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日历

登陆

最新文章

回复

站点统计

友情链接

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 2007/7/3 14:11:00

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

 

我们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特别是互联网带来的知识共享,快速找到知识。其实互联网上分享的数据,不是知识,特别是那些没有经过整理的相关数据,是不能成为知识。迈克尔波特形容很多人的知识管理的经历:突然,你落入了无边无际的大海,周围是咸咸的海水,你挣扎着使头部保持在海面以上。到处都是海水,却没有一滴可以饮用。

 

没有自己的知识管理,就好比在大海中被渴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前提是你可以应用这些知识。互联网提供给你的大量数据,如果不能使用,则变成了你的“知识灾难”:你无法管理这些知识(这些数据),其数量越多,对你的越是负担,面对海量没有被管理起来的数据,我们死定了。

 

知识管理的两种模式:编码管理与人物化管理  如果说编码管理模式是从成本角度为顾客创造了价值,那么,人物化管理模式则主要是从效用角度达到这一目的的。 公司不宜将两种管理模式并重,没有主次,而应当要么主要依靠编码模式,以人物化模式为辅;要么主要依靠人物化模式,以编码模式为辅。如果两者并重,则既不能像编码模式那样降低顾客享用知识的成本,也不能像人物化模式那样,提供艰深复杂的知识给顾客。

 

怎样平衡两种模式的使用呢?有些公司就曾因为走了这一极端而犯难。他们曾对全部知识进行编码管理,但公司人员在业务过程中发现,他们迫切需要知道有些知识产生的原因、内在逻辑,却苦于无法与这些知识的来源人取得联系。另外一些完全依靠人物化模式的公司则发现,他们的高级专家、学者常常被要求回答一些十分基础的问题,其实与这些问题相关的知识完全可以编码出来。专家们的研究表明,主次模式以 8020的比例配合较为合理。如果公司的内隐知识逐渐变成了外明知识,则应将这些知识及时改为编码管理。

 

项目经理应该借鉴这样的知识管理模式,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一方面是可以索引类别的知识,例如PMBOK就是这样的一个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则是人物化类别的,这个需要项目经理自己经营(如果公司有这样的知识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但是项目经理还必须建立自己的人物化的知识管理,就象自己的一个专家库,遇到深入的问题,向其中的专家请教。

Re: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2007/7/4 0:04:00
不错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