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习,做学问,要随时随地的学习。做知识管理也是如此。知识管理时一项工程,需要平时点滴的积累,所谓积腋成裘,聚沙成塔,绝不是一件可以一僦而就的事情。
要让知识管理真正的发挥其作用,首先要有知识培育的环境。我们平时一直在强调要搞好知识管理,实际上管理的不是知识,而是管理产生知识的平台以及制度。正如建房子,我们要先搭好万丈高楼的基础,再建好框架性支柱和支撑墙体,接下来的添砖、抹灰和装修则是水到渠成的东西了。
把知识管理当成日常生活、工作的一部分,日积月累出来的成果,除了自己受益,别人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启发,大家的思想和理念可以充分的进行交流,随时都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不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么?
做知识管理,要有老僧修禅入定、心如止水的心态。
做知识管理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享受寂寞的过程。因为需要慢慢的积累,所以难得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很快见到效果,甚至乎,前任首席执行官积累的成果,为下一任所分享,这个尤其为急功近利者所不齿。
所谓有朋自远方来,自己辛苦努力耕耘的结果,自己积累的思想,可以通过平台或者其它方式影响到其他人,有或者突然有一天可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赞同,难道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么?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贤贤易色,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因为中国文字有时候是假借的。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人学问修养好的人。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下面还有证明,所谓"态色"就是态度。指的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对知识管理而言,"贤"就是专家。如果按照80/20的原则,专家的人数可能只占20%,知识的价值贡献度却要占到80%。同时专家的知识表现主要体现为隐性知识。如何对专家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前面的系列文章已经有了专文描述,这里不再重复。
但凡事业有所成就之人,凡是或不为止,或为之则无不尽力而为。做好一项事业,是需要付诸全副身心以及一生的时间精力的。
来源:上海源天软件有限公司www.visionsoft.com.cn
上海源天软件有限公司是由归国人员、咨询行业资深人士、软件开发高级人员创建并经营管理的高科技
企业。源天专业从事企业级协同知识管理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的培训、咨询、研发和服务。
网址:http://www.visionsoft.com.cn
电子邮件:solution@visionsoft.com.cn
电 话:+86(21)-58811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