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时间记忆
最新日志
最新评论
最新回复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show_photo$
站点信息
2007/1/2 20:41:00
《渔夫》

寒江独钓

  ‘渔夫’--似乎是一个持顺乎自然、随遇而安态度的高蹈时俗之外的高士。
  《楚辞·渔夫》记载。屈原是一个奉行“杀身成仁”的积极入世者,渔夫见了屈原便问:“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当听屈原用“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来回答自己时,渔夫是这样说的:“世人浑浊,何不掘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

  渔夫的“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知其可为亦不为”,因此就确立了‘渔夫’的形象,并赋予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约在魏晋时期,另有周朝初年姜子牙在渭河上垂钓的传说。他用无饵的直钩在水面三尺上的半空中钓鱼,并且口中念念有词:“负命者上钩来!”......,在此亦对‘渔夫’形象作了比较完美地界定。

  渔夫时常在世风浑浊态势下,寄寓山林,垂钓于景色优美的湖畔,恒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

  在《庄子·渔夫》中,描述了孔子对渔夫的谦虚与崇敬,渔夫对孔子的‘饰其乐,选人伦’认为是‘苦心劳形以危其真’,提出‘应该各安其位,才是最好的治理’的观点。显然就现时代的企业管理是有借鉴与实用价值的。

  虽然说‘渔夫’其形象与内涵,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泛称是具有一定才能与抱负的隐士。倘若纵观古今中外,其内涵现在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swzjq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http://yytc.myp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