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的形成与表现
团队形成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形成期、震荡期、正规期和表现期,每个阶段的团队精神、团队绩效以及团队协调的力度都各有不同。
首先,在形成期,一些相互了解不深的成员为了一个目标走在一起。项目成员间因为不了解,相互都比较尊敬,办事也比较谨慎,成员比较容易服从项目经理的工作安排,团队协作精神较好;形成期的另一个特点是工作目标还不被所有成员所深入了解和认可,没有达成共识,工作分工还不十分明确,所以团队绩效较低。团队领导在这个阶段的角色定位是组织者,主要责任是明确团队工作目标,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分工和纪律要求,建立团队成员之间畅通的沟通机制,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之后进入到震荡期。在震荡期,一方面,团队成员对达成团队目标后个人能得到什么好处产生置疑,甚至有人散布负面消息;另一方面,团队成员间在工作开展思路上也会产生分歧,对目标的达成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团队冲突较多,团队精神较差。在这个阶段,管理者要充当冲突协调者的角色,需要明确制订对团队成员的激励政策,统一大家对目标达成的方法和步骤的认识,调解成员间的冲突,这就需要团队领导具有强硬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影响力。团队中有才能的人越多,震荡期的冲突可能就越大。但管理者一定要清楚,这个阶段的冲突是必然的,要把冲突用作增强成员关系、促进工作的工具,通过解决冲突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到了正规期,团队成员对目标达成的方法和思路有了共识,每个人对自己分担的工作有了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团队成员的归属感较强,团队内部比较民主,成员间相互信任,有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团队合作精神强,工作绩效直线上升。这时项目管理者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激发大家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不断强化大家的目标意识。
最后迎来团队的表现期,团队精神和团队绩效达到高峰,团队成员间的协作也达到了默契的程度,团队内部的管理机制自动起了作用,成员工作效率很高,成员间摩擦很少。因此,团队管理者的角色转换为顾问,调控力度变小,几乎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项目管理者充分了解团队形成的过程和各个阶段的规律,弄清各个阶段的特点及重点工作,对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强势的、有人格魅力和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能及时采取措施,让项目团队很快跨越形成期和震荡期,过渡到规范期;相反,优柔寡断、影响力一般的项目经理则容易使团队陷入群龙无首、长期震荡的局面,团队成员久战无果而人心涣散,以致最后项目失败。因此:规律8:一个好的项目团队必须有一个强势的、有影响力、沟通协调能力强的领导核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