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谈上海欣旋第6期项目管理沙龙演讲嘉宾--谢志翔 |
|
嘉宾介绍:谢志翔,PMP,欣旋项目管理沙龙第6期演讲嘉宾。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商学院MBA,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工程博士。上海美华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年的工作经历,拥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在国际物流和物流IT领域有多个成功项目管理案例,同时也为物流行业政府主管部门从事多期咨询。 第6期沙龙回顾链接:http://bbs.shxinxuan.cn/viewthread.php?tid=7&extra=page%3D2
欣旋项目管理沙龙介绍:欣旋项目项目管理沙龙专注于项目管理领域,为项目经理搭建一个交流和组织平台,提供专业的项目管理信息和交流服务,促进项目经理之间的沟通,提升项目管理知识与经验的传播,成为项目经理职业发展基地。
欣旋项目管理沙龙:谢博士,您好!非常感谢您3月份给我们做的精彩演讲—项目过程中人的管理!您今天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专访,深表谢意。
欣旋项目管理沙龙:项目是独特的,以前没有做过,具有较多不确定性因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风险。有人说:项目是由人来实现的,人的风险是项目中最大的风险。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谢志翔:所谓事在人为,任何工作最终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项目中的任何风险最终都会归结为人的风险。 有一种观念认为,项目经理只是负责一个项目的执行过程,因此是管事的而不是管人的,即使在经典的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如PMBOK里,虽然也有人的管理,但仅仅是从角色定位和分工协作的角度来阐述,这里存在一个基本假设前提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自觉地、平静地、是按分工准确、按时完成所分配的任务,并能将其完成的情况有效地通知其它相关人等,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将忽略人的性别、年龄、性格、智力、体力、知识结构、成长背景。。。。。。等一切个体属性,且也不考虑项目之外的任何主观、客观因素对人的影响,套用一句工科术语:“项目过程假设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的”,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为此,项目经理处理计划分配好任务、督促进度外,很重要的工作是调整成员尽可能处于接近“理想条件”下,由于这项工作没有标准的程序可以参照,因此带有很强的随机成分和不确定性,因此这才是项目最大的风险。 现实中项目经理几乎都具备了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也不缺乏经验,但仍有约90%的项目不能完全按照预定目标结案,甚至有一半以上彻底失败,归纳起来几乎都不是理解和计划的差错,而是所谓“执行中”的问题,其实说的都是人的问题。
欣旋项目管理沙龙:作为项目经理,是项目的唯一责任点,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哪些干系人呢? 谢志翔:项目中涉及的干系人一般要分三类,每一类里又分为若干层次,这些都会对项目过程产生影响。 第一类是内部,大概的角色可能有这样几个: 1. 企业的所有者,俗称老板,也可能是董事长、或者总经理,他们决定了项目的战略目标和投入产出控制底线和异常问题处理的方法论,当出现资源和目标偏差时,项目经理必须在遵循这些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选择措施,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做决定,除非和他们取得了良好的沟通了理解。 2. 项目组成员,这个自然是最重要的,也是项目经理日常打交道最多的,直接决定了项目的执行过程,其重要性不必细说。 3. 项目组成员所在行政部门的领导,很多企业里项目组是临时性组织,成员往往是根据项目从不同行政团队里抽调组建的,此时和其所在部门领导的沟通也很重要,特别是当成员非全职参加项目时,如何处理好时间的分配很关键 4. 其他协助部门人员,例如:后勤、行政、财务、人事等等 5. 外借人员,很多项目都会碰到临时从企业外借调人员的情况,外借人员一般都是做完项目就走了,此时对其所承担任务的跟进和接管是重点 第二类是客户,作为项目的提出方和被服务对象,对项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客户中,根据项目的情况还是要如内部一样区分其经营者、管理者和与项目直接对口的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最终用户等等,经常情况下,客户内部这些不同岗位不同职责的人对项目的理解和认识是大相径庭的。 第三类是外部其它干系人,如很多项目会设立第三方的监理、或者有些项目是由多个项目团队共同承担的,相关的其它项目组也构成对项目的影响,如果项目中还存在集成和外包的部分,外包方和集成供应商也是项目的重要干系人
