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论坛 博客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圈子
志同道合,朋友再聚首
项目管理者联盟PMP培训
会员· 圈友
登录ID
密   码
 
圈子信息
圈名:管理者论坛
加入方式: 允许任何人加入

管理者论坛

管理者,项目经理分享经验的天地。

圈主:riverstone    管理员:暂无管理员   
成员数:6
主题数:186
排名25
通讯录
圈友列表
加入本圈
管理本圈
 
话题区 投票区 资料区 精华区
标题:聪明的项目经理知道:批评需要含蓄
楼主

riverstone
PMB:63913
省份:上海市
行业:IT软件
注册:2006/5/31
  
  
中国是个含蓄的国度,中国人的文化里面含蓄的成分很多,很多时候表达一个问题的时候都采用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

  非常经典一个例子是对女孩容貌的表达:

  如果这个女孩不太漂亮,我们会夸她气质很好;

  如果连基本的气质都没有,我们就说她很可爱;

  一个女孩听了这样的评论,大概就知道自己在对方眼中的形象了。

  委婉表达自己对一个事物的看法并不是虚伪的表示,而代表着自己对对方的尊重,我们头脑中的想法很多,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当我们说出来的时候,尽量要给对方留足面子。

  很多管理者明明是在批评一个人,而且是当众批评,但他却说,“我不是在批评你,这个一定要搞清楚,我是在帮助你分析这个事情,看看原因究竟在什么地方,我们能采取什么方式来解决它更好!”实际上他心里可能在想,“这个愚蠢的家伙,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办得这么糟糕,实在是无可救药。”心里很火,很生气,但是表达的时候并不是竹筒倒豆子,一顿炮轰,“你这个人素质太差了,交代你一个事情都办不好,你还有什么用?”

  如果是这样的话,事情就搞僵了,毕竟没有一个人一无是处,无可救药,如果真那样的话,责任也不在那个人,而是在于选择他进入公司的人,在于把他放置在这个岗位上的人。

  也就是说,管理者在表达一个想法的时候,不要急于把内心的真实的想法说出来,这么说的理由还有一个,那就是内心的真实想法往往带有判断的成分,我们倾向于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经验去判断一件事,一个人,而且经常喜欢由事及人,从事情做得不好,直接推断出对方作为“人”不行,“太愚蠢了”,“太胆小了”,“素质太差了”,没有人总是太差,太愚蠢!只是可能在做那件事情的时候,他采用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或者因为知识技能存在欠缺,作为管理者,你的责任在于帮助他认识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而不在于判断他是个什么人,没有人有资格对一个人做出判断。

  所以,描述而不断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时刻注意的原则,在与员工沟通工作,进行反馈的时候,要对员工的表现做描述,然后让员工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管理者对员工的想法进行鼓励和支持。

  比如某单位的小王下午来的时候喝了很多酒,上班的时候,被上级主管刘经理发现了,刘经理就斥责他说,“小王,你喝醉了还来上班,还酗酒滋事,成何体统?”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判断,而不是描述。也许小王只是多喝了几杯,并不一定是喝醉了,走路有点打晃,站立不稳,也没有故意滋事,所以,刘经理应该说:“小王喝了很多酒,酒气很大,来上班的时候,站立不稳,还碰到了几个桌子,文件都撒到地上了”。这样就是一个描述,这样的描述既不会伤害员工的感情,也不会引发员工的争论,因为刘经理客观地描述了小王喝酒上班,并因此给办公场所造成混乱的事实。这样的描述性话语既能让小王接受,也能提醒他以后要注意了,上班不要喝酒,喝了酒更不能在工作场所制造混乱,因为办公室不喜欢这样的行为。

  对于普通人也是这样,很多喜欢对人做出评价(特别提醒,自检一下,你是否经常这样说话,有些人已经习惯了这种谈话方式,张口就判断,毫不顾及对方的感受),比如喜欢说某人太孤僻,某人太自傲,实际上也许只是这个人有几次没参加集体活动,没有和同事一起会餐,没有听取别人的意见,但这些并不代表这个人就是孤僻的,自傲的。

  我们在平常的讲话中要注意这一点,因为你一旦对某人做出了判断,你可能就伤害了这个人的心,破坏了你们之间的关系,影响了你在他心目中的形象,这是很不好的习惯!这些话想想是可以的,因为没有人是圣人,我们不能阻止别人怎么想,但我们有权拒绝别人的说法,任何人都一样。

  记住,有些话想想是可以的,但千万别脱口而出,说话的时候,想想“描述而不判断”这个原则,会对你有帮助的,实践它吧!

回复 | 引用 发表时间:2014/11/9 14:29:56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