立刚性有余而韧性不足的性格;担心林立立在将来处理人的事情上出问题;也担心林立立是否已经足够认识到事情的难度并能够坚持到最后。当一次又一次得到林立立肯定的答复后,罗伯特对林立立说“believe me, the thing will be much more difficult than you can imagine now. So I wouldnt like you cry to me and wouldnt like to go back onsite one day in the future”(相信我,事情将会比你现在想象的复杂得多。所以,我不想看到你将来某一天哭着回来并且再也不愿意回到工地)。林立立嘴上虽然回答着“trust me”(相信我),然而心里还是有些不以为然,不就是个项目吗?

  其实有些事情林立立并不知道,在老板选择你的时候,告诉你的标准只是其中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他们永远都不会告诉你,需要你后来领悟。所以林立立后来领悟到老板选择她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她是一张白纸。白纸的好处有两点:对业主来讲过去是零,对公司来讲塑造容易。更何况她是一张心甘情愿的白纸!

  PS:林立立成了ATT公司历史上唯一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性项目经理。林立立在内心深处还是小小地美了一下。但是好日子并没有过几天。

--------------------------------------------------------------------------------------------------------
项目管理者联盟www.mypm.net
2楼 美女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项目管理者联盟


职务 论坛总版主
军衔 主帅
来自 石家庄市
发帖 1166篇
注册 2005/1/6
PM币 181833
经验 75283点

《林立立成长记》样章第三章 [回复于 2010/1/4]
  当你太容易得到一个机会的时候,机会本身就是问题。也许机会本身就是披着羊皮的狼。只是不成熟的人只看到了羊皮而已。——艰难的开始

  合同签了,ATT公司急着从项目办要钱,而项目办急着开始执行项目。以ATT公司的一贯风格,在预付款(Down Payment)没有到位之前,什么都不会做。

  然而这个项目又一次例外。

  因为在投标过程中,考虑到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标商的“潜规则”——价低者胜,ATT公司为了中标把投标价格做得太低,这在ATT公司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另外,ATT公司为了中标还强行对招标文件的某些苛刻的技术参数做出了响应。

  到了执行阶段,林立立和项目系统工程师做技术分析的时候发现,风险清单足有4页A4纸,这在ATT公司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对于ATT公司,做一个项目之前,最先要考虑的是项目的财务风险;紧随其后的就是技术风险,其中技术风险列在必须避免的范围之内。加上2005年的市场波动比较大,原材料价格一直在飙升。

  ATT公司在衡量了方方面面的因素之后,也决定事不宜迟,尽快开始项目。巴顿将军的话放到项目执行上也是可以的,“速度,速度能够战胜一切!”ATT公司希望通过速战速决来降低甚至规避一些风险。

  于是,2005年5月,由林立立带队,三个外国工程师,一个中国系统工程师,一个中国公司当时的商务负责人,一同飞抵北新市,开始了他们的设计之旅。

  在此之前,林立立搞了一个会议日程早早地发给了项目办。林立立觉得自己组织得非常完善:先确定项目各方相关负责人,建立沟通渠道;然后敲定项目的总体设计方案,为下一步详细设计和设备采购生产做好铺垫。虽然ATT公司能提前开始设计工作,但风险还是要控制的,在没有白纸黑字的确认之前,可能会造成实质性损失的工作还是不会做的,比如设备采购和生产。

  以林立立在外企的工作经验,周围同事和合作公司的人对会议模式的认知是相同的。会议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会议都会有个时间表,要求与会的人准时到场并按照时间表的议题进行讨论达成一致,这是本分,更是对彼此时间的尊重。然而,在北新市的会议却给林立立来了个下马威,彻底颠覆了林立立对会议的理解,虽然业主跟林立立在讲同一种语言,但显然大家没有互相理解。当然,林立立还不知道将被颠覆的还不止这些。

