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 联系作者:mars.bay@china-co.com 13818181068 第三部分,我们发现集团必须对产业进行组合,不管是多元化还是专业化,事实上从根本上来说,都有一个产业之间,是否能够风险对冲,收益调节,利润转移,交叉补贴,以及相互叠加。。如若不然,做多个产业,就远远不如做单一产业的收益来得好,所以我们考虑到,尤其发展中国家政策的不稳定性,产业的不成熟,或者产业的成熟度不一,这里面会产生很多漩涡效应,对流效应,所以多元化在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这么好,这么得到追捧,从事实上面,从效果上面,都也证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因为发展中国家,往往并没有经过一个整齐划一的产业整合,各个板块成熟度高度不一,各个板块的利润率高度不一,各个板块的管制门槛不一,各个板块的政府干预程度不一,导致多元化的组合得以成立。如果在美国,经过前后六次的产业整合浪潮,各个行业只剩下一两家,几乎没有产业组合空间,你只有给优秀企业做投资,做他的股东,买他的股票,和创立一家卓尔不凡的,商业模式特别创新的这种拾遗补缺者,这两种选择。而在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你有非常大的选择空间。 发展中国家往往吏治做得不够好,所以政商勾结很容易成为企业突破各个行业门槛的一种很重要的通道,它的进入战略,进入门槛,以及进入以后,它构置的壁垒会呈现很多人为特征,所以东方企业,往往有个特征,影响力越大,其产业多元化的程度越高,可见企业的影响力和产业多元化的正比背后,事实上是政商关系在背后起作用,这是第二点,我们看得很清楚。 当我们看清楚多元化的产业,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就是他们能够烫平风险,对冲风险,烫平产业波动,各个产业的周期严重不一,这个大家知道的,产业周期是由产业形成前期,所有从业者的投资行为,产能投资行为,专利出现行为,和政府的管制行为综合而产生的一个效果,它不是人为的,但是它客观上产生了一个盛衰周期,长的会有12年,甚至最长的有5、60年的产业周期,这是人类发现的最长周期的这么一个产业,短的来讲的话,很多产业会出现两三年的周期,当然一些食品、饮料等等,一些企业甚至出现季节性的周期,所以周期不一,客观上为我们烫平和对冲风险,就提供了一个有利的依据。另外各个企业的财务特征不一,有些企业是现金流高,利润低,有些企业是利润高,现金流低,有些企业是大进大出,有些企业是小进小出,有些企业是快进快出,有些企业是快进慢出,反过来说有些企业是慢进快出,还有一些企业是慢进慢出,所以财务特征不一,就给我们进行组合,对冲风险建立了足够的探索空间。我们越来越发现,多元化不是不可为,而是多元化管理的点太多,超出了正常人可以控制的范围,而且多元化每一个板块壮大以后,板块之间的我们刚才讲过的平面的单元之间的关系,和层与层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指数级放大,所以长期而言,多元化的管理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我们一般不推荐多元化战略,是因为多元化的长期管理非常复杂,而从全世界来看的话,多元化管理,多元化企业的这种运作,长期来讲,我们想有两个目的,一个,多元发财搞专业,最终是扩张,为了缩核,这个方向我们看得很清楚。另外在多元化过程当中,不断进行产业筛选和替换,到最后拥有一群数一数二的产业组合,每一个板块都数一数二,那么这样一来,因为每一个板块的经理人都很强大,到最后母公司就真的成了一个基金管理者,一个基金经理的角色,这个角色就是GE等公司常年在探索。 一句话,产业组合,既是一个企业对冲风险,相互帮助,靠旗下每一个,不那么强大的子公司,通过组合形成较为强大的力量的,因为不可能每个子公司都很强大,因为很多企业刚起步的时候,很多子公司都很弱,如果你的产业组合较好的话,较弱的实体公司,居然能够组合出一个较强大的,综合性的实力。反过来,有很多企业的实体是不弱的,但是因为他产业组合不好,最后产生的综合效果较好,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到最后是集团之间的竞争,乃至于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这句话越来越有道理,所以我们不研究每一个个体怎么样做得更好,因为社会上研究个体怎么做得更好的企业太多了,我们就是在研究,当你手上是一把烂牌的时候,如果仍能打出一个较好的组合出来,所以产业组合独立地成为一门学问,它当然和各个子公司要嫁接,但是反过来说,产业组合本身有它的一套体系,如何组合,如何对冲,如何相互转换,这肯定是要研究的,这是第三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