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的另类成就

mnkn 发表于 2009/3/6 16:30:00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不胜弥举,农民收入增加,城市高度发展,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极高,每年财政收入万亿等等,这些内容各家报社都乐此不疲地报道;当然,百姓看了认为未来有希望,更加安分守己,官员看了自然少不了夸奖;

今天,这里不想再赘述哪些大家都司空见惯的成就,就谈谈咱改革开放的另类成就吧;

我国改革开放30个年头,从广东深圳到内地城市,可谓无处不享受着改革开放发展的雨露春笋;

                      第一篇改革春风飘遍中国

首先是城市工业企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春风:

咱们国家科技发展速度很快,这也必然带动了各种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使得每单位的劳动力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为企业、社会和所有者取得了更多的利益;但据实际来看,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工资消费水平并没有成比例增加;在中国某些地方(如东莞等城市),上世纪80年代,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就是500—600元,而进入21世纪的今天,还是这个水平;纵使有些地方,在表面数字上看,工资有所提高,但除去物价和通货膨胀,他们的收入依然是没有增加,甚至是负增长;原因就是,理应他们的收入都被企业、社会、政府掠夺;这些中国人的生活仍然是如同以前一样:饿不死,能为那些所有者赚钱,劳动就行,现代中国农奴、无产阶级;唯一的区别就是让这类中国穷苦人民从解放前劳作在农村为地主耕耘的牛马和为旧社会资本家卖血的无产者,转换场地和社会,成为今天城市和新社会为资本家、财团、官吏耕耘的牛马;

其次是中国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产业的改革春风:

中国人有个传统习惯就是安居乐业,正因为这种心理就使得房地产成了中国多年的经济支柱产业;中国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对房子多情有独钟,没钱的就辛苦的拼命存钱,差不多了就贷款、借账购房;对于房地产商或大财团这个可是最好的炒房基础;这不,前几年房价一胀再胀,劳动者们哪怕花尽积蓄、浑身是病也要弄一套房,不惜自己的血汗就这样被榨取,“人人都一样、我还买的不错、成为有房者”被榨取者还免不了心里自喜,多么可悲!中国普通人民一辈子就这样为了一间房而奋斗;属不知,那些有钱的开发商、销售商、炒房者还拥有成千上万的房等着赚他们的血汗钱呢;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作用就是在中国创造了大量的房奴,甚至榨取了部分人一生的血汗、大大降低了其他改善生活消费品的购买力;同时,大量百姓世世代代传下来的房产在春风中飞扬,越飞越高,看不见了,再见时,这地已阑入房地产商的怀抱。

第三是农村发展迅速,农民无处不感受改革春风:

中国农民在以往历代都是被统治的社会底层,新中国成立后,首次登上国家主人、当家作主的地位,当然也免不了要感受改革开放的春风;农民摆脱了大锅饭时的困苦生活(当然不知道以往历代的实际情况,事实是他们也这样繁衍了下来),走上了自我作主的劳动者阶层,工作更卖力了,生活也就随之变好,当然也少不了要缴些税收,自己养活自己其实在人的本道上,改革开放也没什么功劳,只是将他们先前的枷锁解开了而已;当然,没有改革开放,他们就无法解开枷锁,还是享受了些雨露;据说农民的收入也增长了不少,不过若除去通胀、物价上涨,到底增长了几何,就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有一段时间农民靠土地是养不活自己的,这样城市就出现了很多只要低报酬的牛马----农民工,只有甘作牛马他们才能维持生活、抚养儿女老人,因为企业、官僚不可能自己提桶、担水,他们这种情况下一般会拿些饲料保持着牛马的生命和体力。不过,事不随人愿,这此的经济危机,使得这些牛马不得不成群结队的重回故里,是何等壮观。

第四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改革的春风吹满大地

中国改革人士在上世纪末终于肯定了教育才是强国之道,而与此同时中国百姓也觉悟了,明白了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改变自己后代的贫困命运,只要走出去了离幸福的日子就不远了;正是应了天时地利人和,教育改革就吹变了神州大地,大学教育门槛地了,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道德教育可以省去,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既然中国百姓的教育意识上来了,肯定也舍得花钱,学费涨几倍也不会影响生源,这样学校经费开支也解决了,可谓十全其美;教育改革春风的功劳就是,使得中国高学历者大增,但由于产业结构跟不上,使得手工劳动型的人员学历大幅提高,中国职业介绍所事业红火、可蒙拐骗泛滥,社会人才更加流动;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报纸的头条,促进了媒体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一批被孩子学费拖累家庭和因此走上歧途孩子,中国出现了多少无奈的双眼和失落的心灵。

第五国家财政和外汇储备大增,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春风温暖中国

中国改革开放后由于对外贸业和国内工业企业的发展,国家税收和外汇储备也大量增加,财政收入可观;这样,中国百姓免不了要感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春风,中国各大城市高楼大厦频盖,是政府和财团的办公室;道路交通宽阔,中国穷苦百姓不要上去,小心被车撞着;飞机航空事业发达,还是坐其他交通工具吧,这将会花去普通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多么好的政策,某地受灾,拨款1亿,到百姓手里的只有1万,百姓的税收又为中国人民富起来作出了贡献--一批百万官僚富翁诞生;经济危机来了,政府、企业高管的高达千万的工资可不能耽搁,不管怎样也得支持、拨款,要不,来年谁来执行榨取那些劳动者血汗的任务,我们财政的袋子怎么装满呢?这么多美元咋办呢?咱就盼吧,盼美国渡过危机,到时不就也跟着有钱了;到那时,美元那么值钱,必需更看重一点,以防下次危机产生,咱又可以再次盼着美国的经济复苏呀?这些所谓的用于人民的支出实际上根本没有增加普通人民的收入、更不用说增加他们的购买力、改善他们的生活、带动内需。

第六股市融资、投资,中国百姓享受上市公司发展的春风流畅

股民是非常时髦而又沉重的词,它的诞生意味着一批受者损失或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赚钱的个人投资者的出现,在国外股票时普通国民分享经济发展、分享股东权益、年底分红的工具,而在中国则成了大财团、企业取得不需成本的资金的乐土,公司发展了,高管加薪、提高分红,就是不给你们股民分又怎样,股民就像赌徒,弄来弄去都是自己那帮人的钱,今天到你家,明天到他家,顺带交点中介费用;股市的最大作用就是将非法的赌徒变为合法的股民,并有全民普及之势。

 未完待续……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