  在约定的时间,林立立准时到达约定地点。林立立发现,项目办和最终用户并没有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时间表准备与会,林立立和同事们在会议室空等了约半小时,陆庆丰出现了。在陆庆丰的带领下,一行人先去拜见了孙主任,孙主任好像并不知道有已经安排好的会议日程一样,而是安排项目办的肖处长、陆庆丰和ATT公司团队开会。

  然而最终用户没有出现,林立立暗自纳闷儿,心想:所谓联合设计会议,当然是参与项目的各方在一起进一步明细需求,并把满足需求的方案给定下来。虽然最终用户没有签署合同,但是任何一个做系统集成的人都清楚,最终用户如果不参与联合设计,设计就相当于没做,这最终用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ATT公司一行人与肖处长和陆庆丰坐在办公室里,不知道会议应该如何继续。肖处长显然很生气,为最终用户的不配合而愤怒,“我花了钱给他们办事,他们还不配合!”

  但是事已至此只能让林立立一行先回酒店休息,他们负责联络最终用户来参加会议。ATT公司的商务负责人一夜没有回酒店,第二天一早他回来在早餐桌上对林立立说:“一直跟他们打牌到天亮,输了不少。不过协调得差不多了,今天下午开会。”

  下午,林立立一行在会议室见到了最终用户的主管领导俞处长和项目技术负责人赵逸兰。俞处长是个快五十岁的人,永远笑眯眯的,当大家互相介绍知道林立立是项目经理后,俞处长笑呵呵地说:“呦,刚毕业吧?”

  林立立不由心里一阵懊恼:“为了这次会议,特地花了银子选择了比较老成的西服套装。然而从结果来看,尽管衣服选得老成,脸上还是太没‘内容’,有着让人一眼望穿的年轻。”嘴上却不敢松动,赶紧说:“都毕业好几年了,好几年了。”

  这时,肖处长不冷不热地开口了:“咦?不是上星期就通知你们开会了吗?你们没收到通知吗?”

  赵逸兰一听,带着火药味回答:“收到了,你们签的合同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既没有参加招标,又没有参加评标,更没有参加合同谈判,当然设计会议也跟我们没关系了!”

  “怎么没关系?这个项目是市政府花钱给你们建的,当然你们要参与设计。要不将来你们怎么用?”

  “给我们用的?那你们花钱买的时候怎么不征求我们的意见啊?好,现在了,你们说这是给我们用的了?!”

  俞处长在整个过程当中阴沉着脸并没说话。赵逸兰始终词锋犀利,寸步不让,说得面红耳赤。

  赵逸兰,女,三十出头,看起来很年轻,个子中等,有着林立立羡慕的腰身,瘦得弱柳拂风。面孔长得不敢说美,然而细看眉眼都算标致。就是王熙凤的味道浓厚,精明且话不饶人,这是林立立对赵逸兰的第一印象。

  林立立一行都愣在当场,两个业主隔桌子吵到恨不得唾沫星溅到对方脸上。

  最终争吵因一句话戛然而止,肖处长说:“这项目到今天了,建设是给你们用的,你们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

  始终没说话的俞处长不急不缓地说了一句:“这话还轮不上你来说呢吧。”然后和赵逸兰拂袖而去。

  俞处长走后,肖处长拍案而起说:“我就不信一个设计会非他们不可,不行的话,我们自己设计,自己做项目管理,最后做完扔给他们,看他们接得下接不下!”

  陆庆丰赶紧劝:“肖处,别呀,这篓子我们可不能捅,笑话还轮不到他们看呢。”

  肖处长当然说的是气话,虽然招标程序、中标程序、合同程序都符合相关规定,但是没有顾及最终用户的感受,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已然被动,受了相关政府领导的责备。他们当然不能持续这个错误了。

  于是会后肖处长拉住公司商务负责人,说这事儿进行不下去,必须到政府主管领导那儿去要求协调。公司商务负责人说,林立立是项目经理,当然要去,为了引起地方领导重视,让外籍工程师都一起去。于是大部队连酒店都没回,提着手提电脑就去了政府领导办公室。

