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 3升5案例介绍
关键字:CMMI4,CMMI5 高级别 升级案例 CMMI案例
作者:亚远景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 项目背景
上海电力集团下某高科技企业2000年成立,向中国电力行业提供专业、全面的信息技术与咨询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员工300多人,软件研发160多人,经过7年多的发展,已拥有3个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登记软件产品17个,登记软件著作权20个,J***A.NET技术共存。
公司2003年获得了ISO9001:2000认证,2005年通过了CMM/CMMI 3级评估。为实现从地方型企业向地域型企业转变的战略,公司决定提升研发能力,来满足公司产品线和客户群的增长。
体系质量部于2005年末,在公司领导的要求下,开始规划并寻找实现CMMI-ML5的方案。在综合评估了咨询公司的方法论、咨询管理成熟度、顾问团队专业能力、业内成功案例经验后,选择了亚远景公司作为咨询伙伴。
二, 问题与目标
05年通过了CMMI3之后,公司感觉CMMI的体系维运是个问题,某些项目未能坚持按照CMMI的体系运行。项目组的反映是“流程较繁琐,耽误时间”,QA分析的结果是没有有效的制度化机制,过程裁剪标准不一。
集团公司系统内有200多个小项目,开发周期短,有的甚至是技术规划或可行性方案,这造成部分开发项目不能“系统正规做战”,同时对开发人员要求也较高,要即懂技术又懂业务。
因为有许多小项目,其中不乏新领域的业务与技术,得不到原来产品线过程资产的复用。做新项目的PM会到处问人,寻找类似项目的参考模板。
KPI绩效考评一直是这个公司抓管理的手段和制度,但有二大问题,分别是指标的收集和考核的合理性,这给考评的有效的实施造成了障碍。
基于上述问题,亚远景服务团队与该企业领导层研讨并达成了改进目标:构建应对不同规模和业务形态的工作团队,典型的分为“快速反应过程精简的全能小分队”和“过程结构化职能清晰的专业工作组”;细化并丰富过程案例及过程绩效KPI数据库,提高工作效率和应对新业务的能力。
三, 解决方案
针对要达成的改进目标,亚远景服务团队制定了人员技能培训计划和过程改进平台研发指导计划,并学习研究了公司原有的考评体系及指标。
A. 培训课程:
编号 |
活动 |
2.1 |
CMMI ML4&5专题服务-1:制定组织过程目标 (2天) |
2.2 |
CMMI ML4&5专题服务-2:开发组织过程绩效基线 (2天) |
2.3 |
CMMI ML4&5专题服务-3工作团队变革能力建立 (2天) |
2.4 |
体系扩展专题服务:建立软件产品维护和支持体系 (2天) |
2.5 |
体系优化专题服务-1:测试开发及管理体系建设 (2天) |
2.6 |
体系优化专题服务-2:建立软件产品化生产战略 (3天) |
2.7 |
体系优化专题服务-3:改进软件设计的技术、方法和过程 (2天) |
2.8 |
绩效考核培训(1天)、指导创建绩效考核体系(3天)。 |
2.9 |
工作平台软件解决方案指导,平台设计及开发管理 (2天) |
2.10 |
IPMS工具的安装及培训或CPMS 工具的安装及培训。(4天) |
2.11 |
试点专题指导-1:PM如何接受/制定项目绩效目标 (2天) |
2.12 |
试点专题指导-2:PM如何选择定量管理子过程 (2天) |
2.13 |
试点专题指导-3:PM如何使用过程绩效模型监控项目 (2天) |
2.14 |
试点专题指导-4:PM如何查找项目问题原因,进行更正与预防(2天) |
2.15 |
PSP培训,指导CMMI与PSP整合的实施。(4天)。可选的专题服务。 |
B. 过程管理工具平台:
亚远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指导EPG使用MS Project2003+ Sharepoint产品构建了基于CMMI模型的过程管理平台系统。从而系统制度化的解决了过程知识库共享,工作效率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另外,在小型项目的过程管理方面也充分的享受到了精简且有保障的好处。

C. 当初实际的工作记录:
|
|
2006年11月改进计划
【策略】在保持CMMI3能力的基础上,通过KPI,建立过程绩效基线和模型,并选择项目进行量化项目管理;
【重点】
○ 统一的过程管理工具平台;
○ 组织、部门和岗位KPI体系开始正常收集数据;
○ 绩效体系配合KPI体系正常运作;(研发过程度量体系)
○ OPM | |
四, 3升5实施过程

五, 服务单位介绍
Worthy Technologies Inc.亚(州)远景科技早在2000年由欧洲软件研究院投资组建,后续演化为广州,上海,哈尔滨三家本地法人的专业咨询公司,主要业务为CMM/CMMI(-DEV/-ACQ),中国信息工程监理(资格),ISO27001/20000咨询认证以及过程管理软件CPMS/IPMS的研发。
亚远景在中国IT咨询业有良好的成绩和口碑,多次被政府和民间专业机构评选为行业贡献人物和咨询能力第一。公司秉承“用心服务专业技术合作发展”的企业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