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论坛 博客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圈子
志同道合,朋友再聚首
项目管理者联盟PMP培训
会员· 圈友
登录ID
密   码
 
圈子信息
圈名:项目管理知识宝库
加入方式: 允许任何人加入

项目管理知识宝库

项目管理涉及很多学科知识,通过本圈子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把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高。

圈主:wenyu2010    管理员:暂无管理员   
成员数:5133
主题数:294094
排名1
通讯录
圈友列表
加入本圈
管理本圈
 
话题区 投票区 资料区 精华区
标题:项目管理中的帕金森定律
楼主

fayjie
PMB:40960
省份:四川省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注册:2009/12/18
  
  
1957年一位英国的社会学家写了一系列关于使机构更有效率运作的文章,并被称为“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Law)”,其中有一条非常有意思,举例来说:如果分配一个人6个小时去完成一个只需6分钟的工作,那么这个工作会在6个小时完成。这个发现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验证。

  事实上,作为一个有经验的项目经理,早就意识到了这种现象:很费力的跟客户争取到一些开发的buffer时间,如果把这些buffer直接给开发人员,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在最后时间点完成,而一般不会提前完成。一个开发任务如果只需要1天,但你分配给他3天,基本的情况都是“按时”完成;是开发人员懒惰么?不是。同样,做这么多的项目,跟客户deal好的项目schedule,似乎从来没有提前过!是我的项目任务从来没有提前过么?不是!

  挺有意思的话题,让我们看看Parkinson如何解释的:如果一个team觉得有足够的时间,他们不会尽早完成。相反,team会增加一部分内容以填满额外的时间。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所加的内容会刚刚好达到最后的时间点。

  所以在项目管理中,一定要考虑到Parkinson’Law带来的影响,应当考虑以下策略:

  1.正确估算,估算应该估算出实际大约的effort,如果有risk,那么增加合适比例的effort用于应对risk。

  2.日常开发管理不要只有一份schedule,应当有一份针对开发的schedule,即为任务认定一些任务节点,实际点就是实际完成时间,buffer永远要掌控在自己手中,以应对突发状况。

  3.作为项目经理,要不要跟客户讲自己schedule提前了呢?需要在客户面前表现,为团队挣分的时候偶尔为之,其它时候还是算了吧,干嘛让兄弟们那么辛苦呢,休休假,参加参加培训,不是很好么?

  4.不要以为自己从客户那里偷来了很多buffer,你以为客户是傻瓜啊?他们常常知道很多陷阱(当然不会跟你讲),才会默认你的狮子大开口的。另外突发状况是很多的,IT估算是相当难的,同时常常会不准确,因为软件开发之类的工作是脑力劳动,开发快了,但是如果有很多bug,rework之后schedule照样经常delay。

  Parkinson’sLaw带来的影响在项目管理中常常存在的,需要加以注意,才能够让team更成熟,更有战斗力,项目也更容易正常进行。

回复 | 引用 发表时间:2014/9/12 18:17:17

liguoliang
PMB:22
省份:广东省
行业:商业物流贸易
注册:2014/9/13
  
  
标题:Re:项目管理中的帕金森定律
1 楼
不错,学习了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4/9/13 1:53:40

wufayn
PMB:0
省份:江苏省
行业:汽车与零部件
注册:2014/9/11
  
  
标题:Re:项目管理中的帕金森定律
2 楼
很好
回复 | 引用    回复时间:2014/9/13 7:55:29
分页:1/1 共2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查看页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