  林立立在来北新市现场之前就从商务负责人那儿大概知道,最终用户跟项目办有矛盾,但从来没有想到矛盾如此之深。商务负责人只是非常简单地和林立立说,最终用户并不了解ATT公司本身及其技术。S公司在他们那一方面很早就有介入,技术交流做过多次,而且最终用户还被请到S公司北京做过相关的技术培训。因此他们对S公司的技术还是相当了解。

  ATT公司恰恰相反,合同都签了,还没有跟最终用户有过正式接触,甚至都没有给最终用户做过一次技术交流。ATT公司开始就跟项目办建立了密切关系。因此在最终投标过程当中,依靠这种倾向关系,ATT公司如愿中标。

  当然S公司并不甘心,中标公示阶段跳出来质疑过多次。但均被项目办和招标公司以证据不足为由一一压下。这也就在项目办和最终用户之间埋下了深深的矛盾。

  主管领导是北新市的主管副市长,肖处长带领ATT公司的人在他的秘书办公室等了很长时间。副市长很认真地倾听着肖处长的汇报,林立立等人一直很安静,按照商务负责人的暗示,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既然是他们的矛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好了,我们千万不要介入。

  肖处长非常恳切地说:“现在所有条件都已经具备,我知道他们对我们前期的工作方法有些意见。但是凡事还是应该以大局为重,不应该让情绪耽误工作啊!承建单位已经来了,要进行施工前的设计工作。作为最终的使用方,他们不出场,这设计工作也没办法进行。我们有时间,但是世界银行的贷款期限却不等我们。我们与他们是平级单位,没办法命令他们参加,只能请您出面协调了。工作没办法开展我们着急啊。”

  肖处长的一番话层次分明,把问题推给了主管副市长,同时也没忘了告最终用户一状。

  副市长听罢也觉得有必要召开一个现场办公会,协调双方单位,尽快开始项目执行。毕竟这个世界银行贷款是他一手操办的,当时申请这笔贷款的时候,副市长还是北新市的建委主任呢。后来因为使用世界银行贷款修了北新市的环路,解决了困扰北新市多年的交通组织问题,大大加快了他升职副市长的进度。他也希望这笔贷款有个善终。

  官场当然要讲究级别,高级领导站出来要开会,大家还是要给足面子。于是在隔天下午,协调会准时召开。

  会间,副市长认真倾听了最终用户的意见。

  最终用户的技术代表赵逸兰说:“ATT公司的系统,据我们在业内的了解并不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他们在投标过程中说了假话。”林立立等人在得到允许之后赶紧澄清。但显然最终用户并不愿意接受来自承包商的任何解释。

  副市长看到如果这样搅和下去,会议终将无果,于是站出来给会议定了个调子:“ATT公司的系统是否符合要求不是你们说了算的,这是专家组评标的结果,评标结果说明他们是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而且合同已经签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执行项目。”

  这时候,俞处长及时跟进了一句:“对呀,我们应该讨论执行。”赵逸兰当下就不再提这事儿了,然而这个议题在此后的项目执行过程当中,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结束过。直到项目结束,最终用户的看法才完全改观。

  既然翻盘无望,赵逸兰开始换个方向继续折腾:“我们对于这项新的技术完全是门外汉,这个设计我们做不了,得请真正懂得的人来给我们把关。”

  副市长转向肖处长他们:“你们利用配套资金请个专家来把把关也是对的,毕竟是这么大的项目,而且技术也是全国领先的。”

  肖处长他们赶紧说:“没问题!”

