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wyc]的博客:
http://CTOWANG.chinardm.com
安防企业乱象丛生
 前几天在与我国安防业号称大佬的CSST的一位分管研发的副总在一起交流时,这位仁兄显得非常自信,自诩其产品技术与设计水准已经处于世界级领先地位,甚至还说他们的一些技术已经超过了以色列,我自然是不好驳其面子。尽管中国安防业近几年来确实是风生水起,着实火爆了几把(因为社会局势的变化使得整个社会对安防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但是整个安防行业的技术水准目前仍然是停留在跟风与模仿阶段!!鲜有企业有真正自己创新的实力与能力,更少有企业能够拥有自己的所谓核心技术,业内一些企业真实的研发水平还是非常的原始与薄弱,低端产品多!更不可能与以色列这个安防楷模之国来进行PK了,或许这是安防行业发展进程中一个短暂的无奈吧。 如果安防业没有一批‘疯子’与‘狂人’进入,那么整个安防业的进步与发展仍然只能一停二慢三通过的阶段了。  

安防业有点类似传统行业,但它的飞速发展却是在最近几年,由于介入这个行业的社会精英毕竟没有介入消费类电子企业的多,所以整个行业的发展较之于更新速度相对快很多的消费类电子行业而言仍然是非常的缓慢,尤其是在设计理念与方法上,还是有点滞后于主流社会发展的。这可能是缘于人的因素吧,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产品!啥样的团队出啥样的管理与服务。类似的行业还有铁路业,何其的类似,我们看看铁路业使用的产品就知道了,不少业界得利的企业还在沿用80年代的设计思想来指导设计,因为铁路系统本来就是一些相对保守的垄断部门,稳字当头,不会轻易采用新技术与新方法,在外观设计上更是如此,以致一些产品还是在沿用70年代的外观风格(土得掉渣),既浪费产品设计资源又不符合人性发展的趋同。
 福建的安防企业于此间的表现尤为突出(低端,模仿,打擦边球),珠三角的企业可能会好一些,但其内核或许有其共性吧。就我所接触到的那些在安防业搞设计的工程师而言,不少人的基础功底还是需要恶补的(否则这些二把刀会严重误事的)。我曾看过一个号称销量很大(尤其在北方地区),并且是业界设计得很好的无线大功率报警器主机,我在剖析其内部电路以及LOYOUT后,实在是无法恭维与苟同!高频电路布板一看就是高频功底很烂之人设计的,严重违背RF设计原理,电源管理做得也烂,级间匹配更谈不上了,属于典型的拼凑式设计;因为设计者不了解辐射与骚扰特性,以致高频干扰本机的稳定,还有就是RF输出的复源复相关匹配做得太烂,反射损耗很大,驻波指标处理得很不好(天线与RF功放必须一体设计,绝对不能拆分开),本来2瓦射频就可以解决的覆盖,最后只能把功率增加到5瓦,用这样的笨办法来做设计,既浪费产品成本又严重损害了频谱资源(因为他们信号带宽处理得很不专业,导致带外辐射与骚扰增大),给本来就很不干净的空间频谱资源雪上加霜!类似的产品问题比比皆是,很可惜!  

     我曾解剖过一款110接警中心主机,做得也是有点可惜,里面并用了多块处理器,其实只要一块低端的ARM芯片就可以取代,不但性能会好过它,价格也要更便宜,它所以这样做,要么就是该产品是完全的抄袭,要么就是设计者根本就不懂ARM设计!


     很多安防产品所用的单片机多是那些才1到2元钱的地摊货,以致软件编程人员在安防企业呆久后就只会最简单的机器语言了:汇编语言,也不需要去学习那些高级语言了;一分钱一分货,如果产品的心脏都是地摊货与拆机件,那这个产品能稳定可靠吗?它的误报率能高到哪里去?漏报率又能低到那里去?


