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IT项目管理》P105:
疑惑:所谓供给缓冲(feeding buffers),就是在前面是非关键路径任务的关键路径任务之前增加的额外时间。
---啥意思?印刷错误还是确实菜鸟?
看图例的意思好像是说在受资源限制的关键任务前增加额外时间,可是咋说得这么难懂捏?
关键链进度计划编制=受限资源任务+供给缓冲/项目缓冲???
如何应用到具体计划和控制中???
……
同样是《IT项目管理》P105:
疑惑:所谓供给缓冲(feeding buffers),就是在前面是非关键路径任务的关键路径任务之前增加的额外时间。
---啥意思?印刷错误还是确实菜鸟?
看图例的意思好像是说在受资源限制的关键任务前增加额外时间,可是咋说得这么难懂捏?
关键链进度计划编制=受限资源任务+供给缓冲/项目缓冲???
如何应用到具体计划和控制中???
《IT项目管理》P105:
关键链进度计划编制中有一个概念是多任务处理,看起来作者好像不赞成进行多任务处理:就像熊宝宝掰苞米一样,哪头都占不着。
但是实践当中很难啊,尤其是对那些有过多年研发经验,工作方法自成一套的牛人来说:为什么不可以同时做呢?
或者几个项目同时做的时候,突然来个紧急事件要打乱原来的计划,通常这种指令都是老大下达的,who敢挡?
不过,好像SH的同志们要坚定得多哦,虽然这经常被另一拨批为装腔作势、推卸责任,不过菜鸟当久了,眼光还是要公正一点了。
Good idea!
以往的详细开发计划制订于详细设计之初,虽然也灰常灰常详细滴列出所有任务和时间,但过程中的设计更改往往导致计划第一轮之后就全无意义。
对策:详细设计开始时的计划只规定大节点,每一轮开发前,与项目负责人确定本轮的具体任务,时间10-15天,一轮完成之后再确定下一轮的安排。当然,应符合大计划的时间点。
优点:当然是有的放矢啦,项目负责人也不会觉得是在为别人做计划。
忧虑:现在项目负责人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淡漠嗳,要大力引导之。
引导方式:培训(所有项目负责人);树典型(表扬一批,带动一批);
计划执行日期:3月初(等kickoff之后)
2-15 即将进行第一个产品的检讨,对设计进行重新审阅并制订改善目标。
内部原因:自测、抽测都有达不到客户指标要求的情况;
外部原因:客户自身也在开发类似产品,我们的痛苦经验给了他们宝贵的指引,且实力强过我们,产品化的进程肯定更快,惨惨惨!!!
好的一面:全面检讨提升质量之后还是有机会滴。
2-9 原理图、PCB升版完毕,但BOM未同时更新。失败1
2-14 产品PCB加工完毕
2-15 发现第一版测试接口板的电源与第二版PCB不符,紧急加工测试接口板,虽然可以改装原来的接口板用于测试,不耽误时间,但实际上!失败2
2-15 发现近3个月以来几乎没有研发样品测试报告归档,主观原因:工程师嫌麻烦,项目助理不重视,客观原因:流程未严格控制,未通过样品测试的物料仍可以入库。无奈,亡羊补牢,失败3
短短一天,失败众多,打击颇大,深刻反省中。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页 10篇日志/页 转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