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关键链]的博客:
http://YDCCPM.mypm.net
进度计划管理的反思

众所周知,进度计划的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处于核心位置,其管理效果的优劣左右着项目是否成功。因此,进度计划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技术,对成功实施项目至关重要。目前,进度计划的管理方法一般采用关键路径法,这也是公认的、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项目管理实践发现,虽然这种传统管理方法是有效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试图说明传统管理方法在现代项目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传统的管理过程及方法

当我们开始一个新项目的时候,其进度计划的管理步骤如下:

1、项目分解(按照项目实施目标,把项目分解成若干工作);

2、确定各工作间的逻辑关系(搭接关系);

3、估算工作工期;

4、建立项目计划;

5、项目实施(利用关键路径、前锋线等技术管理项目按计划实施)。

在实际工作中,各步骤之间会出现一些反复,但一般是通过这些步骤完成项目实施。

这里的关键路径,即是项目分解后的工作中,前后相连最长的工作链,关键路径的长度就是项目的工期,因此,在项目实施中以关键路径为核心,尽量保证关键路径上的工作按计划完成,否则,会造成整个项目的延期。这也是通常说的关键路径法(CPM)。

前锋线技术是指在项目实施中,指定时间点正在实施工作的进度情况,一般用来判断项目的进度。

二、传统管理存在的不足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不足不是说关键路径的算法有问题,比如关键链路径的计算、工期的计算等,而是说以关键路径为核心的传统管理不够全面,还需要增加管理范围,或者说还有更好的管理方法。

针对上述五个步骤,分别加以说明。

1、项目分解 在分解工作时,一般从开始到完工一步步分解(从左到右,这也是PMP所要求的),最后分解成完成项目实施的所有工作。

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某日下午3A公司在B大厦101会议室和客户交流,我们把它看成一个项目,分解工作如下:


 1点准备资料->1点20离开A公司->1点30从A公司停车场出发->2点20到B大厦停车场->3点在B大厦101交流

 

在上面的例子中,目标是下午3点到B大厦101会议室,那么必须在250之前到达B大厦停车场,必须在130之前从A公司停车场出发,必须120离开办公室,必须在下午1点开始准备与客户的交流材料,这样,从项目目标开始,很方便地一步步地推向项目开始,这样做能够准确地确定每个工作的起始时间,每个前面的工作都是后面工作的前提,因此也排除掉了与项目无关的工作。比如在去A大厦的路上可能接电话,也可能听音乐,但这些都与项目目标无关,因为后面的工作,限制了前面工作的内容。

相反,如果采用从左至右的分解方法,是不知道几点开始准备客户资料的,一般通过列出所有工作后,并对工作的时间估算后,才能明确项目的开始时间。

显然从左至右的分解方法,不知道准确的开始时间,虽然通过反复计算可以算出,但显然降低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项目分解时,会出现一些是是而非的工作,也就是有可能分解出与项目目标无关的工作,如上例中的听音乐。

对一个项目而言,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在项目分解阶段,任何与项目目标无关的工作,都会造成项目成本的增加,也会增加项目进度的管理难度。

2、确定各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传统管理方法中,只强调相互之间的工艺逻辑关系,具体有FTSFTFSTFSTS等,而不考虑资源约束问题。

在项目实践中,资源约束一直是项目实施不可避免的事情,对资源瓶颈的处理,往往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此,对于资源的约束处理,必须从计划阶段着手,也就是在考虑工艺逻辑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资源约束问题,并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使之具体反映在项目计划中。

3、估算工作工期 传统管理方法一般以90%以上的完成概率来估算工期,同时,为了保险起见,往往在此基础上,再加一定的富余量,用以应付在实施中不确定性。

   这种富余量存在于分解后的各工作中,富余量有几个特点,一是只属于某个工作,也就是说只有这个工作需要时,才可以使用;二是具有隐蔽性,一个工作有多少富余量,是不公开的,在项目层面是不知道的,更谈不上管理它;三是随意使用,因为有隐蔽性,不公开,所以容易被随意滥用掉。

