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M,会是ERP后企业信息建设的又一次革命吗?(之二)
lianly 发表于 2008/1/15 15:28:00

上一章讲述了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现状,以及这种以企业需求来驱动,由软件公司来开发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模式,带来给企业和软件公司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软件业的发展。
    那么我们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去分析去解决,关键是我们站在什么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站在程序员角度:我们根本看不到问题所在,或者说没有问题存在,因为程序员是按照设计方案通过编程方法实现某一功能的解决。而这些功能设计是否合理,程序员并不关心。他只关心能不能把程序给编出来,编出来就是没有问题,编不出来才可能有问题,而这个问题只是在程序层面的。
    站在项目设计者角度:同样也看不清问题。因为项目设计者只对项目需求负责,他对系统的评判的标准很简单,如果项目设计满足了项目需求的要求,这个项目就是OK,如果不能满足,则存在问题,而这个所谓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设计来解决的。虽然有些高级项目设计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积累,将其他项目中优秀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放到本项目设计当中,但是,一个项目优秀改变不了其他众多项目平平的状况,因为个人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者很难跨越需求方的要求,唯需求为是,已从根本上注定了项目设计者的局限。
    站在项目需求提出者角度:仍然看不到问题的所在,因为企业的业务需求的提出,反映了业务需求的迫切性,只要能把业务需求提出来,让开发者完成开发,这个需求就完成了。至于这个需求是否最合理,是否代表业界最高业务境界,是否符合企业信息建设的整体发展,是否能被企业内部更多的用户共享,需求方是从不考虑的。因为企业的需求往往是由具体业务部门提出的,从各个部门、地区集中需求,由企业专门部门提出需求的情况很少,所以需求的水平决定了系统的水平。而在中国,需求的提出往往和他们的经营方式密切相关的,大都是一些面向市场的应急的需求。这些需求,不确定因素很大,时间要求比较急,造成了需求反复变更,开发急急冲冲,这样的结果肯定是不会好的。
    如果我们不站在以上的角度,那我们还能站在什么角度?我们能不能站在一个企业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企业信息建设存在问题呢?
    答案是可以的,许多人正是站在这个角度上,发现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企业信息建设上,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信息建设无序、需求永远无法满足、系统越建越多、信息不能共享、功能交叉、维护成本越来越高、业务主导科技(科技的作用仅限于实现业务需求)等等。而面对这些问题,人们只能望问题兴叹。但是我们要说的,站在一个企业角度,即使是全局角度他也是短视的。因为他的视野范围仅限于这个企业。
    我们能不能站在一个行业角度上,来看待行业内部各个企业的信息建设呢?答案也是可以的。在这个层面上,许多人都在提出,为什么A企业开发了一个系统,B也要开发?为什么A、B甚至C、乃至全行业的企业都使用统一的系统呢?很快他们得到一个理直气壮的回答:不行!因为每个企业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系统就一定不同。我们这里先不对这个回答给与评判。我们很高兴得看到,站在这个角度上,有人看到了问题所在,那就是重复开发!尤其是软件公司看到了这一点,他们特别希望他们的软件能够产品化,将产品销售到行业内每个企业。但是,软件产品化举步维艰,许多人都说愿望是好的,做起来很难很难。我们要说的是,站在这个角度视野仍然不够开阔,仍然仅仅是关注于一个系统的产品化和共享。那我们能不能占在跨行业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些问题?有人一听便会说,站那么高干吗?下面的问题都还没解决呢!空谈!对此,我们先不与解释。我们只想说,站在这个角度,我们能更能看到问题的所在,我们不仅仅看到的是一个企业内部、一个行业内部问题,我们更能看到全国性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同的行业的企业信息建设水平极不平衡,系统差异化极大,行业之间的系统共享为零、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几乎是空白,等等等等。所有问题都浮现出来了,这样我们可以把所有的问题放到一个手术台上,进行彻底的解剖,看看病因究竟在什么地方。而这种解剖一定是在理论层面上的,因为只有理论才能抽象于各种实际,才能应用于实际。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告

  我的分类(专题)
  最近日志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Blog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