  赵逸兰接着说:“项目过程中,我们当然没有时间全程监管项目的执行,监理还是要的。”

  项目办也反映比较快:“对,这个我们也考虑过了,监理招标工作正在准备过程中。”

  会议在“相当有进展”的气氛中结束,副市长当场宣布,晚上给ATT公司组织一个送别晚宴。

  显然要把如上最终用户提出的事情准备妥当,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在这之前什么都干不了。因此,ATT公司只能暂时打道回府。

  晚宴上,林立立没有推辞喝酒。看着上午还火药味浓烈的双方,晚上已经开始“热情”地觥筹交错了。林立立想:项目开始了,她要做的第一件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喝酒。这时候,林立立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林立立随着商务负责人给在座的每人敬了一杯酒,在座的都是领导,当然不会为难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小丫头的林立立,但一圈儿下来,还是喝了不少。当晚,酒店电梯镜子里,林立立看到了自己朦胧的醉眼和绯红的两颊。

  赵逸兰和俞处长都没有参加晚宴,只有他们共同的老大王处长来了。连林立立这种毫无阅历的人都能看出来,肖处长和王处长个人矛盾非常深。玩笑间都带着锋芒,互不敬酒。显然最终用户和项目办是因为有副市长在,才坐到了一张桌子上,否则根本没戏。席间,副市长插科打诨,极力调解这两家儿的关系,但收效甚微。

  隔天,团队返回北京。商务负责人带话儿给外籍项目负责人,项目办肖处长希望商务负责人本人来负责这个项目,一方面他曾经负责前期,对前后情况比较了解;另一方面他经验丰富,懂得如何协调复杂的项目关系,他们信任他。尤其是在眼下的项目环境中,林立立根本应付不了。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能理解ATT公司竟然派了一个看起来像是女大学生的人来管一个价值3500万的项目。外籍老板不置可否,只是非常简单地说,我们任命我们自己认为qualify(合格)的人来管理项目。仅此而已。

  在回北京的飞机上,林立立陷入沉思,第一次出现场,就面对的是这样一个局面,当然不是什么好的开始。这个局面恰好给她在拿到PMP证书后的沾沾自喜来了一个当头棒喝。PMBOK(Project Management Book,阐述PMI项目管理体系的书) 中可没有说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同时她在PMBOK中学到的所有听起来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全无用武之地。因为,非常简单,项目执行不是独角戏,离开相关人员的配合,就无法开始,更不用说进展了。

  于是,林立立非常认真地画了一个项目重要干系人结构图。她悲哀地发现自己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她的分析如下。

  项目办方面:从跟商务负责人的关系上来看,是自己人。但是从他们带过的话儿来看,显然他们不会把林立立当做是自己人,他们只当商务负责人是自己人。而公司一意让林立立成了项目经理,显然是想在某些方面遏制商务负责人在这个项目上的权利,或者公司希望通过林立立来清零以前的某些商务负责人给项目办负责人的承诺。这个林立立不得而知,但她知道,有些事情,老板不说,自己最好不要问。

  在组织关系方面:项目办和最终用户之间的关系交恶,简直水火不容。如果只是公对公也就罢了,有些恩怨还是两个组织负责人个性上的矛盾引起的。

  最终用户方面:他们显然对项目很有意见,归根结底,是因为项目办花钱买了一个他们不想要的系统,而他们想要的系统在竞标中出局了。因此他们一下子就怨恨了两家儿。

  ATT公司方面:他们其实也很痛苦,中标之后就一直在挣扎,做还是不做,这是一个问题。做吧,林立立来参加设计之前是仔细看过了公司内部对这个项目的风险分析和预算分析的。风险分析表明这是一个高风险项目,光技术风险清单有4页A4纸那么多,这还不包括环境风险分析(指项目当地地理、人文因素、项目干系人关系引起的风险等);预算做得很低,原因前文已经说过。综上所述,这个项目稍有差错利润就会做到零以下。

  另外从公司对商务负责人的态度来看,商务负责人是绝对不会在商务层面帮助林立立的。很明显,公司坚持让林立立做项目经理,也触及了商务负责人的切身利益。

  不做吧,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那也是不可能的。投标不是开玩笑,哪容得你想怎样就怎样?像ATT公司这样的公司,这时候退出不做,意味着将退出将来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承包商名单;另外,光ATT公司开给项目办的银行保函金额就已经高达合同总金额的10%,现在退出意味着ATT公司直接损失就是450万人民币。

  虽然林立立初作项目经理,但她至少知道这样一个局势对项目执行不利,但不利程度有多少,这是她过往的职业经历和她PMP的理论,都不能准确判断的。但凡林立立有点儿项目执行经验,此时就应该退出,因为这趟浑水趟下去,没有任何好结果。

  所以新人也有新人的好处,至少他们不知道事情有多可怕。

  如果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儿,那这样一个开始意味着什么呢?

