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论坛 博客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圈子
志同道合,朋友再聚首
项目管理者联盟PMP培训
会员· 圈友
登录ID
密   码
 
圈子信息
圈名:IT项目管理圈
加入方式: 允许任何人加入

IT项目管理圈

追求高效的软件项目管理方法

圈主:lepu2934112    管理员:暂无管理员   
成员数:271
主题数:1384
排名12
通讯录
圈友列表
加入本圈
管理本圈
 
话题区 投票区 资料区 精华区
标题:软件项目的风险在哪里?
楼主

子墨
PMB:29041
省份:贵州省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注册:2013/6/2
  
  
当前国内存在大量的软件公司,这些公司的规模不大,开发团队一般3到8人,项目开发一般采取比较粗糙的开发模型,比如瀑布模型。经过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综合测试成功的开发出了第一个版本并交付客户使用。

  接下来就发现当初所做的需求不符合客户实际使用的要求;许多模块的底层开发人员离职导致程序无法维护;版本多处缺陷没有测试,导致客户数据部分丢失,客户满意度下降;由于项目开始延期,软件人员开始出现抱怨和生产率下降。而此时客户方面有提出了更多的应用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降低软件开发风险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通过软件开发实践以及参考相关的书籍,提出针对软件开发项目如何提高软件生产率,最大限度规避开发风险的具体实施办法。

  上述项目具有软件开发项目的典型特征,综合分析,我们认为软件项目开发的风险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软件开发需求一般都不可能与客户同步,客户需求的变更往往导致大量的功能模块更改。

  (二) 项目部分重点模块由于单人负责,导致有可能出现一个主要程序员离职导致整个项目开发进度停滞不前的问题。

  (三) 测试没有跟上软件开发的进度,测试的进度如果跟上开发进度的时候往往又缺陷率上升。。

  (四) 测试不能发现某些隐藏的潜在缺陷。

  (五) 软件人员只是闷头开发,没有给软件开发人员很好的进度激励。

  (六) 对软件开发人员的工作量的考核不够量化,目前一般都是量化到模块,没有量化到功能点的实现,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分析问题之后,我们认为,对于前四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更改团队组建和团队开发实践变更的办法来进行改进,而对于第五个和第六个问题,我们需要采用量化的项目管理的办法来建立三条控制线来及时对项目进行掌控,降低项目开发的风险。

回复 | 引用 发表时间:2014/10/8 18:41:14

yao125407218
PMB:18
省份:广东省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注册:2014/10/10
  
  
标题:Re:软件项目的风险在哪里?
1 楼
(一) 选择谁?

  一个成功的项目组首先需要一个知道如何选择合适人员的合适的项目经理。此处合适的人员指具有其岗位需要的技术及其它相应潜质的员工,是否在重要的位置安排了合适的人是至关重要的,将很大程度决定这个项目的成功。很难指望提高领导技巧挖掘每个下属潜在的品质,因为人的个性在一个公司呆的一段时间不足够改变。最好的经理的标志之一是能将那些可以把前瞻性和成熟性技术很好结合、遵守标准又不拘泥于标准的人挑出来。

  (二) 多少人合适呢?

  人员数量绝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越多的人需要越多交流,所谓镀金现象出现的可能越大。据相关专家估计当团队成员为4人的时候,会有三分之一的工作量浪费在交流上。要靠增加人员数量提高整个项目团队的生产力,很可能是南辕北辙。微软公司项目团队的典型配置是1名经理、3名开发人员和5名测试人员。当然,人员数量也不能过少,缺少人员势必增加人员压力、影响生产效率和项目进度。

  (三)如何组织?

  目前业界流行的有三种人员配置方式:

  1)项目人员数量恒定,几个特定人员自始至终共同负责某个划分好的系统模块;

  2)随着项目进展人员数目逐步增多,然后随着项目收尾人员再逐渐减少;

  3)项目从开始到详细设计时,人员数量恒定,编码和测试阶段增加大量人员。

  前两种方式应用逐渐减少,后一种方式被认为是最合理的人员配置方式,因为在完成设计(尤其是概要设计)前,参加的人员越多,人员之间和各小组之间的接口就越复杂,这样整个项目组的耦合度必然提高,人员交流的工作必然增加,重复和无效工作的出现几率越大,甚至为了让多余的人工作起来而不得不为项目增加额外的工作,这些工作反而拖了项目的后腿。当然不同公司、不同项目情况会有所不同,项目经理需要考虑适合自己项目的人员配置方式。

  (四) 他们是“跳瘙”吗?

  人员的频繁变动对项目的影响很大,人员决不像机器零件那样是可以随便替换的。新成员的加入不但需要其对项目的熟悉,融入团队也需要一个过程。人员流动需要很高的成本,这个成本包括雇佣新员工的成本,新成员融入团队的成本(其在真正对项目工作有帮助前的薪水和耗费别的同事帮助其熟悉工作的相应时间的薪水)和更可怕的隐性成本(在人员流通率很高的公司,不打算长期在公司呆的人会持短期对自己有利而不是对公司长期有利的观点)。人员的频繁流动还将抑制企业引进新技术、制定培训计划和发展策略,使企业难得有长远的进步。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4/10/10 9:45:03
分页:1/1 共1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查看页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