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复制收藏
后台管理 发布日志
日历
登录
最新日志
最新留言
最新回复
集团战略再解读第三讲——集团战略的五要素之一

  作者: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
  联系作者:mars.bay@china-co.com
  13818181068
   
第一个,集团发展模式选择。对集团战略来讲就非常重要。因为发展模式的选择,决定了各个子公司在其中,各自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或者说阶段性地扮演什么角色。我们认为尤其是多元化企业,它里面的化学反应非常复杂,所以多元化企业的路径,不像专业化企业,路径其实是非常多的,比如说你我常知道的,先强后大,或先大后强,先快后慢,或慢后快,两条腿走路,或者一条腿走,另外一条维持,像社会上这么一些学说,都典型的是对路径的一个争辩,我们可以说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这个路径的争辩将永远不会落幕,但是有一点,我们将更加坚定我们的思考,那就是集团的发展路径,比起单体公司的发展路径,其组合排列的空间,多到了令人难以想象,或者说作为集团的管理者,它的主要工作,不是具体地指导各个板块怎么运营,各个板块有它的负责人,把各个板块做好,集团的管理者,就是将各个板块进行有效地组合,产生价值,所以我们认为第一点,集团战略应该包含集团发展模式。对发展模式的规划,这个事,吻合了刚才的标准,是所有子公司单独做,绝对做不到的,所有子公司也不会思考这个问题,他也没那个高度,这个事只有集团公司来做,只有在集团这个高度上,才能把这个事思考清楚,而且正因为路径太多了,所以才需要对模式进行设计。
   
当然模式的设计又可以分为两重意思,一种是具体的模式的设计,走哪条路,另外一种是建立一种学习反馈,当发现模式跑偏了,或者这种模式低效了以后,及时进行改革,我想这个完整地来看的话,这才是一种模式设计,所以作为整个集团战略应该立住的第一个根,模式进行设计。那么模式设计,根据模式设计,或者模式设计的前提来源于什么东西,来源于集团公司角色的特殊争论,集团公司它作为一个角色,存在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们大约已经看出来,集团公司只要存在,只要上面有个总部,就会给下面带来一定的束缚,决策会滞后,一些集团会规避风险,因为集团的风险意识,比单体公司更强大,所以会约束下属公司的价值创造力,换言之他的价值是负的,集团公司总部的存在是反动的,没必要的。但另外一方面,集团总部站得高,看得远,他可以对下属公司进行价值调节,把一个赚钱的子公司变成一个不赚钱的成本中心,把一个利润中心变成成本中心,或者把一个成本中心变成一个投资中心,或者把一个费用中心变成利润中心,比如说海尔的人力资源部,本身是赚钱的,它事实上是责任中心,把它回头立即变成一个利润中心了,那么这种价值调节,本身使得一个集团可以产生一种,我们把它称之为变形金刚的效应,而这种变形金刚效应,恰恰是产生利润的源泉,因为变形金刚效应的存在,所以模式的设计就变得非常重要,模式的设计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极限变形金刚效应的追求。
任何一种产业组合,任何一种对下属公司的角色分配,都能产生不同的变形金刚效应,但是有没有更好的变形金刚效应,有没有一种学习型的变形金刚效应,所以就出现了这个概念,集团发展模式,集团发展模式呢,揭示了一个引论,它作为一个大的提法,揭示出一条引论,任何两个或N个集团他们的产业分布都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制造业、贸易、投资,产业分布可能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对各个产业板块的配置,决定了集团与集团之间的优劣,就是你让哪一块赚,你让哪一块亏,你让哪一块平,你让哪一块承担一个特殊的角色,集团的变形金刚效应,事实上从根本上来说,来自于刚才我们说的角色分配,就是我们一直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理解得很深刻的,就是一种计划经济,一种宏观调控,我们认为母公司不是个简单出资人,如果简单出资人,像一个基金经理一样,出完资,就在子公司里分点红的话,那么这个母公司的存在,几乎没有意义,惟有一个母公司出完资以后,还放大自己的出资权利,在子公司里,在他所投资的公司里进行宏观调控、计划经济,这才能够创造一定的价值,那就是我们进一步的理解,集团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内部搞计划经济,外部搞市场经济,越强大的内部计划,越形成强大的外部市场界面,以强大的内部调控来形成强大的外部竞争能力,所以集团发展模式它就变得极为重要。

 

华彩咨询 发表于 2010/1/4 12:56:00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