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复制收藏
后台管理 发布日志
日历
登录
最新日志
最新留言
最新回复
系列演讲(11)——并购后的整合
 作者: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
  联系作者:mars.bay@china-co.com
  13818181068
  五、通过宏观管理实现整合
  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管理,就是通过宏观调控、价值创造、横向协调、资源与平台的输出与共享、内部交易等几个层面来进行管理。
  1、宏观调控
  实行宏观管理的基础,就是母公司必须要有从外部不断地获取各种增量资源的能力。这种增量资源的配置本身对子公司构成强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子公司围绕在母公司周围,而失去了这种能力,没有增量资源,母公司对子公司就失去了吸引了,从而失去了控制力。
  而获得资源后,母公司要发挥这种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在子公司之间采取诸如划断产品、划断区域、进行上下游配置等方式,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子公司不得不依靠母公司。
  2、价值创造
  母公司通过集中资金、集中采购、集中营销、集中资产管理等方式,来为下属子公司创造价值,包括母公司的强大的人才培养能力,为子公司提供培训和人才梯队,这些事实上都是强大的价值创造能力。而这种价值创造能力,既能够帮助母公司深入管控,又能够提升子公司的经营效益,显然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比如xxx在中国并购时,xx总下面有一个30多人构成的核心软件小组,该组的人每天往返于各子公司,负责查举报、纪检与xx总一起听取子公司汇报、到子公司去发动变革等。人力资源部刚开始对核心软件部很有意见,因为该部门没有编制上限,薪酬也是老总亲自负责,无法管理。但时至今日如果再与xxx打交道的话,就会发现APP的干部,包括子公司老总、母公司的高管层,都是从这个部门出来的。
  对企业来说,要形成一个或几个强大的部门,这些部门专门衍生和培养各种干部,如企业的并购管理的小组、资产管理部、战略部、财务部以及运营部等等。通过这些部门向母公司和子公司大量地输送干部,将母公司的管控思想深深地移植下去,同时也强化了母公司的协调能力。
  3、横向协调
  比如海尔当初的营销体系、生产体系、行政体系这三个体系之间的矛盾突出,张瑞敏责成杨绵绵解决这个问题。方法是专门成立一个部门,所有子公司只负责自身的经营,而把矛盾最为突出的四类事务都直接由本部负责,包括商流(商业系统、渠道的开拓)、物流、资金以及海外推进。这是典型的专职横向协调部门。有些企业习惯于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在平静和友善的环境下管理,而不善于在开放的、充满裂缝的、颠簸的复杂环境下进行管控,这恰恰是横向协调部门所需要的一个重要能力。
  这种能力必须要持之以恒地投入资源进行锻炼。有些母公司培养了很多人才,但是因为各地业务发展的需要派出去,结果导致母公司空虚化;有的母公司轮岗管理不足,所以各部门里的干部缺乏综合能力;还有的母公司虽然实行了综合部门人员的轮岗,但对于派出却没有形成有效管理,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些企业,很难相信它们能够完成对集团的有效管控,更很难相信能够通过并购实现企业的壮大。
  打造一个强大的集团总部,必须要有一群拥有综合管理能力和实践的人才,母公司人员的能力要高于子公司相关部门能力两倍、三倍以上,才有可能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做出决策。而许多母公司不但无法掌握子公司的相关资讯,母公司人员更是只能在公司的流程和制度下工作,根本无法脱离流程和制度,创造性地履行职能,依靠这样的集团总部,如何才能实施并购整合?
  4、核心资源管控
  对集团现有的内外部资源进行盘点,搞清楚究竟有哪些资源可以使用,哪些人可以进行管理,哪些人的资源可以借用,从而对并购中的核心资源进行战略性管控。
  资源盘点的管理有很多通俗的例子,比如一家经常在国内国际的的各类音乐、绘画、英语比赛中获奖,拥有顶级的设施和师资的幼儿园,那么对于其投资人来说,这些入学的幼儿显然不是他的资源管理对象,而是这些孩子背后的拥有大量社会资源的家长们,包括官员、企业家等等。因此软实力是需要构筑的,资源的获得是需要运作的,这在任何地方都是如此。默多克为什么加入美国国籍,李嘉诚为什么在加拿大积极参与环保事业,都有其背后的资源管理的目的,结果李嘉诚并购加拿大最大的资源性企业郝茨基(油砂矿)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议员们都毫不吝啬地举手赞同。
  在国内,很多企业对资源管理都缺少认识。日本和韩国对资源管理非常重视,认为公司的国际化,首先其老板的人脉要国际化。我们过去认为国际化就是把商品国际化,在国外开设一个公司诸如此类。对比西方对国际化的认识,比如米塔尔中国区的老总是发改委下一个司的司长,而xxx为了节省30万的费用,放弃了请基辛格当顾问。我们对人脉的国际化缺乏认知,完全不知道基辛格在xxxx并购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或者是担任北欧输气管道建设公司监事会主席的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对于欧盟与俄罗斯天然气合作所起到的意义。
  还有壳资源的管理和运作。例如复星控股本身是上市公司,它的医药板块中复星药业、海翔药业是上市公司,同时还参股老山、花红、羚锐三个上市公司;房地产板块中复地是上市公司;钢铁板块中南钢股份是上市公司,而海南钢铁很快将要上市;流通板块中友谊、华联、豫园商城都是上市公司;其他还有金融板块的德邦证券,矿业板块的昭金矿业。
  事实上对于宝钢这样大的一个企业,只拥有如此少的壳资源非常遗憾。整体上市是国家对国企的策略,但是它并不排除同时拥有众多壳资源,而一个企业的壳资源越多,来回整合,按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评估手法来运作价值的手法也才越多。正如当年李嘉诚整合香港电灯,就是两个上市公司资产来回整合,就增加了一千多亿的市值。
  另外就是资源的衍生。比如请一些退休的官员担任顾问,那么这些顾问获得了报酬就会推荐一些业务,这都属于典型的资源衍生。
华彩咨询 发表于 2010/6/23 8:12:00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