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如何组织高效的项目会议(之一)----会议现象和成本
[ 2007/1/19 10:54:00 | By: yangxuep ]
 
 

如何组织高效的项目会议

1. 概要

  项目会议是项目经理沟通项目信息、跟踪项目进展、制定项目计划、形成项目决策、解决项目冲突、进行项目跟踪的有效手段。通过举行项目会议,项目经理可以与项目管理团队、职能部门经理、项目组成员及客户相关干系人进行充分而有效的沟通,从而为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提高项目团队士气、进行项目决策、解决项目冲突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软件行业,文山会海似乎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不能高效地组织项目会议,不仅不能合理地利用会议的各种功能,反而会带来很多种负面效用。因此,高效项目会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以下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组织高效的项目会议。

2. 表象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以下现象,或者应该说是遇到过多少种如下的各种现象:

  

  刚收到一封新邮件,说二十分钟后要在XXX会议室开XXX会;

  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你很想参加,却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不得不放弃;

  会议开了半天,竟不知道会议所云……;

  会议与你相关的内容不到5分钟,你却不得不等上二小时,会议结束后才能归位;

  开会时间已过点,所到人员却寥寥无几,会议发起人不得不出去挨个地找人;

  参会人员已到齐,却因为一个重要参与人员不在,要等上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会议中,几个人争得不可开交,另几个人却聊起了中午去哪吃饭的事情;

  会议上,领导讲得兴起,滔滔不绝,眼看就过了吃中饭的时间,无赖他还兴致未尽;

  会议开到一半,发言人手机响了,于是接了半天的电话,大家等着干着急;

  原定一个小时的会议,结果三个小时还没结束;

  会议一开就是好几个小时,却没有任何结果;

  几个小时时间的会议结束了,会后什么也没留下;

  会上安排的任务,会后没有人去跟踪和落实;

  ……

  

  以上各种表象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是按会前准备、会中控制和会后跟踪三个过程来整理的。其中前三种现象是由于会前准备不足、中间八种现象是由于上中控制不够、最后二种现象是由于会后没有人跟踪而导致。这样的比重分配也是符合会议各过程相对重要性的分配的。

  以上各种低效甚至无效会议的表象,不知道你们遇到过多少这样的现象?但悲哀的是,以上情况我统统都遇到过。所以,才发这篇贴子,和大家一起交流如何组织高效的项目会议,以抛砖引玉,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3. 成本

  我们常常开会,也常常组织会议,但很少有人去关注会议的成本。如果计算出会议的成本给你看看,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以前没有关注过会议成本话也不要紧,现在来开始关注还不算太迟。那么,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会议的成本究竟有多高。

3.1 会议成本组成部分

  会议成本是由三部份组成的,即会议工时成本、会议直接成本和效益损失成本。其实还有一些其它成本,但不是很高,也无法一一列举,我们姑且不予考虑。会议的成本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会议成本各组成部分的计算方法,也就知道会议的实际成本了。

3.1.1 会议工时成本

  会议工时成本:是由于参与人员在参加会议时,占用了工作时间而发生的工时成本。工时成本的计算方法为:会议工时成本=参会人员平均月薪/月工作日/日工作小时数*薪资附加值系数*会议小时数*(参会人数+2)。

  在给出计算会议工时成本计算公式后,现在要来介绍一下这个公式所用到的参数了。由于“参会人员平均月薪/月工作日/日工作小时数”=参会人员平均小时工资,所以将上公司简化为:会议工时成本=参会人员平均小时工资*薪资附加值系数*会议小时数*(参会人数+2)。

  IT行业的薪资附加值系数一般为1.52左右,因公司的管理水平、福利条件及办公环境和位置等相关因素的不同,这个系数的大小会有一些细小的差异,但相差不会太大。一般不会超过2,但也不太容易小于1.5。其实,这个系数值是每个公司的财务都是知道的,每个老板也都心知肚明的,只是不说出来罢了。

  最后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参会人数还要加上2。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会前的准备和会后写会议纪要等工作至少要花费2个人力的参会时长的相同时间。所以在这个计算方法中,要把参会人数再增加2

3.1.2 会议直接成本

  什么是会议直接成本呢?会议直接成本是由于开会时所要用到的会议室场所、投影仪设备、音视频会议设备及其它相关会议设备而发生的成本。

  会议直接成本计算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会议所用到会议室和全部相关设备的成本之和。所以,关于会议直接成本本文不作详细叙述。

3.1.3 效益损失成本

  效益损失成本是什么?由于参会人员因为要参加会议,而不得不中断原来计划的工作。试想,如果不用参加会议的话,哪这部分参会时间的工作是可以为公司带来效益的,而因要参加会议,这部份工作的收益就因会议而损失掉了,这就是效益损失成本。同时,因为你要参加会议,其他人就暂时找不到你了,因此而带来的损失也要算入会议成本的,为简单起见,我们将这部份成本也算入到效益损失成本中。

  效益损失成本说说容易,但不好量化,而且计算困难。所以,只能用参数来模来进行估算,虽不能很精确,但也不会偏差太大。最简单的算法是:效益损失成本=相同工时的人工成本*1.5。为什么还要乘1.5呢?很明显,效益损失成本应该大于相同工时的人工成本,对不对?不能的话,老板们挣什么呢?老板们挣的不就是员工的产出与实际工时成本之差么!

3.2 会议成本计算方法

  在了解以上三个会议成本组成部分的计算方法后,会议成本的计算方法也就出来了,只要将三者的和相加就是会议成本。即:会议成本=会议工时成本+效益损失成本+会议直接成本。将以上的公式合并后,就是会议成本的计算公式了。

  即:会议成本=参会人员平均小时工资/*新资附加值系数*会议小时数*(参会人数+2*1+1.5 +会议直接成本。

3.3 会议成本举例

  为了很清楚地了解会议成本,我们举一个例子,来算算会议的成本究竟是多少?假设:要组织一个8个人参加的项目会议,会议时长2小时,会议要用到投影设备。人均工时成本为40/小时(在IT行业,应该差不多吧),薪资附加值系数为1.8,会议室的使用成本为150元每小时,投影的使用成本为100元每小时(如果租过会议室,就知道这个价格并不算贵了)。

  这样的会议,应该IT行业应该是司空见惯的了吧,好了,按照会议成本计算公式,我们来算一算这个会议的实际成本是多少?

  会议成本=40*1.8*2*(8+2)*(1+1.5)+(150+100)*2 =4100元。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开一个由8个人参的2小时的会议,成本竟然要 超过4000元,比想象中的要高出不少吧!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