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tian]的博客:
http://baixiantian.mypm.net
管理大将1--转载学习

现在提起“朱利安尼”,相信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风云人物。这位似乎是911的唯一受益者,真碰上“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风云际会,在临去舞台的最后一眸,上天(应该说是恐怖分子)给他一个战场挥洒,登上了风云人物行列,在部分美国人的心中,声望超过了小布什总统(他因在911事件20天之后,101即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的演说比任何一位总统都抢眼,更别说那年的《时代》风云人物了)。

 

本来,从我内心个人来讲,并不十分佩服他个人,在其位、碰其时、遇其事,自然会有本能与自然反应,将事情处理好,会有什么特别的“管理”之才呢?世人的封号,不过也“锦上添花”吧!直到(去年)圣诞节,我去纽约,1227日朱利安尼卸任市长的离职演讲电视全程播放,我本无心观赏,不意竟全程收看,这才打心底佩服,看他一席演说,犹如看一场个人的演说会(Talk Show),到底不仅是一个市长,他足够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一位教授,一名演说家,一位沟通高手,一位策划大师,一位心理辅导员,一位勇者,一位管理者。从那时,我开始注意他(不过从那时,他已失去了舞台)直到前几天911周年再临。

 

有关朱利安尼的故事很多,在这里我们特别将他“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大家来分享,并且以“大将”来给他加冕。作为一个特别市的市长,在行政上是内阁的成员,而且大多时是“常委”,在部队,则是军事的最高职位,所以称其为大将,不是格外跟风。不过藉着911之际而撰写此文,则是有心附会。

 

鲁道夫·朱利安尼(Rudolph W. Giuliani)是全球首大都市纽约市第107任市长(也是四年一任,美国总统才四十三任——五十六届,足见纽约市的历史包袱)。大家都称其鲁迪(Rudy),他担任市长八年,将纽约市从肮脏贫困化为健康与希望的都市,化腐朽为理想。如果说他成功的管理因素,我个人的看法总结是:

 

专业:有足够的行政经验。

 

爱心:对这个都市处处显现的热爱(我觉得首长们的这种爱心,只能感觉意会,不是可以模仿、抄袭的。就像周总理,在国事和地方事物中,你都可以感觉到他的期许与切盼)

 

优先管理:纽约市,市事如麻,鲁迪只抓几件大事即成:治安、教育、税收、失业,就这几件事就大数法则(80/20)了。当然成功的人,不能不会做秀(要会在适当的时刻Show Up自己的政绩,俗称和市民沟通,了解市政。)

 

(所以此时,你也知道,管理不是一件难事吧?!)

 

鲁迪·朱利安尼,今年才58岁,和胡锦涛的年龄相近(这点很重要,据报载,邓小平曾对当代的国家领导人说:你们的年龄都太大了。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振聋发聩。我则认为,50岁的人,绝不会自认老,有干劲,又有理想,但不草率;能令小孩着迷,能领导中年,能得老年信任的魅力——当然这一种说法,绝不是说老年人就该知天命)。

 

1944年出生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非好区),是典型的一个普通劳工阶级的孩子,还是意大利裔(这对他后来做领导时,成了很大的资源,也成为美国公平就业机会——Equal Opportunity的典范),17岁时从浸信会高中毕业,四年后从布朗克斯的曼哈顿书院毕业,再读纽约大学曼哈顿校区的法律研究所,时年24岁。他并无显赫学历,不是长青藤学盟,充其量只是“曼哈顿之子”而已。

 

离开学校,即进入司法界,先在市政府南区的司法部门任职,26岁成为律师,29岁靠行执业,31岁被聘到华盛顿特区担任类似律师公会的什么秘书长工作。1977年再回纽约执业,不过这次则进入了大律师事务所,这时候的他,已非是吴下阿蒙,1981年,鲁迪被提名为美国司法部第三高阶掌门人,类似秘书长之位,直接管辖美国境内的司法执法机构(公安、警察、检察等)并且分管反贪、反毒、消防等等。如果说他是ICAC的老大,你就懂了,就此与警察、消防结下一生之缘。

 

1983年,鲁迪回蹲纽约,接下了纽约市南区的检察长,这是15年前,他初出入世时大老板的职位,此时,他已是40之年,“猛丁哥”一位,把一生的理想都发挥在这里,他当了扫毒急先锋,打击罪犯抓贪污,起诉白领罪犯,创造了美国检察史上少见的4125个起诉,只有25件被驳回的可观记录(这显示检察官举证确凿,歹徒无法以其他方式回避、遁形)。这时的他你可以想像任何一部NYPD(你如果不认识这个字,就表示你是电影盲,New York Police Department,纽约市警察局,在电影里那些破门抓强盗的人身上穿的,头上戴的,都有这四个斗大的字,如果你不识这四个斗大的字,该怎么形容您来着?哈!)的电影,他可是真真实实地集制片、导演、编剧,包括男主角(司法及执法)于一身,酷!

