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北京是中国堵车最严重的城市,上下班是两个堵车高锋时间段,周一上班和周五下班则是堵车更严重的两个时间点,如果还有更严重的情况,哪就是下雪、大雾、大雨等恶劣等天气了。随着元旦三天假期的结束,1月4日是2007年的第一天上班,相当于往常的周一,堵车的严重自然不用多说了。
2. 起因
我原本定好5:40起床的闹钟,但睡得太香,早上6:05才正式起床。我用最快的时间洗刷,然后收拾东西,共10分钟,来不及吃早餐,6点15分从家出发。一路奔波,转了两次班车,再转地铁,最后坐城铁就可以到公司了。也许是因为赶时间赶得太急,一路快跑了一阵,再加上早上没吃早餐,赶到上城铁时,城铁上人满满的,当然不会有空坐位。这时,我突然感觉一阵晕眩,伴随着恶心、胸闷、并且想吐,但被我强忍住了。然后出了一身冷汗,头上的汗珠直往下滴,全身没有力气,此时,真渴望能有一个坐位。本想开口,让坐位上的人给自己让个坐,可自己是年纪轻轻,没有让别人给自己让坐的道理。想说自己不舒服又有点说不出口,如果说出来没人相信的话,就更难堪了。因此,尽管难受,思索半天后,终于没有说出口。约10多分钟后,正好有人下车,难得有个位置坐。坐下后,用手纸擦擦头上的大汗,一会,难受感觉稍有缓解。
农村出生的我,从小干农活,身体素质一向很好,不想到自己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看来,近期身体透支得很厉害。
3. 结果
赶到公司签到时,正好8点59分,没有迟到。但我并没有为此而感到幸运,反而觉得很悲哀。作为IT行业的PMO主管,竟也要为了签到而玩命的赶车,甚至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哀呼哉!
顺便提一下:公司规定,迟到1小时以上按旷工处理,1小时内按1小时的工资罚款。
4. 分析
也许我有观察的习惯,签到后,我开始观察周边同事的工作状况:9:05分,大家去洗手间的去洗手间,去刷牙的也回来了;9:10分,大家基本都在擦桌子,修饰办公桌的东西;9:15分,洗杯子的洗杯子,倒水的倒水;9:20分,大家开始聊放假几天玩的情况,聊天气,聊如何赶车等,也有的在看报纸。9:30分后,差不多开始工作了,其实多半都登录上MSN和QQ了。而我自己呢,由于近几天事情不多,9:30后,开始MSN;10点后,先写了一下今天的计划,把今天要做的事简单列了一下(这是我人习惯)。想想还是没事做,所以来写这篇博客。
5. 结论
观察结论:准时签到不等于准时上班;准时坐在电脑前搞键盘不等于开始工作;准时开始工作不等于在做有用的事情……。开始工作了而不做有用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呢?
6. 比较
基于以上的观察,我不由得深思起来:IT行业,靠的是创意,是创新,挣的是思想的钱,挣的是创造力的钱。不象生产性行业,生产性行业是流水线作业,少一人就无法完成生产工序,是靠生产力来保障收益的。所以,生产性行业是靠执行力来推动,靠劳动力来产生效益。而IT行业是靠人性化来提高人的自觉度,靠人性化管理来激发人的创造力的,为什么IT行业要使用生产性行业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呢?
7. 因果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不喜欢被束缚的,我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自觉度,我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来做事(当然是在不违反公司大的管理原则的前提下)。因此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人应该有和我一样的想法。
在人员流动频繁的IT行业大环境中,我认为个人与企业的结合点是用利益的平衡来维持的。即个人要依靠企业提供的环境来成长,通过企业的培训和指导来提高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技能。在公司大环境中工作的同时,增长自己的能力和阅历。用企业提供的平台和空间来发挥个人特长,展现个人的能力的同时为企业带来利润,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从中得到应得的回报。而企业则要依靠员工的技能和创造力,提提高企业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竟争能力(必竟,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任何员工辞职企业都可以正常运转,任何人离开企业也都照样活得好好的。所以,根本没有谁要依靠谁才能活一说。因此,我个人一直认为,个人与企业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关系,而不是雇佣关系。而维持这种合作关系的条件就是利益的平衡。而这种平衡的方式是根据人的贡献来体现的,而不是能力(特别注意)。
我见过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常感叹留不住人才,常感叹现代的年轻人不诚信。却不曾去想,我为人才提供了什么样的发展空间?我对人才是否是人性化的管理?当人才能力增长时,当他们对企业的贡献增长时,我是否考虑过为人才涨待遇呢?还是要等待他们交辞职书才有时间去考虑,还能不能留住人才呢?不少企业往往要等到别人提出辞职时,才以涨工资的方式来挽留,多么愚蠢的做法!
如果真是人才,即已提出辞职,就说明人心已寒,自然不会再留下来。如果还愿意留下来的说,要么说明此人是只注重待遇,而没有多少情感。这种人,似乎没有挽留的必要;要么就是以辞职为手段来要挟企业,从而提高自己待遇。这种人,就更没有挽留的必要了。
IT行业的核心竟争力其实也就是人才的竟争,而留住人才最好的方式,待遇只是一方面,而不是全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对真真的人才无疑更有吸引力。
8. 案例
在过去的四年中,我基本上每年换一次公司,每换一次公司,待遇就提高50%以上,但如果继续留上原公司,最多只是象征性的调整几百元而已。只有一家例外,它是提倡人性化管理的公司,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上班时间;迟到、早退没有人会过问,如果要请假,只要说一声,甚至可以先斩后奏。你也可以根据你的兴趣选择所想呆的部门,公司会根据情况给予考虑……。
在这里工作的一年中,公司主动给我涨过三次工资,一年内工资增长60%。这是我为之工作最长的一家公司(近二年),也是我最怀念的一家公司。我本没有离开的打算,因为异地的亲人生病,需要人照顾不得已才离开的。而这样的公司,我自然会全心全意为之尽全力,尽心尽责做好每一件事。所谓: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吧!
9. 结论
意离题有点远了,其实我真真要说的是:作为IT行业,没有必要和生产性行业一样,要用签到的方式来考勤。X理论不适用于IT行业,Y理论才是IT行业所需要的。IT行业应该提倡人性化的管理,注重人人平等,尊重个人的选择;敢于授权,以激发员工的主人公意识和创造激情,培训员工的责任感。这样才能做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实现真真的双赢,GOOGLE就是最好的例子。
签到对IT行业来说是没有必要的。更不应该因为迟到几分钟而采取罚款的手段,因为这种手段除使人反感外,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效用,更不会对企业带来效益。
10. 誓言
2007刚开始,我相信,2007也会是我成长中重要的一年,我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我发誓在2007年不再为签到而奔忙,那怕罚款,那怕换公司也在所不惜。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IT行业需求人性化的管理。2007,誓不再为签到而奔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