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彼此深信,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这样的确定是美丽的,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

留言簿

公告

最新日志

最新评论

搜索

登陆

友情连接

统计

 

 

2007/5/28 10:04:00
十一种典型价格欺诈方式
十一种典型价格欺诈方式
  1. 虚假标价行为

  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如某洗浴中心标价为20元,结账时实收30元。

  2. 两套价格行为

  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如某商场专卖区售卖一款皮鞋,在柜台的标价签上标着600元,又在皮鞋上的标价签贴着1300元的价格,顾客购买时按高价结算。

  3. 模糊标价行为

  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的。如某商场西装专柜,某品牌西装促销传单上黄色的“800元”格外耀眼,一般人看了都会以为这些西装的价格为每件800元,但仔细一看,“800元”的前面还有“降价”两个小字。原来这种西装原价2000元,现价为1200元,降了800元。

  4. 虚夸标价行为

  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入价、批发价、特价、极品等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如许多经营场所都打着“全市最低价”等文字进行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

  5. 虚假折价行为

  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如有的商店以“全场2折”的文字进行价格宣传,但实际在全场的数百种商品中,只有一小部分商品按2折销售。

  6. 模糊赠售行为

  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和实际不符或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

  7. 隐蔽价格附加条件行为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如某商场采取购满200元,赠60元票券的手段促销,却没有事先告诉消费者这50元只能在另外购满300元物品时才能使用,误导消费者在商场内循环消费。

  8. 虚构原价行为

  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提出提价,诱骗他人购买。如深圳某商场以标特价每件200元的形式销售某款风衣,售货员介绍此种风衣原价为780元,但却提供不出原价为780元的证据。

  9. 不履行价格承诺行为

  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如某商店承诺,购满300元赠送一件衬衫,而当消费者购满300元,售货员却以衬衫已送完为由拒绝赠送。

  10. 谎称价格诱骗交易行为

  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11. 假冒政府定价行为

  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
posted @ 2007/5/28 10:04:00 pqian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