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软件过程管理的“容变—知识—交互”(Change-Knowledge-Interaction,CKI)三维结构视图模型三个坐标轴代表过程管理的三个特征属性,三个平面是过程管理系统的三个构成成分,坐标空间表示敏捷软件过程管理的构成、状态和敏捷性层次。  敏捷软件过程管理的三维视图模型 敏捷软件过程管理的主体是敏捷软件开发组织,组织对过程的管理有三个基本的特征属性:容变管理、知识管理、交互管理。
特征属性轴 1 容变管理 容变管理是在动荡的环境中以灵活的过程来创造变化和回应变化,对于项目环境、过程结构、状态与变化的认知加工能力是组织的容变过程能力。 软件过程管理基于对软件项目活动方式和运行环境中各种变化因素的认知和应对,过程管理的能力体现在组织对软件开发业务活动规律和特点的认知能力和应对变化的能力,组织认知能力是自适应的基础。强调过程管理的容变能力表明了承认对软件项目中不可控和不可预测成分的现实态度,只有承认项目的不确定性,才能正确的处理过程与变化的关系。 容变管理有其基本的构成成分:注意过程要求组织能够识别变化和确定焦点,是获得变化信号的前提;加工过程是团队对内外部环境中的变化信号进行应对处理;计划过程提供理性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主动地适应变化。 2 知识管理 软件过程的本质是知识,它是一种知识产品。把过程作为除了人力资源外最重要的组织资产来进行管理是对知识的管理。 知识管理要系统地利用信息、过程和技术,改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快速响应能力,提高企业效率和技能素质。从软件过程的知识本质角度来说,软件过程管理是组织学习(使组织具备有效的过程)和过程学习(构建过程使之适应于市场和组织的需要)。软件过程的知识管理让项目团队快速利用已有的软件过程来解决问题;把整个组织所拥有的过程资产进行识别、分类和推广,培养团队的过程能力,使之内化为组织的内在竞争力;保持并发展整个团队范围的持续创新能力和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 3 交互管理 交互是组织中过程与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管理是过程实体与项目团队相互作用的接口,帮助过程动态学习以适应软件开发组织和市场,帮助软件开发组织更好的使用和驾驭过程,把没有个性、被动、呆板的工作流变成有个性、主动的、灵活的敏捷软件过程。敏捷软件过程管理的核心在于解决过程与人的平衡发展的问题。 软件过程管理的理念决定了交互管理的重心,基于规约性过程的过程管理是“以过程为中心的”,基于经验性过程的过程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而基于和谐性过程的过程管理控制规约性过程和经验性过程的平衡点。过程管理的发展趋势表明,以人为中心,进而建立“人与过程的和谐交互环境”,形成人与过程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是敏捷软件过程管理的发展目标。 软件开发是开发者与软件过程的集成,过程管理使过程适应人,使人适应过程。过程与人的作用是相互的,两者之间不能相互拒绝,也不能相互控制,而是相互适应。开发者不能放弃过程,也不是执行过程,而是驾驭过程。在敏捷软件过程管理中,人不是可以角色替代的部件,过程是动态的且灵活的。从认知的角度,过程管理是人对过程的认知——组织的智能,也是过程对实践着过程的人及其环境的认知——过程的智能,这是双向的认知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