--------------------------------------------------------------------------------------------------------
项目管理者联盟www.mypm.net
3楼 美女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项目管理者联盟


职务 论坛总版主
军衔 主帅
来自 石家庄市
发帖 1166篇
注册 2005/1/6
PM币 181833
经验 75283点

《林立立成长记》样章第四章 [回复于 2010/1/4]
  “有句俗语叫做:抱哭的小孩,不抱笑的。解释出来就是这样,当一件事情已经糟得不行而没人愿意去的时候,你去,结果好,说明你能力好,结果不好,前期的烂摊子是主要原因;开始就很好的事情,那接手时要万分小心了,弄不好了是自己能力问题,弄好了基础好还占了五成儿的原因。”——林立立式的乐观

  林立立回了公司,跟领导们商量对策,讨论来讨论去,结论就是:事已至此,只能静观其变。等着项目办先把预付款付了再说。

  项目办在经过了六个月的挣扎之后,终于将预付款打到ATT公司账上。之后项目办紧接着找了业内技术专家来协助最终用户做系统设计;然后在2005年年底,又通过招标签了项目监理合同。同时顺水推舟,又把项目执行中的所有权力通过一纸授权扔给了最终用户,自己只保留了支付权。其中寓意也很明显:“在这之前我们没把你们拉进来,是我们考虑不周全。但是从现在起,怎么谈,谈成什么样儿,项目做成什么样儿,都是你最终用户的事儿了,跟我们项目办没关系。”项目办从容的一个推手,把烫手山芋扔给了最终用户。

  2005年年底,林立立率原班人马抵达北新市,再次开始了他们的设计之旅。这次是技术专家主谈,项目监理列席。而由于大家谈的是技术,所以项目办也说得明白:“不是不涉及合同和钱吗,那就你们谈吧。”他们根本就没参加。好像他们准备好了,这次要看最终用户的笑话。

  然而林立立的感觉却糟糕得很,在这之前项目办还跟他们靠得比较近,然而从今以后,项目办为了撇清楚自己在这个项目中的干系,要和ATT公司保持距离。ATT公司彻底变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了。

  技术专家是国内某知名大学的年轻专业讲师,看起来是个理论专家。技术专家就其感兴趣的技术问题与ATT公司的中外工程师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注意是讨论,而且只有讨论。在会场表现来看,技术专家更热衷如何把ATT公司的系统套用到他自己的理论中去。这本无所谓,但麻烦的是,他没有考虑最终用户的想法。ATT公司的工程师在与技术专家的不断讨论过程当中渐渐失去了方向。

  林立立开始绝望地想,是不是这才是技术专家此行的真正目的?

  项目监理并不对高深的理论参与意见,只是对他们尚且能插嘴的任何话题穷追猛打。

  比如他们问:“为什么你们设备的外壳还用不锈钢?那不就是铁皮吗,要用铝合金啊,不生锈又轻。”面对明显矛盾的提问,ATT公司工程师哭笑不得,也只能不断地解释,这是一个标准工业设计,这个设备本身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了20多年,从使用效果上来看,它是完全能够胜任户外使用条件的。但是监理就是坚持要求用铝合金。更添乱的是,最终用户听监理这么一说,也跟着说他们也对铝合金外壳有好感,说他们现在户外正在应用的设备生锈情况比较普遍。要不ATT公司就更改下设计,也不要一直墨守成规嘛。

  最后ATT公司工程师没办法,只能说:“要改也可以,由于我们公司的成品形式要改,那么就要评估整个设备设计是否有其他相关部分变更的可能性。然后再考虑生产周期,我们需要八个月才能到货。”监理终于闭嘴了,最终用户也不说话了。

