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理解创新概念
(1)创新不仅是伟大的发明
SAP中国研究院形成覆盖整个软件产品创新价值链,是我在SAP中国研究院和中国软件行业耕耘十几年最引以为豪的事情之一。谈及SAP中国研究院的创新价值链,我认为有必要首先来澄清一下目前流行的对创新概念的模糊认识或者说是错误的理解。自从伟大的经济学大师熊彼特先生在20世纪前半期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已成为越来越流行的词汇。但一提到创新,大家往往总是想到瓦特、想到蒸汽机、想到爱因斯坦、想到相对论……总之,首先想到的总是那些非常伟大的,甚至是划时代的发明。当然,这些伟大的发明,毫无疑问都是创新,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创新。但毕竟这些伟大的发明和创新,并不是天天发生的。在我看来,创新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应该放宽观察的视角来看创新,不能理解得太过狭义。否则,如果总是刻意去追求相对论这种划时代的伟大发明,而忽视了日常工作中许许多多可以创新的“细节”,那么无疑会极大地阻碍进行创新的思路和积极性,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理解创新,我认为,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领域,在产品、流程、服务、交付乃至包括企业职能管理系统在内的企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创新的空间。一个企业,无论在价值链的哪个环节抓住了创新的机会,都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素有“最有创新精神”企业之称的3M公司,就是从更宽广的范围来理解创新,认为创新不见得要和发明划上等号,认为只要“解决消费者日常生活上点点滴滴的问题,都是创新”。
我不妨再举几个在价值链不同环节进行创新的案例,让大家感受创新的无处不在。在产品创新方面,基于移动架构的管理软件,正日益受到了那些对实时性要求更高的企业的普遍欢迎。在交付方式方面,应用托管方式(application hosting)颠覆了传统的软件提交方式,开创了“软件就是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的新型商业模式,赢得了IT技术水平和价格承受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客户群。商业流程也成为企业创新重要的方面。比如说戴尔(Dell),正是以直接商业模式,改变了传统上以渠道和店面来销售PC的商业流程,提高了运营效率,缩短了存货时间,最终成为全球第一大PC厂商。可见,企业只要深入挖掘,创新真的是无处不在。
(2)理解突破创新和持续创新带来机遇
现在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在逐渐接受这样一种观点,根据创新对于市场的游戏规则和竞争格局影响的不同,可以将创新划分为突破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和持续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两种。持续性创新是渐进式的,并且是在现有的基础设施之内发生的。它建立在现有市场的现有知识基础上,没有向根本的假设进行挑战。由于在持续性创新过程中,不同企业是沿着相同的技术路线,相互之间比拼的焦点是速度和成本。在持续性创新过程中,市场的领导厂商,在这个领域有更多的知识积累,通过知识产权等形成了对后来者进入相同领域的壁垒,形成了所谓的先行者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他们往往是竞争中最后的赢家。例如,从事软件出口外包的企业,在软件开发过程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可以看作是持续性创新的典型。不同的从事软件出口外包的企业,是在相同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下竞争,最终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是,哪个软件企业具有更高的研发效率,具有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相对于持续性创新而言,突破性创新则更具有革命性,它突破了现有市场或技术的边界,重新定义市场、技术或游戏规则(game rule),从而使整个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发生根本性变化。在突破性创新中,由于参与者是在新的游戏规则下进行竞争,所有人处于相对平等地位。原来市场的领导厂商由于已在已有的市场和技术路线上进行了大量投资,往往会在转向新的商业模式的过程中犹豫不前。而后来者因为缺乏这些包袱,往往可以轻装上阵,最终在竞争中成为胜利者。我不妨举个简单的例子,更形象地看一看持续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的区别和关系。在19世纪,很多马车公司对马车所做的各种改进,就是一种沿着原来的技术路线所做的持续性创新;相对于对马车所做的各种改进,汽车的诞生则是一次突破性创新。这种突破性创新彻底颠覆了马车时代的竞争规则,市场后来者脱颖而出成为赢家。在软件领域,面向服务架构相对于传统软件架构来说,便是一次突破性创新,有望带来全球软件产业的游戏规则和竞争格局的重大变革。不管是已经占据优势地位的软件巨头,还是新的进入者,都处在相同的起跑线上。谁能抓住这种突破性变革的市场机会,谁就有望成为新一轮市场竞争的赢家。
2、SAP中国研究院的创新价值链
在SAP中国研究院,我们尝试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系统地理解创新。我们从由SAP、客户、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等构成的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出发,来构建完整的创新价值链。在完整创新价值链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从这条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出发,去寻找各环节上可创新的点以及怎么在这些点上更好地进行创新的方法。如图3所示,以面向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产品为例子,简单地勾勒出我们SAP中国研究院构建的完整创新价值链。
