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
By  zhukw 发表于 2008/12/30 17:49:00 

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说的是两个骗子的“高明”骗术。骗术古今中外都有,迟早都会被识破,《皇帝的新装》中两个骗子的设局并不复杂,是很容易被识破的,只是这两个骗子已经考虑了骗局被识破后的对策--利用人们的虚荣封住人们的嘴,让眼前利益去蒙蔽普通人的智慧。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种类似的现象,在国内的IT企业管理领域却能屡屡发生。
   
中国IT管理是管理领域里比较难的,国外有关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的专著不少,而国内比较有名的论述是凤毛麟角,少而又少。借鉴国外的先进思想,尽快提高我国IT产业管理水平,是正确的做法,许多IT企业在刚建立或者扩大规模之后,都在积极引进管理人才,着手构建高效、规范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参考西方成熟的管理流程和规范,结合企业的实际,尽量多的人参与评价,最后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流程,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这些流程,进行改进和提高。按照这条思路,应该是可靠的和科学的,应该是改制企业的必经之路。然而在现实中,管理者却会因种种原因陷入急功近利的误区,幻想在一夜之间就制定一套完整的、详尽的新的管理体系,就像那个国王一样太急于要见到自己的新衣,这就给了骗子可趁之机。
   
于是乎在企业中就有一些善于观颜察色者,了解到上级的心思后,认为自己机会来了,赶紧东拼西凑,在极短的时间里飞快地拼凑出一套不可思议的“完美”体系,向“皇帝”描述令人眩目的“新装”。如果管理者不是阅历丰富的人,十有八九会中招,因为这套不考虑公司实际、不考虑实施效果和代价的方案,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在我供职过的几个IT企业中,几乎每个公司都发生过这种情况。
   
把这些“新法”的炮制者统统称为骗子,似乎显得笔者为人刻薄。客观地说,确实有一部分人起初并没有要骗的意思,他们甚至觉得自己有一种永挑重担、锐意创新的神圣使命感。其实不然,即使那些无意者,也会在以后的剧情中滑落到有意识主动骗人的地步。如果他们能把企业利益放在个人荣辱得失的前头,得到别人的批评后能及时反思或者急流勇退,IT企业也就不会上演那么多当代的“皇帝的新装”这样的闹剧了。
   
新装被皇帝看中后,接着就要动手织造了。不过在企业,新流程运作前,一般还会提交中层干部评议。不过这不是什么难题,对于一般的反对意见,领导可以称反对者观念陈旧来将其一棒子打到,有点难办的是一些资深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的反对意见,因为他们的意见往往是有理有据,击中要害,提出让人不能回避的实际问题。这时候,骗子的面目往往就暴露无遗了。他们往往把自己装扮成专家,领导是专家的理解者和支持者,凡是支持者都是专家,凡是反对者都是知识浅薄,不够专业。企业向来民主气氛是很弱的,只要有一个强势的声音,往往就能压倒多数的真知灼见。《皇帝的新装》中的两个骗子告诉大家:愚蠢者是看不见新衣服的,他们采用的方法如出一辙。
   
仓促通过的新流程,在执行中也往往是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和效果。以流程中都要涉及到的评审环节为例,急功近利者的做法往往是注重进行了多少次评审,对谁参加评审、评审是否能发现问题等常常是漠不关心,越是这样,他们的错误就越不能被发现。对于一些人对执行效果的疑问,他们故伎重演,给反对者扣上不专业、不内行的帽子。
   
故事里说最后是因为一个小孩说出了真相,所有人才恍然大悟的。那个皇帝其实早就该觉得不对劲的,只是他也落入了那个怪圈,怕自己说出了真相会被别人认为愚蠢,蒙蔽了他作为普通人就应该具备的智慧。在现实中也有同样的问题,主管领导起初可能是误听误信,执行过程中因发现一些异常可能会产生一些怀疑,这时候他的国度自信和急于成功的侥幸心理会支持他继续错下去。到了后期,主管领导一般会认识到错误,但又常常会因为担心自己的地位或威信受到影响而不敢及时纠正错误。如果主管领导只是普通打工者,没有在公司持股,往往这种现象更严重。
   
笔者叙述这种现象,并不是要对所谓骗子进行道德谴责或者泄愤,也不表示本人因循守旧、拒绝新鲜事物,只是想说明两点问题:一是类似“皇帝的新装”能在IT企业大行其道,并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是我们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爱面子思想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思;二是我们做事一定要坚持科学的态度,我们制定大的新政策之前,一定要考虑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检验,千万别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银弹,更没有灵丹妙药,一切只有靠踏踏实实的探索。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站点公告
站点日历
最新日志
最新评论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
站点统计
日志搜索
用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