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jmailbox]的博客:
http://chenji.mypm.net
敏捷软件过程中的过程管理模型(1)

面向个体和资源的多智能体过程管理模型包括:个体对象、资源对象、领域对象和行为空间.

个体对象由个体智能体构成,个体认知构件介于个体空间与行为空间之间。资源对象由资源智能体构成,资源匹配构件建立资源智能体与过程管理结构之间的映射。过程对象由子过程智能体构成,业务匹配构件建立过程与个体和资源之间的对话。

个体对象将个体特征引入过程管理,在群体协作中,能够根据个体的特点设计群体合作的形式。

个体智能体是对软件项目中的个体行为的抽象,实现对个体特点的分类,对个体所拥有知识的描述和对个体的动态建模。

个体认知构件介于个体空间与行为空间之间,实现与过程相关的个体特性,使过程不只考虑群体特征,而且考虑个体特征,为实现对个体的适应创造条件。

个体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建立在共识空间和差距空间上,共识空间表征个体和组织之间存在的对过程和人的共同理解,差距空间表征个体与组织之间的认识差异。

1     个体模型
个体模型是过程对人的建模。以人为中心的过程管理,要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体能自由的按自己习惯的方式执行工作,过程具备智能化的理解力,能够适应个体的特性,了解个体的意图,在执行者需要支持的时候,不是报告错误,而是给出建设性的反馈。个体在执行过程时,必然会将自己的个性特征引入其中,个体的活动不是单纯的实现组织的功能,而是在实现自身的社会特性、行为特性、领域特性等。

过程强调执行者对过程模型的认知,即所谓的心智模型(Mental Model)的建立。传统的过程管理要求个体去执行一个缺乏柔性的过程,个体必须严格的按照过程定义好的执行方式和活动顺序工作。当过程的执行者面对一个复杂的业务环境时,组织原本存在着大量简单有效的方法,但被庞杂的业务过程体系所淹没,造成遇到复杂的业务问题时,执行者被动地无所适从。

智能化的过程管理要理解人的认知模型和行为模型,在过程管理知识系统中,包含个体模型的内容,建立基于人的认知模型之上的过程行为体系,使过程适应人的心理和行为。

2     面向个体的过程管理
从面向对象的角度来看过程管理的发展,存在着三个层次:

2.1        面向职能的过程管理
以过程为生产力的源泉,确定“最优”过程,明确细致的定义软件过程中的角色、活动和中间产品,并进行全面的培训来提高过程执行者的能力。这种过程管理中没有考虑个体在组织过程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而是通过对过程严格地定义、控制,使整个组织执行一个统一的流程。过程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过程的职能,是功能导向的。

这样的过程管理方法非常适用于对软件工人,或称软件蓝领的管理,软件工人不需要有天赋,也不需要很聪明,只需要足够的培训就能够胜任编码的工作。很多人认为,正是因为有大量相对廉价的软件工人存在,印度的软件业才能以成本低、质量和进度有保证、规模大而获得很好的市场声誉。

事实上,印度是比较特殊的现象。抛开国际政治环境不说,中国的软件开发者构成与印度有很大的不同,印度的软件开发者大多是经过软件培训的高中毕业生,而中国软件的主力军是经过大学教育的软件专业人才,不可能要求他们中的大部分放弃自己的才能和天赋去做一个软件工人,因此,面向软件工人的过程管理在中国很难有市场,在美国等其他人口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也有同样的问题。

2.2        面向群体的过程管理
过程是在对群体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软件开发活动中,人按照不同的领域和专业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如开发人员、客户、使用者等,有各自的模型,作为分析的单位。

面向群体的过程管理是专业人群导向的。以程序员为例,程序员是专业性的软件开发人员,他们的基本工作就是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技术专长,设计和实现符合需求规定的软件,这需要程序员不光懂得如何写出程序代码,而且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管理面向这一特定群体,激发程序员的创造性。XP是一个例子,它把编程活动作为软件开发过程最有价值的活动和创造力的源泉,把程序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文档。经验丰富的软件开发者在XP中可以找到自己最能接受的过程,而这一点对于客户、组织的管理者、初级的软件开发者却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因此XP方法在开发者人群中有很多共鸣,而在公司管理层很难接受,而且在一些情况下,与客户沟通也有困难。

2.3        面向个体的过程管理
个体之间的差异被考虑到过程管理模型中,同一个特定群体中不同的个体间不只存在着活动方式上的共性,还存在着活动的差异性。活动方式上的共性是由专业性的功能需求决定的,而活动方式上的差异性是由个体的表达方式、沟通习惯、技术水平、经验、个人发展要求等个体差异决定的。因此,必须在群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体的差异进行分析和建模。

个体软件过程(PSP)不是面向个体的建模,而是一个针对个体活动特性进行模式化的方法,采用统计过程控制,而且把个体行为作为一个稳定过程进行训练,这与敏捷软件过程管理针对开发者个体特性进行分析的思路是不同的。面向个体的过程管理具有自适应的特征,不只考虑了群体特征,而且考虑到个性差异,能够充分的发挥软件开发活动中个人的创造力。

 

chjmailbox 发表于 2007/3/8 15:28: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