 

人有如此显赫事迹,自然认为不可一世,于是出来竞选纽约市长,以纽约市长竞选史上最接近的些微票数落败,时年45岁(我则认为他以英雄姿态出来竞选市议员,市民代表肯定高票当选,但任首席行政官,以年龄和经验,都未能得主流派的信任与足堪大才之经验,起码,他没抓住市政的核心要务和市民的内心想法。所以我说年龄有关系嘛。40多岁,还毛躁了些。看官,您别不服气,您一不服,就浮了,就毛燥了,我的意思是说,您到了耳顺,还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才会了解什么是“不惑”。

 

1993年,他50岁(中国人说法,洋人说49),再次出马竞选(书生从政的例子屡见不鲜,上回我们介绍了日本策略大师大前,他也投入东京市知事,一回败北,即从此不问政事,但以培育政治人才为念。)朱利安尼则一而再,再而三(他后来又再度竞选连任,共三度竞选),两次出马,显然胸中有竹。以“改善市民生活品质,打击罪犯,以及教育为三大施政主轴为竞选诉求。果然夺标,成为纽约市第107任市长。四年后再度竞选连任,以极大差距领先对手再度连任。

 

我们以表列的方式记述他在NYC的政绩:

 

1.你还记得吗?纽约市,在1015年前,曾经快破产了吗?那时候有位黑人市长,成天为钱搞得焦头烂额。朱利安尼执市政8年,市库由负债23亿到净存10亿(当然都是美金)。这不简单。纽约一年的预算是400亿美金,要懂得如何开源节流(管理真功夫)还要有市政品质。我觉得最了不起之处,则是有钱就有骨气,不会遭那种“政治献金”的白道勒索,也不会有“贪赃利诱”的黑道胁迫。

 

2.NYPD使得纽约市的犯罪率下降57%,伤害罪下降65%,把纽约市从全球最危险的都市,成为联邦调查局FBI评估为全美过去5年来最安全都市。不过,这可不是一般大都市,警局常见的“吃案”——指的是一般警察及警政单位主管,为了提升自己管理治安的情况及破案率,把罪案都扣着不登录,不上报,这就叫“吃案”。纽约市的作法,则在推展一种叫“Comp Stat”(这种方法,被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在1996年颁为最佳政府创新奖(Innovations in Government Award)。它在市内各特定街口成立了一个自动的统计监视器,可以预测何时、何处会有较大的罪案发生机率,如此给地方警察对于其社区的保安给了更大的责任空间,使得执行警务人员可以在罪犯活动还未正式开始之前,先主动出击,而降低了犯罪率。(关于这一点,有很多的趣闻,鲁迪是土生土长的曼哈顿之子,基层出身,人头熟,又是意大利人,据说严打之时意大利的黑手党之流颇受不了,但是为了顾及并发挥“意人之光”,果然获得族长、教父之辈的垂爱与支持,听说还有条件,不知真假,但是获得纽约市所有意大利人的支持则错不了。)

 

3.提升就业与鼓励创业。

1990年代初,纽约市每七个人中就有一个市民要领救济金,这会把市府吃跨的。鲁迪推动了一套全国最大规模的,也最成功的再就业计划(有些像上海市的40-50工程),使得64万市民再上岗并自给自足。同时为了刺激商业,他大力减税(市税)共减25亿的商务税、租赁税,并且对基本的生活开支不抽消费税(美国各州——好像除了德拉瓦尔(Delaware)州外,每一州对每一项消费活动都收不等的联邦税及州税。在纽约市好像是15%。意思是说,你在餐厅吃了顿饭,花了100元,你得交15%的税给政府,再给10~15%的小费,总计付款130元,很吓人的。)鲁迪的做法,则是对基本消费(如每次消费在多少金额之下,免税,因此富人交税,穷人少缴或免缴)如此在七年内创造了45万个新的工作机会。这使得纽约由黑暗的日子中复苏,旅游的收入与市场再破颠峰。

xiantian 发表于 2008/9/11 11:00: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