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根据boss的建议,建立了team的绩效记录的机制。
三月,对team内的设备进行了清点和管理。坏的、需要修的、多余的和缺少的一一进行了处理。最后使得team的人的设备是当前大家最需要的。并且对team里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机能结构进行了考虑。
四月,boss跟我谈话,说作为‘部门经理,你应该如何...’...
,部门经理?hoho,是说我要当部门经理,太快了吧?当项目经理还不到三个月呢。接下来将项目的cost control部分交给我来做.
拿到项目的工资表之后,就开始了分析.发现其中有些不合理的部分.而且公司对公司的岗位进行了定义和分级. 然后将当前的工资和定义的岗位进行比对,发现其中有两个member的工资高,但是目前岗位比较低;也有的人干的活多,而且重,但是工资不高。经过和老板继续磋商,决定采取以下的措施:
A: 对工资高,但是岗位不高的人:
1. 和该员工进行商谈,看看该员工自己的愿望
2. 如果愿意不更改工资的状况下,调整岗位,那么我们需要请他/她先在一段时间内证明自己已经具备新岗位的能力
3. 如果不愿意调整岗位,则需要根据当前岗位和实际能力对工资进行调整
4. 如果不愿意调工资,也不愿意调岗位,我们可以向其他项目组推荐,以找到可以接受当前工资的岗位
B: 对工资低,但是岗位高的人
1. 在做 Performance Review的时候,将工资涨到合理的级别
2. 如果当前不能做performance review,则在年终奖的时候,给与补贴
对项目组的工资结构进行调整之后,就对相应的Technique, skill结构部分都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确定了下一步的调整计划。
当开始接手成本控制之后,才发现压力空前的大。因为...你要负责这么多人的工资,你要负责这么多人年底的奖金,你要负责这么多人的未来发展,你要决定每个人涨的工资...因为大家都是靠当前的工资来进行生活....
如果你控的太松,那么年底大家分钱的时候,没有去年分的多,你该如何解释?如果你控的太紧,实际上...也不好。大家毕竟靠工资生活,控的太紧,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别人拿的工资就少了。如果工资不合理,你不做调整,实际上对其他人就不公平,如果你做调整,又如何做的下去?一系列的问题摆在面前。
而且,每周给boss们作报告的时候,boss们都会很关心当前的状况。相比member们肯定也很关心,年底能分多少回家过年。
在这个过程中,刚好碰到了公司更换项目预算用的计算表格。搞明白了项目的钱的运作方式。也发现了很多自己以前没注意到的事情,比如一个员工处了工资之外,到底其他方面要花多少钱?
这短短的三个月,我的长进是非常明显的,主要是因为接触到了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更重要的是转换了角色,以前想不通的问题现在都能想明白了。从以前只管项目,到后边做manager, 收获是不少的:
a) 和人沟通的技巧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b) Team的build,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c) Cost 的Control也有了一些些了解
d) 对公司的制度,运作等有了很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