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hi30]的博客:
http://lathi.mypm.net
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及其意义

    
企业信息化通常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其核心是信息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只是手段。

    
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企业加强科学管理、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国民经济信息化整体水平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
、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使信息传递方式由传统的垂直型变成扁平型,这种组织层次的变化将有利于把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和生产活动结合起来,使企业管理者能够迅捷地对市场做出反应,制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使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促进企业管理智能化、敏捷化、柔性化和精益化,从而有效地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
、企业信息化是促进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管理科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而管理仍然是我国当前企业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实现管理创新,是企业适应市场、增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管理创新、流程再造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精简组织机构、再造业务流程和组织管理扁平化的变革直接受制于企业处理信息的能力,企业信息化则为管理创新、流程再造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以管理信息化、网络化为技术支撑实现管理创新,才能打破传统的管理极限和信息处理手段,建立对市场迅捷、灵敏反应的组织结构。

    3
、企业信息化是解决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企业信息化应是一个透明的系统,数据一旦录入,就自动生成报表并被监控部门跟踪。例如,会计信息等基础数据的失真一直是困扰我国企业的老大难问题,通过建立内部局域网,各种关键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通过计算机自动进行,能有效解决数据真实准确问题,为企业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打下基础。由于购销环节存在时空限制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使采购和销售环节的管理一直成为企业管理的难点和重点,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使业务透明化、管理程序化和监控高效化,成为堵塞这类管理漏洞的有效措施。

    4
、企业信息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迫切要求。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条件。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内企业将实实在在地面对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能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关键是要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现在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在管理方面无一例外都是用信息化全副武装的,如果我国企业在管理手段上不迎头赶上,即使能够生产出与跨国公司同样质量的产品,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也将使我们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因此,对于中国企业、尤其是大企业而言,企业信息化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5
、企业信息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企业信息化一方面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创新与升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大了信息产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扩大了信息产业的规模及产业内部投资类、消费类市场规模的扩大,带动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又为信息产业创造新的巨大需求,拉动内需,从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从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正使传统的企业管理发生深刻的变化,其所能达到的速度、效率和可靠性都是传统企业管理手段无法达到的。这实际上形成了一条新的竞争起跑线,使得没有实现企业信息化的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

 

lathi30 发表于 2009/2/19 11:01:00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