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程、资源的交互作用空间 随着过程管理的引入,组织中的知识通道发生了很大变化,“过程”作为管理活动的智能载体,参与了组织内部业务活动,与人共同成为组织中管理的主体。在这种组织系统中,存在多种的交流途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与过程之间的沟通、过程与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在人到人、过程到人、人到过程、过程到过程四个方向上流动,组织中引入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工具,为人与过程的相互作用服务。
过程有其实体和过程的二相性,把过程作为一个智能化的实体——过程智能体,人与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可以看成是两个认知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具有智能和认知特性的活动。过程智能主体的加入改变了组织中管理的面貌,过程由原来的工作流概念,逐渐发展成组织中核心的管理手段,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得到极大的扩展,形成复杂的作用空间。
.1 人—人交互作用空间 组织中存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存在两个作用空间——个体空间和认知空间,个体空间之间通过简单的沟通通路(文件、指令、交谈、报告、报表等形式)完成信息的传递,信息传递建立于认知空间之中。

人-人交互作用空间
个体空间是交流中的个体特征空间,对于具有相同性质的个体形成角色群体。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实现是建立在各自的个体知识特征基础上,包含个体自身的特征、沟通习惯、沟通方式及个体具有的知识等。
认知空间包括共识空间和差距空间。共识空间包括语言共识、领域共识、专业共识、目的共识等,这些共识空间中包含的知识为知识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差距空间包括表达差距、认识差距和协同差距等,差距空间为知识活动提供了必要性。
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必须存在一种或多种共识基础,需要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领域知识和专业知识、有共同的交流目标。传统过程管理强调角色概念,明细的专业分工和不同角色的明确划分,意味需要成本和努力建立领域共识、专业共识、目标共识甚至语言共识,对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沟通有一定的限制。敏捷方法大多反对角色和明细分工,把面对面的沟通放到了一个最重要的位置上,注重岗位轮换、集体所有、客户团队等,目的在于更快地建立共识基础,以最少的过程管理,建立更多的知识流动通路。
.2 人—过程交互作用空间 过程的目标在于降低交流的成本,当组织、项目内的交流负荷达到一定程度时,过程介入到软件开发管理活动中来。人与过程的交互作用空间存在于四个作用空间:资源空间、过程空间、个体空间和行为空间。
.2.1 资源空间 包括在人与过程相互作用时传递信息、传递意图、传递知识、协同合作的过程中涉及到的资源。这些资源的丰富程度、种类、存在形式、以及资源之间的结合方式影响着人与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空间资源对过程的影响可能使组织采用部门分割、背对背的职能工作方式,或共享空间、项目团队作战的开放工作方式,或者网络化的、分布式的工作方式。通讯资源、信息系统的作用对资源空间特性的影响非常重要,没有功能强大的过程管理信息系统,一个较大、重量级高的过程只可能成为繁文缛节的累赘,而轻量的过程上应用功能繁复的过程管理软件会适得其反。

人—过程—资源作用空间
.2.2. 个体空间 对于所有参与软件项目的个体,个体空间包括了和个体相关的信息集合,包括个体对象的定义和描述。过程管理应该针对个体的特点,对类似的个体建立共性的个体模型,对个体在过程中存在的抽象知识建立抽象的认知模型,以及针对个体中存在的差异性所建立个体的个性匹配结构。
.2.3 过程空间 需要有一个具有一定适应能力的过程空间,这个过程空间不是一个静态的空间,而是在管理者活动中过程执行者的特定状态反馈给过程时,具备动态地适当地调整过程的内容、规模、重量级,匹配恰当的问题空间的能力。
.2.4 行为空间 包括个体与过程之间整个动态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体执行过程,预期过程行为与实际过程行为差距的影响,以及人、过程与资源同时存在的协同性行为与协作关系。行为空间、资源空间、个体空间、过程空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依存关系,过程管理是与各个空间密切相联的实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