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日本政府是日本人民选举产生的,不单纯是政客操纵的(1/2)
zhangbs 发表于 2007/8/15 9:43:00
Matsuiさん是我在Yamato偶然遇见的。我当时正在寻找去地铁的路,便向一个路过的人询问,他告诉我他也要去地铁,可以一起走,这就是Matsuiさん。他看我是中国人,问我是不是Lenovo的,我向他举了举我的IBM badge,他连忙说sorry。Yamato lab被Lenovo买了一半,很多中国人过来,会被认为是联想的,也没什么奇怪的。一开始我就对这个日本人充满了好感,他是那种不板着脸的日本人,看上去很年轻,我甚至觉得比我还小(后来才知道他比我大10岁),说话客气(感觉不是虚情假意那种的客套)。
到了车上,他问我“你觉得中国人和日本人有什么不同?”他是一个关心中日关系的人。我说,我觉得,从感觉上来看,中国人比较放松,日本人稍微有点紧张。他笑了笑,连忙说,“是的,我去年去了次中国,无锡,感觉中国人很放松,日本人是紧张”。我们的对话从这里开始,有些观点还是一致的,所以能够继续下去。从和他的谈话中,我了解到,Matsuiさん在IBM工作了很多年,去年去了次中国,在学习中文。而且,还请了个家教,他对他的中国老师很敬重,经常讨论些中国的事情,分析中日的差别。他知道“文革”、中国独生子女叫“小皇帝”。等等。他还对我说,他不喜欢美军的飞机整天飞来飞去,所以,宁可住得远一点。我是个比较喜欢聊的人,从Yamato到Machida,只有半小时的车程,我提出一起去酒屋喝酒,继续话题。不知是日本人的谨慎还是他今天按时下班确实有事,他虽然没有说够,但说回家有事。于是我们约定等我回国,继续聊。于是我们的交流开始。。。
Matsuiさん就是一个普通的日本人,工作在跨国公司,算是那种见过世面的,不是一辈子生活在狭小岛屿的人。
从他身上,我了解到日本人对中国感到一种不安,他说,他担心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转移到中国,他们日本怎么办,日本人怎么办?说实话,这些问题是我没有想过的,我们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集中力量发展经济,那时,我5岁,开始懂事了。我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起码我的压岁钱开始越来越多,家里也有了电视、电话。有一年冬天,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饭,家里的饭桌上摆上了一个西瓜,冰凉甜美。现在的年轻人也许并不了解,一个西瓜有什么了不起的。可那些年在东北的偏远地区,我冬天记得只吃过无叶的白菜、土豆、罗卜。水果只有当季的,冬天哪里能吃到西瓜。这么多年,我们中国人大概都是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看到我们一天天发展。我们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能去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在我小的时候想,出国简直就是和登上月亮差不多,然而,现在,我一想到要去美国,就会开始怕那倒时差的感觉。我们从未想过,别的国家进步了,发展了,我们怎么办。大概是由于我们从底下爬起来的原因吧。而日本,正是看着一个邻居一天天好起来,开始不过是邻居家里多了台电视,现在是邻居走出房门,他们越来越感到“威胁”。这种心态,也许很多中国人难以理解,中国地大、宽广,中国人有种心态,就是资源无限,总有可开拓的地方,你占了这块,那是你的,我自然有我能占的。而日本,日本人从来都觉得资源是一定的,你多了,我就少了,所以,为了生存,要竞争、要划地盘,而且要对自己有利。对于Matsuiさん的这个问题,我能回答的只能是,“China's development is reasonable, right?”。他想了想,说,是的,reasonable。这个问题,我们就此讨论结束,我想,我们双方都认为没有再谈的必要了。
