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彼此深信,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这样的确定是美丽的,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

留言簿

公告

最新日志

最新评论

搜索

登陆

友情连接

统计

2013/7/8 11:39:00
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问题分析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是许多 特大型、大型企业高层决策与管理的核心内容,对加强现代企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我国企业在预算管理的控制和考评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提出改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管理;预算执行


   目前,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而且学术界对预算管理的研究也往往集中在预算的编制上,无论是预算编制的起 点还是方式、方法上,学术界都有一些比较深入地研究,而对预算的执行控制和考评却未引起足够重视。为解决上述问题,建议企业融合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结 合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时控制和动态考评。
  一、目前我国企业在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预算执行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对编制预算还是较为重视的,大都设置了专门的预算机构参与预算编制,而在对预算执行进行跟踪调查和预算调整时预算机构就很少参与, 普遍出现了“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这些都将导致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得不到有效的执行,预期的效果也将无法实现。预算执行控制方面的不足具体表现在:
  1、预算监控力度不够。
   由于许多企业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只强调上下级的垂直命令与控制,造成下级在执行预算时缺乏内在动力; 专门的预算机构和董事会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着眼点仅放在预算编制上,执行时随意性大,使得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分离; 预算单位内部控制力度不够,对下级单位而言,预算常常是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开展的,常常把预算当成负担,在执行上缺乏内在动力。
  2、预算执行信息反馈不及时。
   由于缺乏明确的预算执行流程及有效的监控措施,预算反馈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较差,造成信息不对称,监管者无法掌握被监管者的信息,预算仍然以事 后控制为主,无法做到事前和事中控制。预算差异的分析与控制不足,从而导致企业不能动态、及时地适应经营过程中的经济政策调整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3、预算控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缺乏沟通。
  一般来说,预算的控制部门通常是企业的财务部门,而预算的执行部门是各业务部门。在一部分的企业里,财务部门极少与业务部门就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沟通。
  ( 二) 预算考核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基于传统财务预算的业绩评价体系自 20 世纪 20 年代产生以来,就一直成为多数企业的首选模式,其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在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中,对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现在 竞争的日益激烈、经营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增强,传统的预算考评体系已经显现出自身的许多弊端,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1、偏重财务评价,忽视非财务评价。
   基于传统财务预算的业绩评价体系中使用的考评指标主要是从会计报表中直接获取数据或根据其中的数据计算的 有关财务比率。这些指标的获取严格遵循会计准则,具有较高的可比性,而且指标之间也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但这种偏重财务评价的倾向导致了信息在时间上比较 滞后,因为传统的预算评价指标数据往往来源于财务结果,只反映过去业务的情况,无法揭示过程和动因,不能反映企业预算的动态运营,不利于企业未来的价值创 造。
  2、易诱发经营上的“短视”等非理性行为在传统的预算考评体系下,管理人员将会倾向于消减用于如维修保养、广告及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支 出,从而在 以损害企业长远利益为代价的前提下提高其短期经营业绩,使企业的短期预算达到盈亏平衡。此外,管理者为了实现预算目标也会做出其他忽视企业战略的非理性的 短期行为。
  3、导致组织目标分歧和内部冲突。
  传统的预算考评还因使用过多的衡量标准使问题复杂化。采购、制造、销售等不同部门 使用不同的业绩衡量指标,由于部门间往往各自为政,在实现本部 门目标的同时可能会影响其他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业绩。传统的预算考评由于缺乏完整的业绩标准,容易导致员工的错误行为,使善于在预算目标上讨价还价的管理 者尝到了甜头,同时造成了狭隘的部门观念而不是企业大局协调观。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 信息化水平严重滞后。
   在目前的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预算管理模式普遍缺乏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应用。由于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的滞后,使得预算管理者不能实时掌握预算信息,从 而也就无法做出正确的预算管理决策。对于预算执行者而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则可以利用预算信息的这种滞后性逃避预算的管理控制,使得预算形同虚设。同 时,准确及时的预算执行信息是预算考评和奖惩的依据,由于缺乏及时、准确的预算执行信息,使得预算评价变得十分滞后,削弱了预算考评的效果。
  ( 二) 缺乏科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目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研究是零散的,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缺少与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结合。许多企业在实施预算的过程中不注重企业战略与预算的 衔接,缺乏对驱动企业战略的关键成功因素的深度发掘,预算指标不能从企业竞争策略中导出。预算与战略的脱节使得预算指标没有主次之分,相互之间缺乏有机的 联系,无法充分体现企业的战略意图。这也必然导致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和考评职能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
  三、改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 一) 实施预算管理实时控制。
   预算执行即预算的具体实施,就是将每。一预算指标落实到实际经营活动中,来实现企业预算目标。而预算的控制就是对预算所反映的财务目标进行监督反应、修 正、改进,使实际与预算相一致。预算实时控制系统是一个有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制度相融合的监控系统,它能够对企业市场、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做出快速的 反应,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还应提供预算的预警功能。可以针对各项预算项目设置相应的预警条件,由控制系统进行检测,并及时生成预警信息传给 相关责任人。在实施预算实时控制时,企业可以根据要控制项目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情况设置适合本项目的控制方法,既有体现灵活、柔性的一面又不失刚性、严肃的 一面,既考虑总体又兼顾具体,以达到最优控制。
  ( 二) 进行预算管理动态考评。
  在预算实时控制的要求下,预算考评需要突出其时 效性和动态性,实现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实时评价。动态考评是在生产经营活动的现场进行的、对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和预算指标之间的差异的即时确认和处理。对于 不同的评价指标,应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使之得出量化的评价结果。对于动态预算的评价,评价方法不但要应用定量评价,而且要应用定性评价,不仅要应用综 合评价,而且要应用动态评价,不但要采用水平分析,而且要采用结构分析、比率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当然在具体应用时应该具a有灵活性,应该针对不同的分 析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或者采取不同方法的组合。
  总结:视野全面预算管理软件通过了解中国企业预算管理的普遍问题分析我国企业预算对企业管理的消极影响来明确企业预算的重要意义进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预防企业预算松弛的措施。

原文转载于:视野软件官方博客http://www.shsc-horizon.com/blog/post/28.html

posted @ 2013/7/8 11:39:00 视野咨询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