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软件方法在项目管理研究中的问题 |
过程管理在敏捷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地位问题一直比较模糊,对于软件重载过程的过激批评甚至使人们对软件过程管理的必要性产生了疑问。 1 敏捷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在过程管理研究上的偏见 敏捷软件开发中人的地位超越过程与工具,但过程和过程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视的。开发者不能放弃过程,也不是单纯执行过程,而是驾驭过程。敏捷软件过程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使人适应过程,而是使过程适应人的要求。正是因为敏捷软件过程管理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造成了敏捷软件开发方法的应用始终难于被大多数的软件企业,尤其是企业中的管理者所接受。 敏捷软件开发中的过程管理不仅重要,而且与传统的软件项目中的过程管理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差别,因此在敏捷软件开发项目中套用传统过程管理的概念和方法是非常危险的,敏捷软件开发必须建立适合自己的一套软件过程管理理论。 2 敏捷软件过程管理的理论体系研究的不足 敏捷软件过程的发展自身就体现出敏捷理念的多样化、灵活、实践的观点, IT行业的很多理论的成长过程往往表现为实践拉动理论的发展,在敏捷软件开发概念提出之前,各种敏捷软件项目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已经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成体系的生态系统,而且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生动的案例。 敏捷过程管理理论的研究远远没有跟上敏捷项目实践的发展,基于敏捷思想的过程管理仍然缺少一个系统的框架和体系,即便是敏捷联盟成立并正式提出敏捷软件开发概念之后,对敏捷过程理论体系的研究还是很有限,研究工作大量的集中在各种软件开发方法的比较和融合上,专注于微观的管理技术、开发方法的设计和应用。 没有一个系统的敏捷过程管理理论体系,这对于敏捷软件开发理念的推广和敏捷软件过程在更广泛的组织和多层次的项目上的应用形成了障碍。本文希望能够在这方法做一些有价值的工作。 3 复杂软件项目管理研究需要新的方法和工具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管理问题的复杂性在迅速增长,传统的基于严格的、工程的、优化的研究方法在面向复杂系统的研究中难以应用,而基于经验的、技术的、领域知识的研究又过于表层化。因此,面对快速变化和不可预测的新经济环境,管理科学开始在知识管理、组织行为、认知理论等学科领域寻找新的理论基础,并采用基于非数学的、仿真的、虚拟现实技术的方法来研究复杂性问题。 本文希望从面向复杂性系统的研究出发,应用知识管理理论和认知科学理论,探讨软件项目管理研究中的新工具和新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验证其有效性。 4 敏捷软件过程对于提高我国软件企业竞争力的意义 国内软件企业的现状是:总体规模小;竞争激烈,生存、壮大困难;软件技能、管理、过程的整体水平落后。软件项目管理难的问题关键是没有一个成熟的过程,软件过程改进是软件企业走出困境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而过程改进不是只有一种形式,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由于有印度的经验借鉴,目前CMM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很热,CMM 3已经逐渐成为是国际软件外包的通行证。CMM提出的背景是美国国防部希望以此来挑选、评价大型军工软件的承包商,需要很高的资金投入和努力,因此,许多方面CMM不适合中国中小型软件企业的特点。通过CMM的软件企业在创新能力和应对市场变化的效率上并不占据多少优势,而且,不可能希望所有的软件企业都以面向软件外包业务的软件工厂为目标发展壮大。 针对国内中小企业的特点,敏捷软件过程更加适合:(1)由于产品不成熟、客户基础薄弱、无稳定收入,企业发展易受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相对来说,敏捷方法可以更快的满足客户,从而帮助企业争取客户和快速开发成熟产品;(2)生存壮大是企业的首要目标,因而要求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质量更好,敏捷软件过程更加重视生产率和人的因素,对企业的生存壮大是很有利的;(3)由于资源有限,组织不成熟,管理上易变和救火式,要求采取的软件过程措施针对性强,敏捷软件过程的实践性满足了这种需求;(4)对过程灵活性、实用性的要求大于程式化、固定化的要求,适用于敏捷软件过程重视内容大于形式、重视结果大于过程的特点。
|
chjmailbox 发表于 2007/2/15 16:02: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
发表评论:
|
|
公 告 |
|
登 陆 |
|
日志日历 |
|
搜 索 |
|
日 志 |
|
评 论 |
|
链 接 |
|
统 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