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态势分析机制
在公司治理中,建立环境自适应的具有风险控制机制的战略经营计划管理控制模型,旨在通过分析评价公司战略经营环境和企业内部资源,明确公司治理在战略经营中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辨识公司核心能力,提出可以促进公司实现其愿景和目标的核心能力目标。把握公司的战略态势,决策公司发展方向。
环境自适应性该战略经营计划管理控制模型具有对环境的自适应性。具体表现在制定战略规划时,要对战略经营环境,即各种环境因素的状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对公司当前内部资源及能力进行剖析,明确公司可以把握的机会和环境因素变化可能产生的威胁,相对于现实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在构建公司核心能力目标的前提下,使公司制定的战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这种机制有对月、季、半年和全年计划执行及环境变化的评估,每年对公司战略规划(如三年或五年)进行滚动式修订,使公司战略和年度计划具有对环境的内在的自适应机制,并在年度计划运行控制过程中及时跟踪环境的变化。
二、动态审核评估机制
公司的战略规划涉及到向各职能领域和事业单位的资源分配以及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对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效果的评价,而各事业单位和职能领域实现的阶段性目标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直接的影响,因而需要在战略经营计划的管理和控制过程中,建立动态的审核评估机制,以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内、外部环境作出评估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促使关键目标的达成,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风险控制管理机制
公司往往会因为内外部环境变化,使得公司的战略方向、前期决策的执行结果、内部管理意识与竞争环境的协调、技术对发展的适应性、以及行业竞争结构特点等都随之变化,从而对公司经营决策产生影响。而影响决策偏离预定目标的这一系列因素,需要在战略和经营计划的过程中不断加以识别和控制,进而形成一种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机制,使得公司具有识别和管理系统风险的能力。
通过对环境相关因素的分析和变化趋势的预测,进一步辨识公司在未来经营中因环境或组织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并对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时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预测,明确提出规避风险因素应采取的措施,对采取措施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作为制订公司战略重点和战略对策的依据,对公司资源进行分配,对可持续分配资源进行动态预测,制订出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
战略和经营计划的研究、制订和战略规划的形成、实施过程中,要系统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并通过风险的辨识、评估和预测,确立在公司实施战略过程中应明确规避的重要风险因素,并将采取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战略措施纳入战略管理的过程,使组织在战略上获得最大收益。这种在有限资源条件下,以建立风险管理控制机制为导向而进行的公司战略规划,使得公司在战略规划或战略管理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
四、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的转换和控制机制
年度经营计划把公司战略规划具体化公司在做到实现目标、控制风险和分配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在年度内具体落实公司的战略经营计划,特别是依据年度经营计划和年度可分配资源建立的公司全面预算控制体系,把各项目标及资源落实到各项职能和事业部,并通过进行月、季、半年的定期滚动的风险评估和计划及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核,把年度经营计划进一步落实并纳入控制,由此形成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有效的控制体系。
把战略规划和年度内经营风险的评估结合起来,并综合考虑年度内可支配的资源分配与资源变化预测,制订出符合战略规划目标的年度经营计划,包括年度目标体系、战略措施、主要资源分配计划、职能计划和事业部计划。在此基础上编制支持实现年度计划各项指标的预算控制体系。为使年度经营计划及目标得到有效执行,在年度计划的运行控制进程中,对半年、季度和月计划按预算进行评估和指导,根据年度内环境的变化,定期对年度经营计划的阶段性目标和预算进行修正,年度末对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审核。为保证战略规划的有效性,公司需在对战略经营计划进行审核与回顾的基础上,重新评估公司的战略经营环境和内部资源,从而对公司的战略规划或规划进行修正,如此循环往复,使战略规划管理形成对环境的自适应性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