  最终用户则对ATT公司提出的任何具备可执行条件、利于项目执行的变更都反应过度。仿佛ATT公司四处下套儿,而最终用户是森林中孤独的、四处乱撞的小兽。

  谈来谈去,林立立发现会议都是在兜圈子,接连开了一个星期的会,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一致,就连业内延用了多年的最成熟的技术都成了会议桌上讨论的话题。回头看看十几份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的会议纪要,林立立多少有点儿哭笑不得。

  大家都扭巴着,林立立感觉就像隔靴搔痒那样不痛快。到底最终用户和ATT公司之间的“靴”是什么?那就是“不信任”。由于缺乏最基本的信任,最终用户对ATT公司的质疑是根本性的。简单地说,最终用户还没有转变思想准备去接受并信任ATT公司。

  当然也不能说一点儿成果没有,成果之一就是:虽然没有达成一致,也没有签署任何文件,但至少大家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暴露了问题。包括技术上的、组织间的、情绪上、个人性格上的问题。

  技术上的不用细说,技术专家以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替最终用户把关,虽然他也不知道他说的、他要求的是不是最终用户想要的;组织间,最终用户对项目办还没有从合同签订时的态度上扭转;项目办对最终用户、技术专家、项目监理统统都有意见,他们觉得这个项目他们是买单的,结果买单的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大家都围着最终用户转,好像他们不存在了似的。虽然他们不想在项目执行上介入太深,然而他们自认是老大的意识并没有改变。老大可以不把别人的重视当回事儿,但如果别人真的不重视老大,老大会很生气,后果会很严重。

  情绪上的就甭说了。项目办请来的技术专家急于表现,甚至在会议桌上跟ATT公司的系统工程师发生了口角。会议无限地蔓延,却没有结果。

  按说这次技术谈判,林立立算是全面接触了所有项目相关人。别的不说了,就单说赵逸兰吧。这是个心细如发的女人,善于抓住对方谈话中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借题发挥,令对方无地自容;这是一个很会揣摩领导意图的女人,往往领导一个眼神儿,她就会明白自己下一步说话的方向;她了解相关技术,但是对ATT公司技术层面非常强势,这种强势的表现形式就是根本不愿意变通。这个世界上很多事不是非用“是”和“不是”来形容的,有更多事情可以用差不多来描述。然而这个女人所表现出来的都是非此即彼, ATT公司负责技术的工程师对此颇为烦恼。林立立那个时候的感觉就是现在多说亦无益。态度问题没有改变之前,这种情况将无法改变。

  林立立等人再次空手而归。

  这年的春节,林立立在家和自己的老爸聊起来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老爸挺担心的,一个姑娘家,自己跑了那么远,做个事情结果还内忧外困的。林立立兀自把自己的理论给老爸灌输了一通:“有句俗语叫做:抱哭的小孩,不抱笑的。解释出来就是这样,当一件事情已经糟得不行而没人愿意去的时候,你去。结果好,说明你能力好,结果不好,前期的烂摊子是原因;开始就很好的事情,那接手时要万分小心了,弄不好了是自己能力问题,弄好了基础好还占了五成儿的原因。”老爸听了觉得也对,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道理吧?

  林立立想:当身处矛盾之中,而你又无能为力时,就把它交给时间吧。说白了,有点儿听天由命的味道。后来发现,老天还算是眷顾林立立这种“没心没肺”有冲劲儿的人。

  2006年4月份,项目办肖处长调离去了另外一个城市当了副局长,而最终用户的老大升官当局长了,不再主管这个项目。项目办和最终用户矛盾的根源随着两位主管领导的调离,消失了。

  ATT公司商务负责人在北新市的项目上很受伤,通过他自己多年在ATT公司的种种关系,调到ATT公司另外一个事业部门去专职生产了,不再过问任何北新市项目的事儿。ATT公司内部,项目最初的权利机构都发生了变化,多少有点儿物是人非的感觉。

  世界银行贷款时间期限也越来越近,如果项目还不开始执行,贷款到期之前结束项目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用户当然不着急,因为他们不管钱,他们只管技术,他们甚至破坏性地想,真的执行不了恐怕也不是一件坏事儿。

  项目办当然着急,把钱要来当然重要,可比这更重要的是及时把钱花出去,否则他们的统筹能力会遭到政府的质疑,副市长的业绩受了影响,他们还不吃不了兜着走?

