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眉的博客
http://feimei.mypm.net
公 告
导航
登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
从流程入手建立需求与项目统一管理系统

  面对众多的业务需求和复杂的银行信息系统,以软件项目研发流程为基线,从业务需求入手,加强日常软件项目管理,通过整合或建立软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构造需求与项目管理的统一视图,大家通过系统可以很方便的查询到每一个需求和项目相关信息和研发状况,对建立软件项目绩效管理、提高软件项目研发效率、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深化银行科技管理,做好IT治理的重要内容。

  一、需求与项目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信息科技项目管理现状分析。伴随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各家银行信息系统更新换代、新技术、新应用也不断加快。银行信息科技在大力支持业务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自身科技业务发展和内部管理的需要,软件项目研发是银行信息系统建设和科技管理的重中之重,每年银行业务部门都要提出数百个业务需求给科技部门研发,这些业务需求一类是数据维护类需求;一类是功能优化需求;一类是新产品研发需求。通常科技部门把新产品需求和涉及范围广的功能优化需求立项为一个新项目。据了解国内有的银行建立了相应的项目管理系统、需求管理系统、测试管理系统、生产事件管理系统等不同科技管理系统,来管理软件项目不同阶段业务内容,系统之间相互独立,缺少信息共享。有的行则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还是通过手工EXCEL电子表格或project来管理。

  2、从规范信息科技管理方面分析。在需求与项目实施中,因科技管理系统不健全,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不到位,造成需求与项目跟踪管理、文档资料等不统一,且分散、存放在不同的地方,有的手工处理、有的系统记录,没有形成统一的软件项目管理系统,有些事件因人员变更、文档资料缺失,想看的时候却难以找到。因此,建立统一的软件项目管理系统,从需求受理、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培训、投产、生产事件管理等整个需求与项目流程出发,把每一个阶段文档资料、活动及里程碑事件都及时准确的记载、规范统一的管理起来,对促进银行信息系统研发、整体运营、IT服务和科技风险管理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

  3、从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方面分析。每一次版本投产前后都会发现和出现一些问题,有的银行开发了管理软件管理这些问题,如测试问题管理系统、生产问题管理系统等,并撰写项目投产前后测试报告、投产情况运行报告、系统安全运营报告等。有的银行通过内部邮件形式上报、审批、通报和问题存储等相关文档资料,不论哪一种方式都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系统化的软件项目管理体系,可以通过系统及时、准确的看到项目从需求到投产每一个阶段的全部信息,也就无法对项目绩效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计算。因此,建立集中统一的软件项目管理系统,对提高银行信息科技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需求与项目管理流程

  1、需求管理。该阶段包括需求受理、需求分析、需求内容确认,最终科技与业务达成一致意见,了解掌握业务需求内容、需求优先级和需求计划实现的时间,经过需求交流讨论后,业务提交签字确认的业务需求说明书。

  2、科技立项。在业务需求内容明确之后,科技部门根据需求性质对需求做科技立项,在立项阶段确定需求对应的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工作量、项目计划完成时间,成立项目组,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形成相关项目管理文档,该阶段文档是项目定义说明书,项目研发计划书。

  3、项目启动。项目立项及项目经理及成员配置完成后,项目正式启动,进入开发状态。依据是项目研发任务书,开发的内容是业务需求说明书。

  4、设计阶段。以业务需求说明书为基础,在信息系统整体架构下进行实现方案设计、系统设计、详细功能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既要从技术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同时也要从业务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既要考虑业务实现的方便性,同时又要充分考虑技术方案实施对系统整体资源花销和影响。该阶段的文档总体技术方案、系统规格说明书、系统功能说明书等。

  5、评审。对设计的系列技术实现方案,由公司技术骨干参加,通过评审委员会专家的评审,找出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听取设计方案优化建议,使设计方案更加切实可行。需要注意评审不是走过场,而是要切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审前要把评审的文档先发给参会人员,让大家事先了解准备。功能说明书评审需要邀请业务需求提出部门人员参加,并得到业务认可。

