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论坛 博客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圈子
志同道合,朋友再聚首
项目管理者联盟PMP培训
会员· 圈友
登录ID
密   码
 
圈子信息
圈名:IT项目管理圈
加入方式: 允许任何人加入

IT项目管理圈

追求高效的软件项目管理方法

圈主:lepu2934112    管理员:暂无管理员   
成员数:271
主题数:1384
排名12
通讯录
圈友列表
加入本圈
管理本圈
 
话题区 投票区 资料区 精华区
标题:软件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楼主

飞眉
PMB:19763
省份:广东省
行业:IT软件
注册:2010/12/29
  
  
在学习《软件工程》前,我个人倒是着实作了点项目,个人做的和团队合作的都有。但无论是个人做或是团队合作,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分工不明,虽然这种组织项目开发的方式快速,但与此对应所带来的恶果常常是混乱和持续不断的错误,并使得开发热情迅速消耗殆尽,最后变成了磨洋工。学了《软件工程》之后,觉得自己的思路开阔了不少。不过对于《软件工程》中所说的知易行难,所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当前的主流思想,总结了一些自己在做软件项目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软件项目中经常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需求不充分同时经常变更;

  缺乏与客户的沟通;

  团队内部沟通不畅;

  不必要的复杂度;

  团队工作缺乏效率;

  上面的第1条好理解,因为这是软件项目成败的基础,还软件是用来干什么的都没搞清楚,那么怎么可能指望它能得到客户的满意呢?为什么会出现需求不充分这种情况呢?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是客户常常自己不能明确地了解自已的需求;其二是就算客户有能力了解一个复杂系统需求的所有细节,他也可能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组织需求文档。同时就算是在项目开发将近结束的时候,仍会发现新的需求或是要进行需求更改。比如随着程序开发过程的深入,客户对亿们需要什么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客户认识到最初的需求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客户在需求阶段可能提出了一些他们并不真正需要的需求,然后在开发过程中又不想要了;客户需求的改变;客户方的职员或经理发生变更,由于想法不一致,导致需求的改变等等。

  第2条也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要准确定义需求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因此,与客户保持开放和有建设性的交流是很重要的,那样做可以确保你所做的工作正是客户想得到的。一定要通过与客户的交互来完成需求分析。另外,每个项目都是从一些不完善的信息开始的,对于项目将如何进展也是处于一系列设想之中的。通常在随着项目进度的展开,这些设想将不得不进行调整,你和客户将分担这些调整所带来的影响,因此交流的结果最终必须达成协议。

  第3条主要是当开发人员增多时,每个开发人员也相应地要与更多的人进行同步,根据《人月神话》这本书上所指到的那样,开发人员的增长,会导致团队里用于沟通的信息量呈二次级数增长。不畅的沟通有两种:太少或太多,太少会导致不能消除系统分歧,太多则浪费太多时间在协调而非代码开发上。

  第4条的复杂度增加会占用大量资源和时间进行开发、维护和扩展,从而导致团队工作越来越繁杂且收效甚微。当一个程序规模扩大,内部交互增多时,就会使出错的机会增大,且这些漏洞在开发过程中难以发现。同时复杂性还会导致代码的难以理解。一个项目一般包含很多组件,当构件数目增加时,就会增加每个组件与更多组件交互的机会。当交互数量大大增加时,就不太容易理解程序正在做什么,也使得没有人能够修改或扩展这个程序了。

  第5条是在开发中很常见的,因为没有哪个程序员是通过培训成为团队成员的,学校里也不会教学生如何参与团队系统的开发。作为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和建立共识的技能比个人的编程技能要重要得多,这对于学校出来的程序员来说是认识不到的,他们通常认为自己能写出没有毛病的代码,同时觉得别人的代码都不够完美或严谨。沟通、协作和建立共识是花时间且没必要的,他们崇敬的不是杰出的团队成员,也不是什么团队领导,而是个别有创造力的程序员。而结果是他们的代码难以理解并潜伏着错误,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开发时间的延长。

  本文出自 “野火兔的窝”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http://firehare.blog.51cto.com/809276/588061

回复 | 引用 发表时间:2014/3/15 21:02:04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