  ATT公司的铁律之一,设计文件的汇签是项目施工阶段开始的必要条件,设计文件将是项目执行期内的“圣经”。变更可以,变更后必须再次汇签。而最终用户对设计文件的签订却根本不重视,在他们看来,项目是干出来的,不是签文件签出来的。所以他们认为马上开始干活儿比设计文件签字要重要得多。于是最终用户急得天天催ATT公司开始干活儿。林立立不得不跟最终用户反复强调设计文件签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无论如何解释都显得非常苍白,在最终用户看来文件是不灵活,不通情达理,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林立立也很无奈,设计签订是林立立站在ATT公司立场不得不捍卫的底线。

  2006年10月,虽然最终用户还是拧巴着,但也没有办法,不得不屈服于贷款期限和ATT公司的坚持,在设计文件上签了字。

  设计签订后的庆祝宴上,监理单位外聘的一位老专家意味深长地对林立立说:“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黑和白,在黑和白之间是漫长的灰色地带。记住灰色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丰富的色彩纬度。”

  灰色是变化最丰富的颜色,这个林立立了解,是一个学摄影的朋友告诉她的。那个人曾经站在河南太行山脉中一个农家屋檐上用镜头对着自己的手调整色差,并对林立立解释:“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两种完全一样的灰色。”

  但她不知道老专家在这个时候对她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她只知道这个老专家在整个设计谈判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在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不知道该如何收场时,老专家左手端着茶,右手夹根烟,满面红光,胖胖的脸上永远笑眯眯的眼睛弯一弯,说“我觉得吧,这事儿,咱们这样……”每当老专家这样一个开场白,林立立就松一口气儿,知道这个问题可以有定论了,定论就是老专家“觉得”的部分。过程中,老专家的坚持,让林立立心服口服;老专家代表业主的让步,让最终用户也觉得能够接受。林立立对老专家十分佩服。

  林立立注意到一点,老专家几乎从来不用认定度很高的字眼儿,比如,他几乎从来不说“一定”,“肯定不能”,“这个一定做不到”,而这恰恰是林立立语言中经常带的。老专家像个光溜溜的泥鳅,有着无声无息前进的本事。

  然而,林立立当时并不能领悟老专家的语重心长。

--------------------------------------------------------------------------------------------------------
项目管理者联盟www.mypm.net
4楼 美女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项目管理者联盟


职务 论坛总版主
军衔 主帅
来自 石家庄市
发帖 1166篇
注册 2005/1/6
PM币 181833
经验 75283点

Re:《林立立成长记》书评活动——介绍一个项目经理的成长过程 [回复于 2010/1/5]
hao chang
5楼 帅哥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zhangzhitao


职务 无
军衔 二等兵
来自 北京
发帖 34篇
注册 2008/12/7
PM币 0
经验 59点

Re:《林立立成长记》书评活动——介绍一个项目经理的成长过程 [回复于 2010/1/6]
good
6楼 美女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apple2009


职务 无
军衔 一等兵
来自 上海市
发帖 97篇
注册 2009/10/30
PM币 9
经验 168点

Re:《林立立成长记》书评活动——介绍一个项目经理的成长过程 [回复于 2010/1/6]
good
7楼 美女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apple2009


职务 无
军衔 一等兵
来自 上海市
发帖 97篇
注册 2009/10/30
PM币 9
经验 168点

Re:《林立立成长记》书评活动——介绍一个项目经理的成长过程 [回复于 2010/1/6]
good
8楼 美女约,不在线,有人找我吗?apple2009


职务 无
军衔 一等兵
来自 上海市
发帖 97篇
注册 2009/10/30
PM币 9
经验 168点

共15页  97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 8: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