   正是由于富余量具有上述特点,在人的行为因素影响下(后述),它已成为工作延期的根源。

   4、建立项目计划 与第二步相同,在建立计划时,不仅仅考虑相互间的工艺逻辑关系,而且要考虑资源约束问题。

   5、项目实施 一般采用PACD循环的方法实施项目,具体技术有关键路径、前锋线等。

在项目实施的具体技术中,关键路径只考虑了工艺逻辑问题,在实施阶段,资源约束的存在同样制约项目实施,必须加以考虑;前锋线技术只是对某一(或多个)具体工作进度的描述,或者说是在指定时间点,正在实施工作的进度状况,反映的是项目局部,不是对整个项目进度的描述,项目管理人员只能通过前锋线,再利用其它手段或经验等来把握项目全局进度状况,对管理者而言,显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总结以上进度计划各步骤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

  • 项目分解方法

  • 工作工期富余量的私有问题

  • 不考虑人的行为因素

  • 在计划、实施中未考虑资源约束

  • 不能从项目全局的角度管控项目

 

三、解决办法

针对传统管理方法的不足,产生于2000年左右的关键链法给予了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

该方法是在关键路径的基础上,把资源约束和人的行为因素考虑进来,由此作出的项目计划更加接近项目实际,在项目实施管理中,以项目全局的角度管理项目实施,为项目管理者提供了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对应于传统管理中的问题,关键链法给予了应对策略。

1、项目分解

在项目分解之前,首先确定项目目标,项目成果以及实施风险等,之后,以项目目标和成果为起点,一步步分解,直到完成整个项目的分解。也就是从项目完成开始分解项目,这样做可以去除掉与项目目标、项目成果无关的工作。

2、工期估算及富余量

对应于传统管理中的90%的完成概率,关键链中要求以低于90%甚至以50%的完成概率估算工期,把在估算中减少的工期和富余量集中起来管理,使之公开化,以项目全局的角度进行统一管理,避免了富余时间被滥用的情况。

3、遵循人的行为规律,用管理技术加以克服

通过对人的行为因素的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因素一是适用于帕金森法则,就是说,当某个工作中含有富余时间时,其行为特点是逐渐把富余量用完,也可以说,只要有富余量,就会出现帕金森效应;再者就是中学生症候群问题,当人们知道有富余时间时,总是想推迟开始时间,在还没开始工作时,富余时间已经用完;此外,还有完工不报告等现实问题等等,这些行为因素,都是造成项目延期的主要原因。

人的行为因素是自然形成的,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可以看做是人的行为规律;另一方面,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在项目管理中也必须把人的行为因素考虑进去,如何摆脱人的行为因素对项目的影响?只有通过管理技术来减少人的行为因素对项目的影响。比如在工期估算中以50%90%的完成概率估算工期,把每个工作的富余量公开化等,均是采用管理技术的手段解决人的行为因素问题。

3、将资源的约束性纳入进度管理

与关键路径相对应,关键链中,即考虑了工作间的工艺逻辑关系,同时,也考虑资源的约束性对项目的影响。这也是关键链和关键路径的重要区别之一。

4、以全局的角度管控项目

把减少的工期和富余量合并在一起,放在项目最后,称之为缓冲区,通过缓冲区的消耗比率来管控项目进度,因为缓冲区是共用的,它的消耗率反映的是整个项目的进度情况,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工作,关键链给出了项目趋势图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项目曲线所在不同的区域,反映项目进度状况,简单直接,一目了然。

这种缓冲区的管控方法,不仅把隐蔽的富余量公开化,同时,它可以吸收在项目实施中的不确定性。项目管理者只需关注项目趋势图,当趋势图给出干预信号时,再对项目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了管理中的盲目性,面对繁杂实施项目,管理起来游刃有余。

 

在项目实施中,经常出现工期延迟,预算超支、频繁加班赶工期等问题,既然利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不能解决问题,也许改变一下思路,或者换一种管理方法,相应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虽然关键链有这么多优越性,但国内应用状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利用关键链技术需要一系列的算法,靠人工分析计算是无法想象的,而国内又一直没有推出类似的工具。鉴于此,日本金软公司利用掌握的关键链技术(自2005年,日本政府大力推广使用关键链技术),结合中国实际,研制开发了《一道进度成本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关键链(CCPM)、挣值法(EVM)为理论基础,在项目计划设计、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了人性化开发,为关键链的推广和使用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一道关键链 发表于 2019/7/3 15:50:16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公 告
登 陆
日志日历
搜 索
日 志
评 论
链 接
统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