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公告
时间记忆
登录
最新日志
最新回复
最新留言
加入群组
$show_mygroups$
我的好友
$show_myfriend$
我的相册
$show_photo$
站点信息
赵匡胤之母的智慧

赵匡胤小时候正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大乱,政权频繁更迭,皇帝像走马灯似废了立,立了再废,世人感叹当时没有真龙天子。传说赵匡胤、赵匡义(后来为宋太宗)兄弟随母亲杜氏逃避战乱,杜氏将两个孩子放在箩筐里担着走,被陈抟老祖看到了,不无感慨地说:“世人都说当今没有真龙天子,人家却把真龙天子挑了一担子!”。这则笑话虽是野史为把赵匡胤粉饰为真龙天子的附会之说,却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位帝王之母非同一般。

这个老太太非常睿智,她的言行对当时乃至整个大宋王朝的政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书记载,当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其母杜老太自然贵为皇太后,群臣朝贺,杜老太却愀然不乐,左右问其故,杜老太说:“我听说当皇帝很难,皇帝置身于亿万老百姓之上,如果治理国家适当,则至尊无上;如有闪失,失去对国家的控制,那么想当老百姓也难呀!我因此而担忧。”(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赵匡胤深以为然,后来采取杯酒释兵权策略,巧妙地实现了权力集中,结束了自唐末以来,五代十国政权频繁更迭,政令混乱的局面,为大宋王朝三百年的统治开创了新的局面。赵匡胤此举,大概也是受了她母亲的启发吧。可惜,她的N代孙子宋徽宗赵佶不听乃祖的教训,沉迷书画和女人,重用蔡京等奸佞小人,挥霍无度,终使民怨沸腾,国力衰竭,落得个国破身辱的下场。

杜老太太后的临终遗言对宋代的影响更大。她临死的时候把宋太祖赵匡胤叫到病榻前,问:“你知道你是怎么得天下的吗?”赵匡胤一时语噎,不能应对,太后却偏要赵匡胤回答,赵匡胤说:“大概是祖先及太后您积下的阴德吧!”太后说:“你错了,你能得天下是因为周世宗传位给他少不更事的儿子,皇权落在孤儿寡母手中,如果周氏传位给一个年长的国君,你哪里有机会得到天下(其实就是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窃取人家国家)?所以,你死了以后应该传位给你弟弟光义,光义死了再传位弟弟廷美,廷美死了再传你匡胤的儿子德昭,这样国家政权就一直掌握在长君(成年的皇帝)手中,如果国家能立长君,那是社稷的福气呀!”赵匡胤泣拜接受母亲的教训,太后命人把她的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后来果然赵匡胤传位给他的弟弟赵光义,可惜他的弟弟赵光义就不那么听话了,先后逼死了赵匡胤的儿子德昭,害死了他的弟弟赵廷美,顺利把帝位传给他的儿子宋真宗赵恒了。

《宋史》对杜太后有高度的评价,说:“母范之正,盖有以开宋世之基业者焉。观其训太祖以《无逸》治天下,至于豫定太宗神器之传,为宗社虑,盖益远矣。”还说,宋朝后来的帝王中出现过多次太后垂帘听政,而没有像汉朝外戚王莽篡权的患难,也没有唐朝武则天、韦后乱政的祸害,大概是受了杜太后以母道辅助君王的高尚情操的影响。

从以上事例不难看出杜老太的过人之处,这样的母亲成就两个英名的帝王,也非偶然。这个老太不简单!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Copyright © 2006.09.20 design                                        生活因感动而精彩,理想在创造中放飞--水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