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要文而有化
——企业文化建设落地必将经过消化、进化与演化的过程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建立起来的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它是企业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大环境中,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形成的使广大员工共同信守的服务宗旨,集中地表现为企业精神和员工的集体意识、群体习惯。企业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企业文化建设伴随着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如何把企业文化做实,而非仅仅表面的虚化?怎样把领导的意图转化到中层领导,再层层落实到基层?如果仅把口号和公司新闻理解为企业文化,我们认为,这将落入认识上的误区。如果我们能够将企业的价值体现在企业的流程上,转变为员工的行为,这就会变成实实在在的文化现象。只有文,没有化(新思想,新观念的消化、转化到新制度的固化,新行为的演化到习惯化),这些都是企业由文到化的实质性转变的过程。
2013年12月奥古特机构企业文化咨询团队为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总部、各分子公司及几大煤矿企业做了为期10天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管理到企业文化落地八法和文化整体识别系统规范的系统性宣贯,这也是我们服务项目中间成功展开的针对企业高层与文化管理干部们展开的实战系列宣导工作。
一、充分认识企业文化落地的实质
企业文化对企业加强内部凝聚力和增加外部竞争力的积极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然而,在企业文化工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企业文化落地工作却频频走入误区。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能浮在空中,最终必须落地,产生实效。
1、以文-化人,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以文-化人”,是指通过潜移默化地感化、教育,用道理说服人。可以从企业文化的文化品格、行为习惯、管理制度等方面着手。
文化的品格化。企业的文化品格由群体文化传承、企业领导人境界、企业的价值体系等要素构成,使企业的主体即员工成为有德、有才、有创新有能力的人;
文化的制度化。企业文化建设要不断固化,改良制度土壤,用变革文化降低企业变革中的“制度摩擦成本”。制度是土壤,具有生长性,员工行为现象的背后一定有制度因素。企业文化需要融化、固化到制度文化的层面,形成有利于员工的行为生长的制度土壤。
文化的习惯化。企业文化建设要不断外化,养成良好习惯,使内在精神信仰外化为不言而喻的自觉行为。习惯化是改变员工原有行为方式,践行新的企业文化理念的自觉行为形成的过程,是企业执行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2、从个人到组织的转变
很多企业在由小至大成长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创业期员工能够较好地理解并执行企业文化。但随着人员数量增长,企业文化传承难,凝聚力和员工离职率成为很大的问题。最明显的是人发生了变化。首先,人员数量快速膨胀,层级随之增多。其次,人员素质各异。这种素质,除了专业技能、学历、经验的不同外,更重要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也趋于多样化。而这种隐性的个体特征从更深层次影响着个体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执行。要解决这个企业文化落地越来越难的问题,关键要通过机制(制度、流程等)的调整,把企业文化的执行内化为组织能力,落实到组织中的每一个岗位上,而不仅仅是员工个人身上。实现企业文化从个体的文化转变为群体的组织的文化。需要明晰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提炼成精神概念、形成文化战略;对当前企业文化的状况做出评估,了解现状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确立行为规范,进行形象宣导。这其实是制定落地改进办法的过程。
二、为企业文化落地构建坚实的基础
在企业文化落地过程中要避免误区,真正发挥效果,就必须多策并举,齐抓共管,通过对内升华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对外固化企业制度和企业与员工行为规范,最终内外结合成功实现企业文化的落地过程。
1、制度推进企业文化
企业制度的健全化、规范化和完善,有助于通过制度将企业倡导的精神、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体现出来,借助于制度来引导和约束员工的行为,使员工能够在制度的规范下,自觉地按照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来要求自己。制度与企业文化理念相匹配,就是要考察制度与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理念、行为规范是否一致,保证权责利对等,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工作职责与权限是制度有效执行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形成集责任、权限、考核、奖惩于一体的管理机制,保证各制度的一致性,要有全局观,系统思考整个制度之间的相容性与配套性,避免出现相互冲突、重叠或存在盲点的情况。
