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本人的危机意识
zhangbs 发表于 2007/8/26 11:50:00
危机意识,乃是这个岛国的精神气质之一。
这里首先说说什么是危机意识。我们知道,中国有句老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说,只有时刻有忧虑、能看到未来的不确定性,才能生存;而安于一时一事,甚至纵情享乐,便是灭亡的前兆。纵观中国历史,此条经验屡试不爽。我们古老民族的先人流传给我们一个重要的精神财富,便是:忧患意识。《易》也说,“其亡,其亡,系之苞桑”。是说,要有将要灭亡的忧患意识,才能如苞桑般充满生机。前些日子,记得中央也告诉干部,虽然中国日子越来越好了,国力强了些,但,我们远远没有达到先进,国人应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如果说日本,我宁愿用危机意识来形容。危机比忧患来得更紧迫些,更具体些。如果说忧患还有纵深的话,那么危机就在当前;忧患可能还比较久远,危机,随时可能发生;忧患可能一时还看不清,危机看得到。
日本,地理位置在太平洋和亚洲板块的交界,据说地震月月有,也可能天天有。国土狭长,缺乏战略纵深,资源匮乏。所以说日本天天都在振动中,如此国家,危机意识是自然而然,天生的。说日本人谨慎保守,我看这也很正常。日本人做事喜欢留一手,很难完全相信他人,所以非常难于取得他们的信任,即便信任,他也要留一手,不能全交待给你。但日本人的谨慎保守并不妨碍他们睁大眼睛向外看。他们不过是不行动而已,其实眼睛一直在看世界。一旦有需要,他们会很快改变自己,去学习。
中国居于大陆,北有蒙古高原,西有帕米尔高原,南部是大海和青藏高原,有一块相对广大的土地,平原、山地丘陵、高山,还有两条大河,有富足之地大片。一旦兴起,容易陷入祥和主义。容易成为为内敛、自足的立国姿态。所以,忧患意识是我们祖先不断提醒国人的一剂良药,可惜中国历来便上演忧患立国,安乐失国的剧幕(虽不是所有朝代)。
和日本人接触,我感觉他们很是谨慎、甚至有些保守(上面提到过),有时过多关注细节,甚至有些形式主义。其实内心深处乃是不安的精神,没有把握不敢去,不轻易相信他人。即便信任也要不能完全交待。如果你不了解他们,会感到不太舒服。甚至觉得合作太累。你交给他心,别指望他也交你心。别骂日本人,我们用两个不同的系统来思考罢了。所以,别犯傻。
有时日本人会比较强硬,会让你觉得很不舒服。我发现背后其实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下才会这样:1、涉及到利益分配的情况下。日本人会默认你会为自己着想,所以,你们需要较量一番,最后达到一个分配点。2、以攻为守。实际上形势对他很不利,他会选择以攻为守来创造有利条件。对日本人,要看得明白才好。。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