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四)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性格差别
zhangbs 发表于 2007/10/26 15:37:00
这个题目有点难,相当复杂。性格最难形容,最难揣测,中国地大、人多,古往今来,无数民族融合,性格不是一下两下能说得清楚。性格也与文化相关,这个题目扩展开去不得了。
所以,我借用性格这个词,其实来说一下“特征”或“特点”。用一个框架来比较分析。
1、对实力的态度
2、表面和私底下
3、价值取向
4、自我认知
1、对实力的态度
日本是绝对臣服于实力的。其民族性格为好斗,但不会以卵击石。尚武,但知道分寸。说日本人玉碎,我看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强者的尊重深印在这个民族的骨子里。日本人喜欢和你试试,小斗一下,来分析你的实力。有时表现得比较强硬,实际上在探测你的实力。比如,中日之间现在的东海油气田之争,日本显得比较不讲道理,实质上,日本人是觉得中国实力不足。我经常听见新闻讲双方谈判没有进展之类的,人家在看你的实力,没有实力,和日本人就没有道理可讲。平时我遇到的商务谈判也多数如此,日本方面倔起来很僵,什么帐期了,什么条件了,都是向着他们自己一边,简直让人觉得气愤。这时需要耐心,有时也要强硬一些。山姆大叔对日本可是骑在头上、夹在低下,你没看过有什么反映吧。日本人非常明白,顺着美国人好些。中国自明以来,恐怕就让日本看低了。加上国人自觉天朝大国,看日本狭小,才有近代之祸。欧洲富是打全世界,日本富是打中国。我还是那句话,别小瞧了日本,和邻居总要认真相处。
2、表面和私底下
客气,日本人太客气。让无数受了同胞横气的国人感到感动。有时甚至是感动得一塌糊涂。日本的服务业是跪着给你服务的。在烤肉店,我拿了两份菜单,一份日文,一份英文,服务生就跪在我跟前。客户在商场试鞋子,店员也是跪着不起来。和日本同事交谈,他一定是客客气气的,ha i, ha i。这里我得澄清一个词。はい(ha i, 哈伊),中文意思是 “是”,英文是“ yes”。当你听见日本人对你讲这个,并点头,其实并不代表他同意你,你别臭美。他的意思是,“我知道了,我听见你了”。是配合你说话。日文有个描述,就是象铁匠打铁,捶击,两人一下一下配合着来。我有时注意到台湾人也会在你讲话的间隙说 “是”。
所以,这产生了一个沟通问题。就是你讲完了,他是了一堆。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你会理解成对方已经完全了解你的意思,而且同意。而事实,并非尽如此。这是表面。你应该更深挖掘,才能接近事情本质。我有过体验,和一个日本同事沟通工作的事情,谈完后,我以为他完全同意我的意见。心满意足,甚至有些超乎我原来的期望。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却与我的感觉不同,甚至相反。他はい完了,却向相反的方向做事情,弄得我很是被动,心情可想而知。我喜欢美国人的风格,谈完之后再加上一句,do you agree? 这句非常管用,如果他不同意你的意见,日本人这时会说,yes, someone-san, but。。。。这时你要仔细听了,他到底什么意思。
3、价值取向
这个问题也很难讲。不过,还是尽量讲讲。我觉得身为中国人背上了太多仁义廉耻忠信勇的包袱,大多数人其实还是俗人。这些包袱好比是顿大餐,个人胃口不同,当你的修养(消化能力)没达到某个水平,与其说是营养,不如说是影响消化的东西。问题是大多数人还得拿这些来擦胭抹粉。比如,好客之国,礼仪之邦。“外宾”这个词,恐怕只有中国有。我去美国,US公民入境给8个窗口,guest只给2个,等US走完了,才放给guest。Guest,我们翻译过来是客人,客人是需要格外优待和照顾的(在中国文化下),别忘了,你每天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guest是权限最低的。所以,价值取向,影响民族人格。日本人简单得多,谁老大我和谁混。谁有好东西,我要么抢来,要么赚来。日本本土不能再砍一棵树了,南美的丛林不断倒下,你看日本人用的木材,吃的鲸肉。商场如战场,我倒是觉得,拨开枝叶,看本质,唯(惟)利是图!利,不止是钱,还有势,还有发展的空间,资源。。。。中国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拿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别人,往往表现得谨慎和退让,美国人则冒险和进取一些。中国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美国人是“己所欲,施于人”,我的价值观好,大家都要这么来啊。其实美国忽略了他们立国在广阔大陆,资源广大,印第安人早被屠戮殆尽,又没有历史的包袱。中国人绝不是单纯的孔家那套,但容易被那套给迂腐和束缚。
4、自我认知
单纯民族国家vs多民族国家。我是中国人(记得在Rochester机场租车时,Herz的店员问我是日本人吗,我如此回答)。我是东北人,在深圳的两年工作时间,有人问我如是说,“黑龙江的”,最后还补充一下。(可惜他们只知道有哈尔滨,还要再加上一句,好远啊,好冷啊。哈尔滨还算冷?真是笑话,没听说过更北的地方。)我是伊春的,和黑龙江老乡我会这么讲。地理上,中国有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部本身就是一大堆。东北人抢、河南人骗、北京人装老大,上海人精、广东人爱吃,电影电视里老农的形象说山东、陕西话。。。。日本也有,关西、关东、北海道。除了地域,中国还有,民族,古来有华夷之分,过去还有布衣和氏族。同样中国话,就拿汉语来说,有多少种,恐怕谁也说不清。不信你去江南走一走,过一条河,过20里,一种方言。日本单纯得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不然甲午战争前日本分析中国说,中国虽大、力量不集中,日本小,力量集中。说的没错。30年代他们打进来了,先是东三省,我看当时中国人动静也不大,到37年77事变了,全民族才团结抗战。。。。看过某个史料,东北抗战13年,关内只支援了几千还是几万块钱。。。。。和平年代,我看日本的大企业之间,还是互相做生意,有事想到一起。中国需要这样多一些。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