在面向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产品上,我们从解决方案创新、研发创新、服务创新、客户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或者更具体一点儿地说,从最早的客户、政府和研究教育机构等生态系统介入、解决方案管理、原型设计、产品开发到基于产品的服务,最后再重新回到最初的生态系统介入,在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闭环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上,其实我们都能发现很多可以创新的空间。从最近几年来SAP中国研究院的发展实践来看,不仅在软件产品上述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上我们都有很多可以进行创新的空间,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创新概念的理解再向前推进一步,也就是说在如何构建完整的创新价值链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更好地去实现创新这两方面,本身就包含了很多可以进行创新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创新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我们SAP中国研究院作为企业研究院,要在持续创新中实现持续发展,关键就在于,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创新价值链的概念,并让完整创新价值链的概念成为整个SAP研究院的员工血液中流淌的DNA,培养每一个员工在每一个细节中都去追求创新的一种组织文化。
在从解决方案创新到客户创新的完整创新价值链上,创新无处不在。这里可以介绍一下在创新价值链具体环节上,SAP中国研究院在过去几年成长过程中的创新实践,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经验体会。

图3 SAP中国研究院面向中小企业的创新加值链
(1)解决方案与产品创新
熟悉软件行业的读者都知道,如果把整个软件产品开发比做构建一座大厦,那么解决方案创新就是整个大厦最初的概念设计图,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所开发的软件和解决方案能否很好地契合客户的需求。这个环节处于软件产业“微笑曲线”上附加值最高的波峰位置。在解决方案创新方面,我们首先会广泛地和包括中国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合作伙伴、客户等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密切交流,去寻找创新的点子和思路。
在与上述主体构成的生态系统互动方面,我们也经历了一个摸索的过程,从最初我们中国研究团队刚刚组建时被动地去了解我们所处的生态系统,逐步发展到主动地去与生态系统展开全方位的深入合作。为了让我们研发的产品能契合用户需求,我们首先会积极主动地与中国政府以及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积极参与中国各种标准的制定,了解政府的财政税收、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及对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思路,并将这些信息融入到SAP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规划中。我们1998年参与了SAP旗舰产品R3的人力资源模块重构项目,这个项目的需求分析部分涉及到中国在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我们并没有选择自己从头摸索,而是与国内一所非常知名的大学展开了深入合作,汲取他们关于中国人力资源政策方面的知识,最终保证对中国需求的迅速理解,让这个项目能很好地契合中国客户的本土化需求。作为客户导向的企业研究院,我们的研究人员并不是要埋首纸堆去寻找创新的灵感,也不是闭门造车进行解决方案设计,而是要像咨询顾问一样,经常和国内外客户以及合作伙伴进行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的应用环境,汲取他们的需求,从讨论和交流中发掘创新的点子。为了让客户真正成为我们解决方案创新的重要源泉,除了向每一个员工灌输客户导向的思想外,我们在SAP中国研究院成立之初便投入很大精力成立了CIO俱乐部。CIO俱乐部里面聚集了一大批各个行业的CEO和CIO,我们和这些业界精英保持着非常紧密的沟通和联系,让他们提出的需求能真正在我们的产品中得到体现和满足。这样,我们就不再是简单地给用户提交产品,而是和他们共同创造真正的商业价值。
SAP全球体系内部的沟通和碰撞,也是我们进行解决方案创新的重要源泉。我们中国研究院和SAP中国的相关业务部门经常召开例会,进行思想碰撞。根据产品的具体开发情况,我们与SAP其他机构也会经常通过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联络,必要时,我们还会聚在一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在我们看来,竞争对手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角色。虽然SAP的软件产品在技术架构、功能设计和易用性等主要方面都领先于竞争对手,但竞争对手的成功经验甚至是失败教训,我们在进行解决方案创新时,也会予以借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竞争对手的追赶和挑战,在给我们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更好地推动我们创新的步伐。
回顾SAP中国研究院的发展,我们与生态系统的密切合作,对于软件和解决方案创新是极其重要的。与生态系统的互动,不仅确保我们的管理软件对本地用户需求的完美契合并遵从中国政府最新出台的各种政策,还保证了我们的每个产品都能很好体现SAP全球产品战略,实现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完美融合。
在与生态系统进行完美互动,做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进入解决方案管理创新环节。在解决方案管理创新环节,我们主要会考虑,对于我们要做的解决方案,SAP目前在哪些方面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产品?在哪些方面,我们还需要重新开发一些产品?这些新开发的产品如何与已有产品进行融合和创新?等等。解决方案管理创新,一方面保证我们不会去开发SAP已有的产品,犯“重新发明轮子”的错误;另一方面,能保证我们新开发出来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能与SAP已有的产品或模块完美融合,给客户更好的创造价值。
解决方案管理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配合全球范围内管理思潮的发展变化,引进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论,以确保我们SAP的解决方案在管理思想上的先进性。简单地举个例子来说吧,我们今天的管理者所面临的挑战和二三十年前的管理者所面临的挑战存在很大差别,二三十年前,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心还主要局限在单个的职能管理上,而发展到今天,随着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管理者关注的重心已转移到整个管理流程的优化上。这种管理思想的变迁,留给我们很多进行解决方案和业务流程创新的空间。我们必须同时审视客户需求、管理思想的变迁和整个SAP已提供的产品体系,不断地思考,我们应该给客户提供哪些他们当前迫切需要的产品?在已有的解决方案中,我们还能对哪些部分进行补充和改进?针对目前SAP已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还能在哪些方面做一些集成和重构?通过反思管理思潮和SAP现有的产品线,我们能不断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