2、构建组织与监控体系
企业文化组织体系建设是企业文化落地的基础保障,组织是一个团队为实现共同目标的有机组合,是效率的源泉。
企业文化组织保障要做到三个方面:企业领导人明确担当企业文化最高责任人的角色,建立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最高决策团队,设立独立意义的首席文化官和独立的企业文化部门,明确界定各级管理者的企业文化职责。
企业文化监控体系建设是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性保障,是运用组织的力量,在理念落地的全过程中使之得到有效的控制。
企业文化监控保障,就是要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是审核:即在各类经营管理文件的构思起草、评审发布的过程中分别设定理念匹配性审核的环节;二是审计:即定期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和成果进行调查评估,总结企业文化阶段性工作的经验得失,明确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三是考核:针对新员工和管理者的企业文化考核。
3、员工行为的文化承载
企业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隐藏于组织行为背后,人们只能从现象上对它加以描述。企业文化的存在依赖于员工之间的互动,员工的行为承载着企业文化,所以,员工行为以及规范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把抽象的企业文化具体化。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具体的员工行为、制度以及企业可视系统表现出来。
我们可以把企业文化所倡导的行为加以标准化,并且在企业中强制推行,然后再通过制度建设上升为法律,同时,在推行过程中辅以必要的价值、精神层面的宣传,使之成为企业习惯并最终形成企业价值和企业精神。这是立足于行为塑造,通过行为塑造来强化员工的文化理念,最后由文化理念来反过来影响员工行为。
三、让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近年来,国内在很多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却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投入很多精力总结提炼企业文化理念,人手一本下发印刷精美的《企业文化手册》,一轮大张旗鼓的导入培训和宣传之后,鲜见有对照理念逐项落实的管理行动。这使得那些貌似真理的企业文化理念成为一朵朵美丽的浮云,对企业内在凝聚力的强化、品牌的塑造与推广、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和整体战略的实施,不仅没有发挥丝毫的推动作用,甚至导致广大员工普遍的反感情绪和抵触行为。因此,关于企业文化落地还要有准确的方式方法。
1、企业文化落地的指向
企业文化落地,主要指的是思想落地、制度落地、行为落地、形象识别落地和业绩成效的落地,即企业所明确倡导的理念实现了整体的一致性,具体表现为:得到广大员工的高度认同,并与其个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融为一体;在各项经营管理制度、政策和方案中得到充分体现;转变成企业的经营行为和各级管理者、广大基层员工的日常行为;与员工、客户乃至社会公众的真实认知相符;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得以不断提升。
2、企业文化落地八法
奥古特咨询机构为企业文化落地主要的方法是:领导垂范法、制度保障法、培训互动法、全面传播法、环境营造法、特色团队法、树立标杆法、评估考核法等八种方法。其中有思想方法、有行动路径、有应用工具、有检核标准、有文化管理绩效考核细则。
企业文化要“文而化之”。“文”是为了传播,“化”是为了实用。要努力改变不文不化、文而不化、化而不行的现象,努力做到文而化之、化而用之、化而行之、化而隐之。
从我们奥古特国际咨询机构服务的能源化工、煤化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品牌战略规划项目作业中我们不断探寻行业的本质,对比分析国际国内同行企业大都在精细化管理、安全管理文化方面比较突出。通过不断验证我们得出“短期安全靠运气,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文化”。安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基础识别,抓好安全更要靠文化。企业文化要靠企业自己积淀、修炼、倡导、培育、塑造;要靠自己的价值判断、思维、感悟、爱心形成。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内功、内力、内在物质。企业文化需要苦练内功、认真践行、切实落地,才能对企业的改革发展起作用。
[独家稿件声明]奥古特国际咨询机构提供,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这里欢迎业内同仁、企业界朋友一起来交流探讨企业文化如何落地的课题。
奥古特国际品牌营销机构:上海市陆家嘴东方路8号
奥古特国际机构联系电话:021-51699945 58879242
奥古特国际品牌营销机构:http://www.artbrand.com.cn
奥古特国际品牌营销论坛:http://www.artbrand.com.cn/bbs
奥古特风格品牌营销博客:http://blog.sina.com.cn/artbrand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