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 联系作者:mars.bay@china-co.com 13818181068
一、供应链概念
供应链最早是由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提出,他从企业的角度阐述供应链是由企业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及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的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其定义为:是厂商内部和厂商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它涵盖了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供应链在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供应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的价值造成影响,而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供应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供应链。
二、供应链分析理论
供应链内部各环节之间存在关系,供应链间也存在关系,各价值环节以及环节间关系是价值增长的关键点。
供应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供应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内部供应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供应链联结。供应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利润造成影响。波特的“供应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而整个供应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就是:“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当今全球企业面对的新兴企业环境是个什么样?也许最恰当的回答是生产的高度全球化。飞速的技术进步、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国际规章制度的强制执行都推动了全球供应链和生产网络的逐步延伸。这一全球商业场景增加了提高收入和提供就业的机会,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参与全球供应链和全球生产网络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商利用全球市场来挣更多的外汇,将出口产品多元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因此而掌握新技术,并提高生产效率。
越来越多的生产和贸易商参与到全球供应链和全球生产网络中,从而为更大的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参与全球供应链和全球生产网络可能使企业在单一生产活动中改善效率,或改变一揽子活动结构(通过关联或扩展到另一个网络),或者整体扩展到另外一个供应链。由此可以看到四大类改进:
(1)过程改进,即内部过程的优化,比自己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如降低库存成本或损耗);或者改进供应链内部的关联(如多次而小量的及时送货)。
(2)产品改进,即产品的质量或性能价格比的改进,以及更灵敏应对市场(比竞争对手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快)。这关系到内部的产品开发过程改善,以及供应链上与其他关节点的联系。
(3)功能改进,通过改变内部活动结构来提升增加值。
(4)供应链间的改进,企业活动移向价值量更高的链条。
供应链管理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贸易伙伴间的合作为基础,以各种信息技术为依托,以集成化和协同化思想为指导,应用系统方法管理从原材料供应商直到最终用户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以寻求建立供、产、销企业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程度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
供应链管理的本质目标是“7R”(7Right)原则,即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按照合适的状态与包装,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成本费用,在合适的时间送到合适的客户的合适地方,使总成本为最小。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其出发点是“高度关注客户的实际需求”,实质是把供应链视为一个完整的运作过程,对其进行集成化管理,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各个环节之间的延误、浪费,使供应链节点上的各相关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优势互补,从而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少的成本,更有效地实现最终客户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