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演雕]的博客:
http://hj5203344.mypm.net
如何建立批判性思维——读《学会提问》

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向我们扑面而来的是海量的信息。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要主动地学习各种各样的新知识。我们经常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接收碎片化的信息。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我们无从辨别。

《学会提问》一书试图让人们建立起批判性思维,培养对信息“淘金式”的选择接收,而不是“海绵式”的全盘接收。全书的结构安排,逐一讲解了该思维的具体操作。

假设,对方讲了一个道理,或者描述了一种观点,无论是一本书,还是一次演讲,那么你要问出这些问题

第一,你的问题与我有关系吗?

第二,如果有关系,或者我想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我要搞清楚他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论题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必须把这个先搞清楚。

第三,他在这个论述里,举了什么样的理由。或者,你可以要求他讲出理由,举出证据。

第四,在整个论述过程中,我必须要确定,他有没有讲一些含糊不清的、有歧义的词语,或者故意的、无意的用一些我不能理解的词语。

第五,弄清他的论述,其背后的动机?逻辑?价值观是什么?或者,他在这种论述的背后,已经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假设。当然,这个假设总是被他藏在表达的字面背后。

第六,想一想,或者直接问他,在第三点中,他的理由——或者推理,有没有谬误的地方。

第七,第三步中的证据,是不是真实——这是考验你知识积累的时候了,当然你可以求证。

第八,他所有的论述,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本书,他所引用的数据,列举的数据,有没有明显的错误,或者片面,或者有意欺骗?

第九,理由和结论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有没有替代原因?也许他说了一大堆原因,但都不是形成他的结论的根本原因。

第十,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信息被隐瞒了?我要怎样才知道呢?

第十一,根据他所讲的,或者书上所写的,还能得出哪些不一样的结论呢?结论是唯一的吗?

以上这11点就是整本书的叙述框架。作者告诉我们,要弄清一个观点或者结论是否可信,首先要提出这11个问题。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我们要特别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

首先,如“第五”点所述,由理由走向结论的过程中,他做了一个看不到的但他自以为是的假设,这个假设就是他认为的从理由推导出结论的逻辑。但这些假设或逻辑往往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这里面有多种常见的谬误。

一是偷换概念谬误。比如某个词语有多个含义,像“男人”这个词,有时候仅指性别,有时候则是勇敢、果断的意思——这个人不够男人。

二是诉诸公众谬误。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在理由中加入“大部分中国人都……”,或者“我代表……”。试图用“绑架”一群人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三是诉诸可疑权威谬误。我记得以前曾经有个广告,经常提到什么“全国牙防组”什么什么,结果后来查明这个组织完全没有公信力。

四是诉诸感情谬误。他可能为了扰乱听众的视听,会在理由中加入一大堵感***彩深厚的词语,或者用“爱国主义”之类的词语逼你就范。

五是“稻草人”谬误。这是典型的乱扣帽子,一开始就抹黑他要攻击的对象——比如在理由中直接说他的对象是个“傻子”。然后,因为是“傻子”,所以错误全在那个被攻击的人——这是典型的“对人不对事”。

六是虚假两难谬误。他可能在发言中故意营造一种“非此即彼”的气氛——他试图让听众以为只有“是”与“不是”,或者“该”与“不该”两个答案。如果你不加分析的回应他,结果必然出错。

七是光环效应谬误。最近查出电视营销卖药广告,请来所谓的“专家”其实是演员,然后隆重介绍他(她)是什么什么院长、博士、教授、委员、会长,一大堆头衔,一个骗子戴上光环摇身一变成了权威。

八是转移话题谬误。母亲问女儿“昨晚去哪里了?”女儿不高兴的说“你为什么总是恨我?”这是典型的转移话题。

九是循环论证谬误。有些词穷的说客,会将他想要给听从证明的结论改头换面用来作为一个理由——用结论来证明结论。

十是滑坡谬误。这是常见的谬误。“什么?我家的狗咬人?那谁家的狗不咬人呀?全中国的狗都会咬人!”

十一是完美解决方案谬误。有些人会将一个事实用完美主义的眼光来审视,凡是不符合这个审视的都归结为“不应该”“不正确”。事实上,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的方案并非不是一个在当下最好的方案。

十二是以偏概全谬误。我们经常会用一次调查、一部分的意见来代表全部人的意见。

十三是错误类比谬误。“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汤,所以必须开除班上的那个坏学生”。然而,人作为一种可以被改变、被影响的对象,和“老鼠屎”不能类比。

十四是归因谬误。“在这之后”不是“因为这样”。你发现在早上踩到狗屎后,今天老板约你谈话说要提拨你了,中午吃KFC居然有八折优惠,晚上电视上居然重播了很想看一部电视。然而,这一切与你早上踩到狗屎没有半毛钱关系。

其次,我们要特别注意“第七、第八”条中讲到的证据的有效性问题。证据分为以下类型:

一是直觉。我们很多时候靠直觉来得出结论。当然,直觉也有可能是经验和经历的感性反应,但直觉作为证据值得推究。

二是个人经历。个人经历会影响你的作出的证据。

三是典型案例。在演讲者口中讲出一个生动的典型案例可以俘获很多听从的心,影响他们的判断。然而,典型案例的代表意义值得商榷。

四是当事人证词。你在网络购物时,会不会看以前购买者的评论?如果会,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接受了“当事人”的证词。然而,这些证词真实性有几何呢?

五是权威专家意见。现在的图书都会有包在外面的印刷精美的一页纸,上面有许多所谓专家、大师、出版社的推介语。你现在会怎么看?

六是个人观察。有许多情境下,比如高度压力,比如与自己有密切关系,比如带有强烈的个人价值观——在这些情境下你所亲眼所见的——当然主要是你“根据你看到的描述出来的”,不一定就是真实。

七是研究报告。现在有太多的广告,动不动就是某某研究称,某某调查显示。然而所有这些研究报告的价值,我们真的都能判别吗?

八是类比。与类比谬误一样,两类有一定关联的事物,被你撮合在一起。太阳晚上要落山,而我每天晚上要睡觉,结论是——我要睡觉了所以太阳就落山了。

九是二次引用。用作证据的引用里,引用了其它引用。多次的引用会削弱证据的可靠性。

总的来讲,《学会提问》是一本培养思维能力的书,结构清晰,贴合实际,也比较易懂。特别里面很多例子,在读的时候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我演雕 发表于 2017/7/2 11:23:19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