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其他类型文章,从点击率来看,项目管理类日志是关注度较低的一类,想来,查看的也多是同行等“专业”人士,也许出于工作需要,也许是无心之“点”,呵呵,希望那些曾经踏访或者正在浏览的朋友们不要觉得困顿才好,因为,我对于项目管理的感情,是亲切而友好的,也希望,通过我的一点感悟将这种感觉传递给我的朋友们,无论,你是否是项目管理者。
至于今天敏感到将日志的分类改写成“平民项目管理”,一来是因为私心,用昭告天下的方式,提升一下亲切度,拉点人气 ;二来,其实更重要的是,我发自内心的觉得,项目管理不该被束之高阁,不该被严肃和刻板的文字所拘禁。
篡改某句话,平民的就是长久的,其实,项目管理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很是敬佩华罗庚老先生,一个“烧水泡茶”的故事,就将统筹法从殿堂搬进了厨房,呵呵,朴实、亲切没什么不好,很多学术本来就是从生活的细节中提炼引申出来的,用生活来诠释学术,也算是返璞归真吧,而尊重学术的人,也不会因为一个“烧水泡茶”的实例,就将统筹法覆上灰土吧,而事实上,用学术阐述生活,其实更证明了他的生命力。
“平民项目管理”算是后生对华老的致礼吧,因为相信项目管理也源于生活,希望,用自己的一点感触和体会,将项目管理拉近我们的生活吧。
也好笑,我常不自觉地自诩为“一个天生的项目管理者”,现在想来,其实这军功章里,一半源于自己的爱好;另一半,其实得益于老爸自小的教导,呵呵,从小老爸就教导自己做事情要分先后,总是叮嘱着“先干嘛,后干嘛”,现在想来,根本就是一个计划编排的模型嘛 ,说到这里,要声明一下,俺爸根本就是一介平民,虽然识文断字,但肯定是不清楚“统筹法”为何物的,多好,又一个力证!
项目管理就是来源于生活的,感谢华老,感谢老爸,呵呵。
去年,系统的学过PMBOK后,在那些枯燥文字堆砌的章节后,我居然发自内心的觉得,项目管理根本就与人生一脉相承!虽然,有人不赞成将项目管理作如此“不严肃”的引申,但是,我确实抑制不住这样的想法,也感谢,这样古怪的念头,让我觉得项目管理就是我身边的一部分,让我不离不弃。
人生就是一个项目!
因为,人生也有明确的起始点,人生也是一条时间的单行线,没有停工,甚至连返工的机会都不给与,而且,“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世界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命体存在,所以,从这些定义上看,人生有着明显的项目特征。
从过程组的角度来看,我们从出娘胎自由呼吸开始,算是宣告“项目”开启的边界点,而父母家人等就是我们这个项目的组织环境,而当某天,我们离去,也即宣告了我们项目的完结,那时,我们的墓志铭或者坊间传言,即是我们这个项目完结后的一些知识积累或者用于更新组织环境的题材吧,当然,在我们生的时候,坊间流言总是不会停歇的,这也暗合了项目过程中总是有着不断的选换存在的,明确的起止点,使我们看到了人生项目的边界,而当我们在生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向一些心里预计的目标进发,起初来自家人的设计,后来,来自自己的或者他/她的,等等,情愿或不情愿,我们总向心里的某个目标在奔跑,失败在所难免,我们也总会爬起来,修正路线或者修正自己的愿望,继续前行,这就是PDCA!
Perfect!真好,居然,被我说通了,此刻,自己也按耐不住地兴奋,我,就是一个项目管理者,因为,我发自内心的爱着这份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