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M,会是ERP后企业信息建设的又一次革命吗?(之一)
lianly 发表于 2008/1/13 10:18:00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了,真正的驱动力来自于企业的业务需求,以及这个系统能够给企业带来各种成本的降低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这种能过给企业带来了立杆见影的系统开发,成了几乎所有企业的偏好,只要能够开发出来的系统能解决企业某个业务问题,企业就趋之若鹜,而这种局面至今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那么这种需求驱动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模式,到底有什么好处和弊端呢?好处是:企业使用了新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了工作成本;软件公司开发了系统得以生存和发展;弊端呢?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就会产生因不同业务的需求,开发出不同的系统,但是许多系统内部有共享的信息,却无法共享,造成业务系统越来越多,交叉、重复的东西越来越多。而随着业务的发展,一些业务逐步被淘汰,系统也被淘汰,大量的资源被浪费。
许多有识之士,面对企业内部系统无序的建设提出强烈的不满,他们希望企业信息系统应该有序的发展,以减少重复开发、交叉开发、信息不能共享的状况。
    其实,如果我们站得再高一些,站在一个行业的角度,看待行业项下的企业信息建设,就会惊呼,为什么这些企业不能用相同的软件呀,这种重复开发的浪费也太了。
    如果我们站得更高些,在一个跨行业的角度,看待不同行业项下各个企业的信息建设,就会更加清楚的看到,我国的企业信息建设的无序。
    这种以企业需求来驱动,由软件公司来开发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模式,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企业内部:
1)由于业务之间存在交叉,所开发的系统必然形成交叉,造成多系统交叉问题,
2)由于业务所属部门和地区特点,所开发的系统必然带有部门和地区的属性,造成同样的业务因为部门和地区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系统。比如一家银行北京分行的信贷分析系统和南京的信贷分析系统就可能是不同的软件公司开发的。
3)由于是业务驱动,对于一个没有总体规划的企业,其系统建设完全由业务需求所控制,企业很少考虑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造成建设的无序。
4)由于是业务需求驱动,需求的变化频繁,造成软件修改、完善、升级永无止境。
5)由于是无序的,所以企业的系统投入是大量的和效率低下的。
6)由于是业务需求驱动,系统的水平决定于业务需求的水平,而一般企业是很难提出一个行业内最高水平的需求,这样系统的水平只能是平均水平。
软件公司:
  1)由于为了满足业务需求,软件公司只能定制软件,采用人海战术迅速开发出系统。因此软件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2) 由于定制开发,时间要求紧,需求五花八门,软件公司很难定下心来,提高技术,其软件的技术含量很低。
3) 由于定制开发时间要求紧,其开发费用也随之降低(一般采用人月来计费,公司很难找到上百个人同时开发一个软件的),一般都在几万到几十万之间。
4) 公司绝大部分的成本在于养活大量的技术含量不高的程序员。
5) 公司无法将其软件产品化,扩大其价值范围。
   其实,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在面临这个问题,并设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ERP、CRM、MIS、中间件、BI、通用的财务软件、通用MIS生成器、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想决软件共享的问题。但是,这些解决方案,对企业信息建设而言只是局面的,无足轻重的。成效甚微的,远不如企业定制软件那样红火,那样感到物有所值。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这样局面的弊端是什么,能不能找到一个或多个解决方法,哪怕是理论上的也行。
关键我们应该站在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告

  我的分类(专题)
  最近日志

  最新评论

  留言板

  链接

  Blog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