  6、编码。评审结束后,相关技术文档内容确认完毕,开发人员在相应的开发环境下开始编码。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是进度跟踪管理、质量管理和协调解决编码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按要求提交相关的项目管理文档。

  7、测试。依据项目特点,准备好测试环境,测试人员提前设计好项目测试方案、测试案例,测试过程中要做好测试问题的管理。该阶段提交的文档包括测试方案、测试案例、测试报告。

  8、版本管理。项目验收测试完毕,项目开发人员按照要求把最终验收通过的程序放到相应的环境中,项目配置人员就可以按照投产版本要求和流程制作项目投产版本。文档包括程序清单、投产技术文档、验收报告等。

  9、培训。投产前需要做好业务和技术培训,业务培训主要是对总分行业务人员的培训,侧重点是项目功能的使用操作,技术培训是对数据中心技术人员就项目版本安装等方面的培训。

  10、投产。一切准备就需,选择合适的时间正式投入生产系统运营,关注点是做好项目投产后生产问题的处理。

  11、变更管理。在编码阶段需求发生变化、在测试阶段需求发生变化、在投产阶段的生产问题,这些需求都需要通过需求变更处理来完成,并在系统中专门的记录处理过程。

  三、需求与项目管理系统总体方案

  方案1:对于已经建立了需求管理系统、测试管理系统、配置管理系统、生产事件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一个或几个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可以采取建立软件项目统一数据管理系统,从分散的独立系统中下载相关的需求与项目数据到数据管理系统,以需求编号为键值,对项目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对每一个需求与项目形成一个清晰的业务链,通过系统把业务链360度视图展现出来。方案2:以软件需求与项目研发流程为依据,构建集中统一数据管理架构,采用WEB方式,建立一个从需求开始,项目立项到投产及后续维护、退出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软件需求与项目统一管理系统。以业务需求为中心,一个需求受理入口,一个需求对应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在系统中产生一个项目编号,一条记录记载某一需求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文档资料、数据信息、里程碑事件、进度报告、会议纪要、跟踪记录等所有与项目有关的活动事项,不同权限用户可以看到某一个或全部项目不同阶段的全部信息,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每一个项目研发进度。

  相比之下,方案2比方案1在需求与项目数据更加完整,操作管理更加方便,如有条件采取方案2。

  四、需求与项目管理系统功能简介

  1、新建。科技部门收到业务部门提出的IT需求后,在系统点击新建,给新需求建立一个需求编号,并把相关需求资料作为附件上传系统中存放,并记录需求讨论情况和上传相关需求沟通讨论会议纪要。

  当需求经过评审立项后,作为一个新项目,在系统中把需求性质设定为项目,系统显示出立项项目需要输入的信息资料,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成立时间、项目完成时间、工作量、成本预算、项目经理及成员等关联项目信息。

  2、变更管理。针对在项目研发过程中业务需求变化或投产后生产问题解决,在系统中专门设置变更管理,记录该项目需求变更内容、变更次数、变更性质、变更阶段。

  3、查修删打。系统具有按单一条件、组合条件的查询单个和多个需求及项目的功能,可以对输入错误的信息修改,对错误的数据记录可以删除,并具有统计报表打印输出功能。

  4、统计分析。按照公司对需求与项目管理的要求,通过设置不同的统计条件,形成不同的统计数据展现,提供不同权限的人员查看。也可以通过报表的方式输出,形成项目报告,科学、有效的统计出每一个项目的研发情况,通过制定项目研发绩效管理指标,可以及时、准确的统计出各个项目的绩效分值,及时掌握软件项目的整体研发质量,为树立标杆项目,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5、项目指标。根据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不同阶段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指标占比权重,最后通过相加得出每一个需求及项目的绩效分值。可以根据分值,评出软件版本投产后,每一个需求与项目的分数和阶段排名,并以此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6、用户管理。包括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权限管理等,有系统管理员按照公司定制的岗位职责,分配操作员号及密码,设置对不同需求与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中每一个阶段内容操作的权限。

飞眉 发表于 2014/11/24 21:27:33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