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 ![]() |
会员中心 | ![]() |
资料库 | ![]() |
论坛 | ![]() |
博客 |
![]() |
|
![]() |
|
|
标题:信息化推助变“人管项目”为“项目管理”
楼主
|
|
![]() riverstone PMB:63913 省份:上海市 行业:IT软件 注册:2006/5/31 |
中外施工企业反差巨大 翻阅住建部近些年发布的《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不难发现,该行业长期以来产值利润率维持在2%~3%,属于国民经济中的低利行业,同时企业的负债率高达65%,债务负担沉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除了行业内竞争激烈的原因外,相对落后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率水平。 作为施工企业的利润之源,项目是整个企业生存的根基,承担着“揽项目”和“做项目”的管理者,对成本管理往往有非常大的发言权。然而由于项目管理能力欠缺,绝大多数施工企业不能有效地对项目的利润进行管理,很难从招投标、采购、人员管理等与利润直接相关的环节进行统一管控,多数处于“项目经理管项目”的状况,与发达国家“法人管项目”的主流管理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究其原因,前者与后者施工企业信息化应用率分别为10%、90%的巨大反差表明了问题所在。 为彻底改变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的现状,2007年3月,建设部以《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考评表》的形式,首次对全国264家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明确提出了信息化要求。由此开始,建筑施工企业开始了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进程。 终结“管理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对98家施工企业的一项信息化应用调查显示,82.61%的企业认为,解决“管理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是他们眼里的首要问题。 软件公司广联达公司的副总裁王爱华,不仅参与了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的制定,而且亲自参与了数百家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指导与实践。在他看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打破过去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竖井”现状,搭建以实现“四通”为基础的施工企业操作系统,实现数据透明,让“不确实因素”在“流程管理”中最终确定下来,最终提升决策的效率并成为管理的出发点。所谓“四通”,即项目生命周期前后打通、业务线前后打通、业务之间横向打通、上下级之间纵向打通。 显然,只有打通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不让每个环节成为信息孤岛,并形成统一有效、并能贯穿始终的管理,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彻底摆脱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的困局。“四通”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实施经验表明,“先热点后冷点、先现实后理想、先结果后过程、先纵向后横向、先标杆后推广”这五先五后的原则,是实施信息化过程需要遵循的具体思路。 实施让你苦,应用让你甜 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地上软件,而是自上而下对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进行彻底“改造”,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最关键的一段历程,实施这个环节往往非常“残酷”,或者留给“企业信息中心”一套“死而不僵,不断求救”的高级系统,或者留给“整个企业”一套“比较熟悉,不断学习”的信息化工程,而是否能够真正地让相关的使用者参与到实施环节中来至关重要。在业内人士看来,实施信息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项目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变革管理的过程。 整体来讲,中国建筑企业信息化目前仍处在刚起步阶段。面对信息化困境,国内264家特级资质的施工企业已经走到了前面,其中也有不少企业已经通过实施信息化尝到了甜头,成为名副其实的样板工程。 |
回复 | 引用 发表时间:2014/11/27 8:53:21 |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