   我在给安防企业做技术管理与技术标准化培训时,接触了不少的安防产品工程师以及他们的管理者,尤其是技术管理者,与消费类企业以及IT行业比较,有点遗憾。在与一些分管研发的领导交谈时,他们对研发理解还是很原始,认为只要把硬件、软件以及结构工程师配备后,一个项目就等着收获了!其实项目研发管理中的艺术性要远远大于其技术性,如果项目前期规划,产品的总体设计,过程管理,可制造性、可测量性与可维修性考虑不周,在机制上如何解决项目中的资源调配问题,如何有效进行项目评审与验证,如何管制结点与里程碑问题,这些都关系到产品研发的进度与周期,很多企业就在这个上面吃大亏,产品研发的速度永远跟不上市场部门的需要,以致每次例会市场人员都是徒叹奈何,而研发人员也是牢骚满腹,认为自己做得太累太辛苦,都有自己的理由!要想管理好项目进度,需要管理者懂得科学研发方法的应用,而非仅靠直觉与感悟来管理企业研发!

 


      红外热释电探头配套用的菲涅耳透镜是一个很关键的部件,不过很多厂家采用的都是质量不好的模仿货,我曾去过上海晨兰塑料电子公司,这家给化妆品企业提供瓶子的企业,也在仿制生产菲涅耳透镜,并且给业内不少企业大量供应菲涅耳透镜!!可该企业的全部技术人员的光学知识还不及我的一半,不知道他们是如何仿制与生产出菲涅耳透镜的?该透镜并不是简单同心圆的叠加物,使用该公司出产的所谓菲涅耳透镜后,产品的聚焦与分区特性能够得到保证吗??
不少企业生产的红外探头抗白光能力不好,他们的做法简单而且粗暴(其实也是在自掘行业的坟墓!),在出现强白光时直接把输出关闭:我看你如何再来干扰我!
由于报警器的生产测试效率不高,导致不少企业的作业效率低下,产能上不去,有的企业则只采用抽测;其实我们可以采用类似加速老化等的一些变通手段来判断产品的可靠性;在产品设计时,必须要求研发部门充分考量产品的可制造性与可测量性,如果产品制造性与测量性参数过低,产品不宜通过设计评审流入生产!


  由于红外测试需要很大的空间,在产品生产时也需要一些大的场所来进行测试,这个就可以看出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科技素质的高低。


     业内企业一个大通病就是产品的研发速度太慢,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这个是人的因素所致,因为技术团队在研发模式,产品评审方式上经验不科学不老道,没有合理借力,任由工程师在一边自己凭借个人的感悟搞开发设计,过程的介入与纠偏缺乏经验。因为有的设计师经验很一般,也不会处理并行设计与分割设计与整合设计,所以就只能按部就班的去搞设计,对此,销售部门是怨声载道,而研发部门也是委屈不已,无法进入良性循环,其实这些都是管理不科学的表现。


      这些企业要想能够凤凰涅磐,建议还是要在人才上加大赌注,适当时可以引进1个或2个其它电子的高级人才,以期引入一些新的设计理念与活力,打破之前沉沉相依的设计风格,改变传统的设计习惯,打破近亲繁殖,因为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可以带进一些其它行业的先进理念,可以提高产品设计档次,也可以提高开发的速度与效率,尤其是那些善于做总体设计的工程师,他们做出来的产品可用性很不错,与那些泛泛之辈设计出来的东西不是一个等级的。好的工程师做一个产品要2个月,而且问题很少,同时其产品的可制造型、可采购性、可测量性与可维修性都不错;而那些酒囊饭袋级别的工程师做同样一个产品可能要耗费4个月,而且还BUG大堆,问题大把,谈不上所谓的可制造型与可复用性,需要不断修正与设计更改!成本大啊!此所谓:成事在人,败事更在人!而人的复杂性、多样与多面性,又让管理者徒叹奈何。

01wyc 发表于 2012/6/5 11:38: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