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hi30]的博客:
http://lathi.mypm.net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过程中,没有信息化作为支撑,企业的发展将举步维艰。而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推动社会的加速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尚处于一般事务处理和简单信息管理的阶段,呈现出“信息孤岛”严重、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化建设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的局面。能真正进行整体规划,整合资源,按计划分步实施与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并产生实际效果的成功企业不多,不少企业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盲目迷信洋货,系统功能求大求全,所建造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自身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大相径庭,以至于实施后成效甚微。

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不但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就企业信息化进程来说,相差则更远,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创新的需要。尽管有些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但对信息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往往将企业的信息化简单地理解为计算机的应用和管理,而没有将信息在企业中的作用提升到获取竞争优势这一更高的层次。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及针对性。由于认识上的不足,盲目投入,从而导致投入大、收效小,以至于流传“不搞信息化等死,搞信息化找死”的顺口溜。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由于缺乏大量熟悉企业特点、业务流程、管理特色的软件公司协助企业推进信息化进程,因此,往往有些企业采用拿来主义,照搬套用,方案论证过程中缺乏系统的需求分析,实施过程中又缺乏量身定制的二次开发能力,使得所建造的信息化系统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信息化在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就难以发挥。

企业决策者对企业信息化认识不足。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这与企业决策者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有直接关系。有不少企业决策者对企业信息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足,对企业信息化能否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抱怀疑态度。一些企业决策者对信息化存在偏见,认为企业使用计算机搞信息化是超前冒进,不适合中国国情;信息化是高技术,距离我们还很遥远。

网络设施及相关信息技术滞后。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投资仍停留在传统的项目上,用在信息化建设上的资金极少,只用于办公自动化或生产自动化和财务计算机管理,尚不能借助互联网来加强企业与外部市场的沟通,或对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和企业组织管理体系等进行整合。

企业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企业普遍缺乏信息化人才,特别是缺乏既懂业务、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由于人才的短缺,企业面对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很难抉择,即使投资,推广难度也很大,日常维修更难以保障,并面临很大的风险。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对企业信息化进行总体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不断连续改进的过程,有必要建立一个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来全面统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决策、运行提供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从而使信息集中统一处理和共享,以避免有价值的信息流失和浪费或重复开发。

加大企业信息化投资力度,突破资金“瓶颈”。企业本身必须本着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企业信息化投资比例和力度。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也要积极帮助企业拓宽筹资渠道:一方面,对国家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工程,应加大贴息贷款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吸引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引进资金,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

建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训体系,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企业信息化过程就是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过程。要培养一大批热心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lathi30 发表于 2009/3/16 10:34: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