前年(2005)中日由于小泉参拜的事情,闹得不太愉快,全国有一阵游行、抗议之类。不过,中国的当前的事,就是象一阵风,吹过之后,也就停了,大家脱下游行的装束,回到家,洗了个澡,第二天照样上班、工作。应该说,中国人没有那个功夫去搞什么整天的游行,那么多事情需要做,要发展经济,发展事业。所以,昨天去游行的中国人,今天还会坐在会议室,和日本做生意。中国人愤怒的是胡说八道、狡辩的人,无论是政府和媒体的宣传,我们把这场“运动”的范围划定在对日本历史问题不去反思的反映。我们其实是现实主义者。而日本,对这次事情的反映,却不得了。据说当时日本的媒体整天的报道,简直是造成了一种群情恐慌、群情激动的状态。日本人对中国如此在乎,是我过去没有意识到的。在我们看来,我们在自己家里面喊一喊、闹一闹,关你们什么事,你们该干嘛干嘛。Matsuiさん对这件事的描述,是这样,“当我看到中国人在街上游行,身上批着抗日的旗子,我就觉得非常不舒服”。他用了几个形容词来形容他看到这个景象的压抑、难过、不爽的感觉。他还问,“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抗日呢?”我体会到了中国人的言行对日本人的影响,虽然我们并不一定能认识到。但,不可否认,我们的影响力是越来约大了。
关于历史问题,我们谈过。Matsuiさん有次问我,你们中国人对鸦片战争怎么看。为什么你们那么恨日本人的战争,而不那么恨英国人的战争。同样是打了你们中国。他的逻辑是,日本人打过中国,英国人也是,为什么你们不喊抗英,而喊抗日。从这个逻辑,大家也许会理解一些,普通日本人对历史问题的看法。我问他,日本历史的教育是怎么讲二战的。他不好意思的告诉我,比较含糊。他知道人们为了“爱国心”而出去征战,也正是为“爱国心”,死去了很多人。这几个字很扎眼,他写的是汉字,而我们一直在用英语聊。看来,因为爱国,而去征战,让他国生灵涂炭,奸杀掳掠,我心头有一阵不快。于是,我告诉他日本对中国的残害,侵害我们的人民的生存。几乎没有静默,他就回答“对不起,非常对不起。”不了解日本文化,你可能难以理解日本人说对不起是怎么回事。日本有种谢罪的观念,就是表达一种歉意,说“对不起”是谢罪的形式之一,通过谢罪,日本人获得原谅,获得人际的容纳。日本是个重视人际的民族,他们维系稳定的基础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很难理解别人对侵害你的事说“对不起”,中国人认为,说是说,做是做。虽然日本每个首相都承认战争、都谢罪,但该参拜还是参拜。这明显是说一套、做一套。关于文化上的不同,我建议大家看看《菊与刀》,你大概会了解日本人所想。其实,我不要求他说对不起,这战争也不是他打的,可能是他爷爷。要是他爷爷能说对不起,并告诉他爸爸、他,孩子,我们错了,做了不少缺德事。估计中日的关系能平滑些。可惜,他们有。而且,“缺德事”这个词,我认为在日本文化中不会有这个概念。日本人基本上会画一个圈,圈子中间是自己的团体,圈子外就是团体以外。对圈子外的人,做什么事都没什么,只要对圈子里的团体有利。那么,他们当年就是怀着这样的“爱国心”来战的。
Matsuiさん提到欧洲对亚洲就是掠夺,日本还在亚洲建立了铁路、学校等等。我不知道他这个历史知识是哪里来的,也没说什么。不知道他为了粉饰日本还是什么。大东亚共荣?
某天,我刚一上网,Matsuiさん就跳出来说,朝鲜不太礼貌,还发射了导弹。我笑了笑,顺便问问他的感想。他说这样很不好,有战争挑衅的意味。其实,我很想提醒他一下,日本没有权力来谈什么战争,作为二次大战的战败国,日本怎么还和战前一样,到处找借口呢?但,还是别伤这个日本人的心了。他一定是感到不安,而且,觉得朝鲜有大不敬的行为了。这是一个臣服于实力的民族,他们看来朝鲜实力不够,又如此,是有所不敬。我们中国人往往对那些弱小但有骨气做事的人表示敬佩。这就是文化上的区别。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