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博客社区-ShineBlog.com 
浅谈项目管理的经济属性
2015/1/12 22:23:13

  项目管理(以下简称PM),在实践中运用,并取得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这里采用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案例——家庭房屋装修。

  很多房主都有这样的经历,买到清水房后,开始谋划装修。之后都有这样的体会,装修流程和环节复杂、麻烦、纠结、费用差异大、费心费力、耗时长、难达预期等等。

  实际每个房屋装修就是一个PM,经历了从简单、粗放到精细、专业的过程,现在已经进入一个较高水平的发展阶段,房主较之以往变得轻松和专业了。

  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委托一个专业队伍,采用自控设备、材料采购,劳务清包的方式。

  专业·队伍根据设计和施工方案及合同,也不是大包大揽,再细分为管线、地面、设备、门窗等工作包,均靠专门队伍实施。设备基本是供销商按供货合同送货、安装、调试、维护。

  从以上案例,我们发现装修是个典型的PM模型。其中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装修PM是社会化大发展和行业分工以及市场化的结果。

  2、无论在资源稀缺或资源充盈条件下,时间目标即实施时间计划进度一直是制约的关键和目标。

  3、装修费用和效果贯穿整个过程并成为核心。

  从这3个情况,我们发现PM具显著的经济属性或盈利性,是一个很有必要谈谈的话题。

  我们知道,有资源稀缺的时间或地方,就有经济行为存在,而PM就是伴随着资源稀缺、经济集约而产生并存在,并变得越来越强大,直至成为经济或商业模式。

  同时资源稀缺和市场化,也是结伴而行,所以PM无论作为工具还是模式,和市场化也是皮和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之焉敷。

  在资源充盈的条件下,由于时间的约束和效果(或称效益、盈利)的约束,PM同样变得不可缺少,实质上和资源稀缺所表先出来的属性是一样的,还是它的经济属性。

  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由于社会经济由政府和国有垄断经济主导(政府和国有企业控制了主要或绝对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所以PM尽管在市场中得到推崇,在具体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文中我们提到的案例,甚至像华为这样的成功企业也在极力践行者PM的理念,大力推行PM工具的使用,但在中国的主体经济中还是不被积极采用,甚至我看到咱们飞马网上有这样等观点,国有企业是否适合使用PM,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从国企的总体看,它们不缺资源,也没有时间表,所以就没有必要使用PM。

  另外PM在很多人的思维中,就是“技术和工具”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水平,PM推行多年后仍按然如此,我认为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思维及理论传播方式也有关,西方管理文化,重视对管理技术和工具的解释和推介,在实践中重视技术和工具的采用,而我们的传统思维总是先从宏观上理解,对技术和工具的细节不够重视,所以我们的课程总是把原则、作用、意义放在前面,在这上面下很大的功夫。

  在自己学习PM的过程中,也是这样体会,总是觉得PMBOK体系非常好,但在工作中又很少采用,在PM上,和国外形成了明显得区别,人家在实施,我们在学习。包括飞马网尽管在案例和活动上,网站下了很大功夫在做这个工作,包括网上确实很多的方法、经验、体会、名人名言等确实很精彩,但在和自己的工作实际联系对接,总感觉还是学习学习在学习。

  但我们在研究和思考PM的经济属性后,特别是世界经济融合和新兴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大生产、行业分工、市场化、PM模式、新型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PM从技术要素发展为呈结构性状态,并成为商业和企业的新模式,不管是生产力范畴还是所谓的生产关系范畴,我认为PM已经形成架构。在扑捉这些现象后,从经济和管理理论上,我觉得很有必要厘清和理解PM的经济属性在中国的重要性,对于企业的实践也有巨大的诱惑力,因为无论是什么身份的老板,一说有盈利性,眼睛就会大放光芒。

posted by 牛草草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