欣旋项目管理沙龙:项目团队中的人都是从各职能部门抽调的,但有些人很“牛”,甚至他的领导也“很牛”,难打交道,叫他们做事情总是很难。您有好的办法吗? 谢志翔:呵呵,这是最难处理的,显然没有什么现成的答案,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妙招。 就我个人的看法,处理原则无非是三方面: 1. 提高项目经理个人的人格魅力,让这些牛人能佩服、信服你,这需要项目经理本身有良好的素质和公认的口碑,这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点滴的培养。顺便说一句,作为企业的领导在选择项目经理时就应该首先考虑那些所谓“德高望重”或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且人缘好的人,今后在项目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这部分协调的困难。 2. 严格依法办事,既在项目过程中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包括以身作则。 3. 真诚关心对方,多做换位思考,选择恰当的沟通手段等等,人性化角度出发善待大家 总之是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还有一点就是除了在具体任务中原则性要强外,切忌居高临下教训人,更不应该时刻炫耀权利,这最容易引起反感。
欣旋项目管理沙龙: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核心人员突然离开,给项目带来非常不利,如何管理好核心人员呢? 谢志翔:有两个策略: 一种是治标的“扬汤止沸”,即对核心人员给予特别高度的重视和关心,消除其突然离开的可能性。 另一种是治本的“釜底抽薪”,即尽量不要形成唯一的核心成员,包括分解任务的技巧、给重点成员配备副手或第二梯队等等,这样即使有重要成员的突然离开,项目也能继续运转下去,现实中越是处于这种格局下,核心人员越是不会离开。当然如果能更进一步让全体人员都觉得自己是不同特点的“核心人员”的话,则对提高士气和项目效率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欣旋项目管理沙龙:在沙龙现场,您曾提到团队中的亚文化现象,能给我们详细解释这种现象吗? 谢志翔:亚文化是人们在相处过程中按内心自发朴素的原则自然形成的一种价值认同,例如会根据平时的私人关系形成小团队,或者会存在待人接物的潜规则等等,这些都是人性与生俱来的本能,是很正常的现象。 与亚文化相对应的是企业文化,一个微妙的现象是,如果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内容越教条,越空泛,越不合人情,亚文化现象就越严重,事实上这也是在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企业文化的可信度和可行性。任何人都是自然人、社会人,有私心、有欲望、有情绪的,不是道德圣人,怎么能要求员工也和管理层或老板有一样的价值取向呢。此时谁更能代表内在的需求,谁自然就成为小团队的事实领袖。 看到亚文化现象不必害怕,尽管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需要高层了解产生的原因,从一定程度上纠正不合理的东西,并逐渐淡化其消极的影响,当然在处理的时候还是要鼓励乐观、向上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不能一味夸大负面声音,更不应迎合阴暗面,这也是对社会的责任。
欣旋项目管理沙龙:在项目管理领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项目经理做到一定层次,会去研修心理学或哲学。您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博士,能谈一谈项目管理中的心理学吗? 谢志翔:事实上不只是项目管理领域,任何工作当你对它研究越来越深入的时候,就会不断从其本源上寻找问题的答案,而哲学是一切学科的起源和终极归属,心理学也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除了本身的兴趣爱好外,下意识地关注哲学、心理学说明对从事工作的思考达到了一定的深度,需要进行世界观的升华,这其实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生活态度。 项目管理中的心理学,和一般企业管理一样,主要是组织行为学(也叫管理心理学),这是一个古老的体系,有很多论述的著作,历史上也发生过几次理论革命,今天比较公认的是人本主义理论,把人的需求看作首位,而人未被满足的需求则是其努力工作的源动力 就套用人本主义理论的阐述来作为结束:人是万物之灵,人性是万事发展之本,人在推动世界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在制造罪恶。具体到项目管理中也是一样,人是一切项目成功的原因,也是一切项目最大的风险。
欣旋项目管理沙龙:非常感谢您的精彩回答!有机会将再一次邀请您为沙龙演讲,从心理学的角度谈项目干系人管理。
|
shxinxuanpm 发表于 2008/8/4 13:43:00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
|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