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读书上瘾,开卷有益?
[ 2008/3/12 10:12:00 | By: storm ]
 

这一段时间不知怎么的,读书上瘾。
上周回家,想想在火车上近5个小时无事可干,就想起国生说得《金婚》来,就下载下来看看,同时从小说网上也看到了另外的几本书,就一起下载下来。另外两篇是《国画》和《身负重罪》。
《金婚》确实写得很好,已经成家的男人和女人都需要好好看看,尤其是男人们,看了其中对文丽的心理和语言的描写,就不至于再对老婆的一些莫名其妙的表现而困惑了。
《国画》写在1998年,但读来仍是非常有时代感,可能是因为官场还是那个官场,而在98年我们没有发现的黑暗,现在随着新闻的深入揭露而了解的越来越多的缘故吧,感觉还是那么真实可信。尤其是作为项目经理需要看看,那里描写的跟领导打交道的方法,可以作为一本跟客户沟通的教材来学,而其中的客户关系管理更是厉害,看来,官场除了把一个好人给改造成无德、无良的人之外,倒还是可以把人给变聪明的。早在10年之前,人家就已经知道CRM了,而我们在2002年才开始流行。不过想想也难过,总是一付提心吊胆的过日子,领导的一个字都要琢磨半天,那么大的脑力劳动量,想不聪明都难啊。
前天又去农资项目,在出租车上看到一本书《无家》,一本比《亮剑》还要精彩的书。感觉就如读《亮剑》时一样,抗日阶段看得非常过瘾,解放战争看得聊胜于无,抗美援朝看得残烈,文革就已经不忍去读了。《亮剑》的光明色彩还是多了一些,重点反映的还是八路军的抗日行动,但规模却是很小。《无家》抗日阶段的描写就真实多了,正面战场上,武汉、长沙、常德等几次规模大的战役,打死日军是一次平型关大捷的几百倍。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标准教材上,还是称之为“平型关大捷”,而且还是那套标准的宣扬模式,振奋精神之类的话,实质上还是务虚。不过现在反映抗日题材的影片确实很少见,多见的倒是大决战之类的影片,只是不明白一个国家的内部战争有什么可宣扬的,应该只能反映这个民族的可悲吧。
想想社会都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了,还拘泥于意识形态的差别,不能正视抗日阶段的真正历史,真是让人羞愧啊,当然官员们体会不到这一点,不是在想着怎么去讨好上级,就可如那个什么“获得三等功”的计生干部一样,去酒楼加班工作去了。

《无家》与《国画》一样,文革期间的描写都是让人痛心,一个好好的抗日、抗美英雄,竟被批斗至死,两个儿子和老婆都死于非命,没有死在日本人、美国人的手里,最后却死在了在和平社会,靠昧良心上台的小人手中,读来让人恨得咬牙切齿,高层之间的权力斗争,本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偏要打着什么主义、派别、思想上来,结果下面的一帮愚民就跟着折腾,有良心的想做事的挨了批斗,最昧良心的人却上了台。再加上前一段时间看得刘晓庆和姜文演得电影《芙蓉镇》,想想父辈在那个年代里,生存下来真属不容易啊。那是一个理想破灭的年代,更恐怖的是,所谓粉碎之后,那帮害人的家伙竟然转眼就由什么革委会主任变成了书记,再来给别人平反,就这样一些没有原则、品行低下的人当官,还能有什么好的官场风气。想想,只求他们不要再去把人往死里整就不错了。
春节回家,父亲可能感觉年级已经大了,文革时间的难日子跟自己讲了许多,但曾经在文革中风光的一些人,已经死得差不多了。30多年过去,历史又还给了公正的评价,平庸得依然平庸,甚至一个原先作恶多端的人,死时都变得臭气熏天,需要抬棺材的人捂鼻子、喝白酒才行。自己回家听到时,都快要相信报应这一说了。

但毕竟大家已经过上了好日子,这样愤青也不是好事,本来读书是为了休闲,却惹来一肚里怨气,十分不值。所以在这样的时候,还是不要看现代或当代的纪实小说,看看《鬼吹灯》猎奇类、看看《明朝那么事儿》纪实类、看看玄幻类的小说,或者看看动物世界之类的电影都可以,消遣一下,权当休息吧。

 
 
 
Re:读书上瘾,开卷有益?
[ 2008/3/14 14:08:00 | By: JIANGXIZAO ]
 
学习了!
 
 
 
Re:开卷有益
[ 2008/3/13 8:18:00 | By: ligsh ]
 

有空俺也看看《国画》

现在正在看《大校的女儿》

还想看看《奋斗》

电视里热播的电视剧只想看看小说

对了《夺命手术》挺好看的

新宇推荐给我们看的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