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 中国研发管理网   会员中心 资料库 论坛 博客

PMI-ACP®认证

适合敏捷开发项目
敏捷项目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程

PMI-PBA®认证

重视项目商业分析
商业价值与需求分析能力

网络课程

NPDP®认证

产品管理国际认证
全球产品管理最佳实践

网络课

PMP®认证

单项目管理经典指南
年轻项目经理首选

北京 | 直播 | 录播

PgMP®认证

大型复杂项目全球标准
定位高级项目管理层

网络班

PfMP®认证

链接战略与项目
实现组织资源投资回报

全球直播

软考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计划 | 报名 | 经验

圈子
志同道合,朋友再聚首
项目管理者联盟PMP培训
会员· 圈友
登录ID
密   码
 
圈子信息
圈名:项目管理小茶馆
加入方式: 允许任何人加入

项目管理小茶馆

一个小小茶馆,给那些热爱项目管理职业,有心致力于推动项目管理体系发展的志同道合者提供一个休憩、交流之地。不在乎观点的深度,不在乎讨论的角度,只要你想交流、想吸收、想拓宽你的视野,那么就请来吧。

圈主:heroxmt    管理员牛草草    子墨    lanny       
成员数:129
主题数:1169
排名13
通讯录
圈友列表
加入本圈
管理本圈
 
话题区 投票区 资料区 精华区
标题:说说项目现状,谈谈发展的问题
楼主

wcabt
PMB:21982
省份:天津市
行业:工程设计安装
注册:2006/12/14
  
  
各种新技术的出现,又成了新的炒作点,让很多人应接不暇,最后大家的心思都花在如何快速搞钱,或者说如何快速的通过某些技术手段大赚一笔,没有考虑到这些行为对整个IT的生态影响。

  一直以来,做开发的朋友都在说自己经历的项目有多烂。也有很多的朋友在叹息:现在进入IT门槛越来越低,大批的人搞了一段时间的培训就上岗了。从这些仿佛可以看到IT已经开始“平民化”,有点普及的感觉,不在是我们以前认为的“高科技,有技术含量,聪明人搞的事情”。

  现实也在不断的变化,IT这个以前比较“高端”的行业,开始有点沉沦的感觉,现在只要有人问“你是不是搞IT的?”,这个时候,回答居然是这样的:“你才是搞IT的,你全家都是搞IT的。”

  其实很坦白的说,现在确实感到IT圈子比较的浮躁,IT在很多人的鼓吹下成为了谋取私利与暴利的手段。加上很多的媒体,社区,公司不断的炒,把很多的IT人员都搞的很浮躁,说的不好听,搞得有点人心惶惶。

  各种新技术的出现,又成了新的炒作点,让很多人应接不暇,最后大家的心思都花在如何快速搞钱,或者说如何快速的通过某些技术手段大赚一笔,没有考虑到这些行为对整个IT的生态影响。

  回到我们自身来看,很多的朋友对IT,对技术产生了很多的怀疑,确实,现实让很多的技术人员很沮丧。但是,问题的背后隐藏的又是机会。

  现在的很多的IT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不是太理想,导致开发出来的系统也是问题百出。但是,我们现实中的业务是越来越复杂,数据也是越来越多,已经不是以前随便搞几天培训就上岗的技术人员可以搞定的。

  所以,从长远来看,专业化是必然的趋势。换句话说,以后搞软件开发的,搞技术的会是一批专业的人在进行。虽然现在又很多的开发神器,有很多的新的技术,其实说到底,软件开发还是得靠人,没有好的人员参与,什么都是白搭。

  或许有人会说,有的软件不需要搞的多么的好,只要可以暂时的用一段时间就行了。这点不否认,其实关于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想想我们的生活。我相信我们都常常去买一些生活用品,有贵的,也有便宜的,有质量好的,也有劣质品。虽然有很多的便宜的,可以满足我们暂时的水货商品,但是,从长远的成本来看,很多人还是更喜欢花点钱,买质量好的,毕竟很多的商品确实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特别是对我们生活很重要,那些大件的商品,我们宁愿去花钱,去买品牌。

  软件也是这样的,现在确实有很多的软件开发商和公司,确实是鱼目混杂。但是,随着以后的发展,软件对企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会越来越重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将会成为一种很重要的资产,我们不希望数据无缘无故的因为系统的崩溃而丢失,也不希望很多的业务在处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更加不希望公司被几套不合格的软件搅得不得安宁。

  所以,对于技术,对于IT行业,发展是不错的,只是现在确实很多方面不尽人意。国外在这方面已经走的不错了,国内走向专业化,理性化,也是迟早的事情。

  就好比在以前文革的时候,认为读书无用,把很多的知识分子全部打到。但是国家的建设,经济的发展还是得靠知识分子,虽然那个时候全国上面一片呼声反对读书,但是读书,学知识,是必须的,是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在文革中,因为大环境的影响,很多的人都不学习,国内的知识分子极少,导致了文革之后的国家建设知识分子奇缺。

  同理,其实我感觉我们也处于一个类似的困境,如果我们不真正的扎扎实实的去搞技术,去稳打稳扎,一旦以后IT行业的环境变化,需要专业人士的时候,我们可能就心有余而力不足,悔恨当初。

回复 | 引用 发表时间:2014/3/13 19:44:37
!  您尚未登录,不能回复主题。    现在 登录  注册
关于联盟 |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建设运营:共创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584号 BBS业务许可2007第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